中国连环画第二届评奖大会圆满落下帷幕,忙碌的会务工作终于告一段落。
江卫民在妥善招待并送别了来自青岛出版社的连环画作家们后,马不停蹄地与宋文卿取得了联系
“社长,这次全国性的评奖大会给了我不少启发。
咱们青岛出版社在连环画领域也耕耘许久了,我觉得可以每年也举办一场属于咱们自己的评奖大会。”
“这第二届连环画大会刚开完,咱们评奖会不会冲突啊”
“咱们的评奖内容,要和全国连环画评审大会有所区分。
首当其冲的,就是聚焦在创新形式上。如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
读者的审美和阅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咱们得鼓励作者们大胆创新,
尝试新的绘画风格、叙事方式,探索连环画与新兴技术的融合,让咱们的连环画始终走在时代前沿,
还有优秀剧本,这可是一部连环画的灵魂所在。
好的故事才能真正打动读者,不管是原创故事,还是对经典题材的重新演绎,都得有深度、有内涵,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年度发行量这个指标也很关键。”宋文卿补充道,
“这直接反映了读者对作品的喜爱程度,市场的认可就是对作者们最大的肯定。”
江卫民赞同地笑了笑:“没错,发行量能体现作品的影响力,但咱们也不能只看数据,还得综合考量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关于评审的公正性,江卫民也有着明确的想法:“我作为青岛出版社的社长,肯定不会参与评审过程,
要确保整个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而且,
而且咱们敞开大门,不拒绝任何一位连环画作家投稿参加评审会,不管是成名已久的大师,
还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只要作品足够优秀,都有机会在咱们的评奖大会上崭露头角。”
宋文卿听后,眼中满是赞赏:“这个计划太棒了,相信一定能激发整个连环画创作圈的活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创作者加入咱们青岛出版社。”
“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逐渐提高咱们青岛出版社在整个行业的影响力!过不了几年咱们青岛出版社就会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出版社!”
“很好,卫民你就放手去做,我支持你!”
1982年春
“三哥”江亚宁带着顾廷宴,笑意盈盈地走进了北京青岛办事处。
办事处里,江卫民正埋首整理文件,听到动静,抬眼望去,眼中瞬间闪过惊喜,赶忙起身相迎:“亚宁,顾大哥,你们怎么来了!”
江亚宁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
“三哥,你马上就毕业了,我心里记挂着,特意来看看你。”
江卫民看向顾廷宴又追问了一句:“我是说,你怎么和顾大哥一道来啦?”
江亚宁俏皮地眨眨眼,解释道:“顾大哥休假从青岛回北京探亲,他记着我爱吃家里的点心,特意从家里给我捎了些过来。
我想着怎么也得好好谢谢人家,就说请顾大哥吃顿饭,这不就带到你这儿来了。”
江卫民目光在江亚宁和顾廷宴之间来回打量,
接着不动声色地将江亚宁拉到一旁,眼神里满是好奇与关切,
压低声音问道:“亚宁,你跟顾大哥,这是在处对象吗?”
江亚宁的脸颊瞬间泛起一抹红晕,羞涩地轻轻点了点头,那模样恰似春日里初绽的桃花,娇俏动人。
江卫民来了兴致,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追问道:“什么时候开始的呀?快跟三哥讲讲。”
江亚宁微微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轻声说道:“去年顾大哥回北京探亲的时候,我们偶然碰到了一起。
那之后,联系就渐渐多了起来,再然后,就自然而然地在一起了。”
说到这儿,她抬眸望向顾廷宴,眼中满是温柔与甜蜜。
“我不会是第一个知道的吧!”
江亚宁嘴角上扬,露出甜甜的笑容,眉眼弯弯,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三哥,不愧是我最厉害的三哥!这都被你猜到了。”
江亚宁一边说着,一边亲昵地挽住江卫民的胳膊,撒娇似的晃了晃 。
江卫民稍微整理了下思绪,试探性地问道:“你是想让我跟家里说一下吗?”
江亚宁连忙摆了摆手,解释道:“不是啦,就是单纯想让三哥你提前知道这个好消息,顺便嘛,在你这里蹭顿饭。”
江卫民一听,爽朗地笑了起来,大手一挥:“这样啊!没问题!包在三哥身上。”
随后,江卫民去找刘师傅,详细交代了江亚宁爱吃的菜。
不多时,饭菜上齐,满满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江亚宁坐直身子,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色,看向顾廷宴,“顾大哥,你快尝尝刘师傅做的菜可好吃了!”
顾廷宴夹起一筷子菜,细细咀嚼,咽下后,由衷地点点头:“好吃,味道真的很不错。”
江亚宁微微叹了口气,略带遗憾地说:“还是我三哥幸福,吃了刘师傅做的饭吃了四年,我三哥这一毕业,以后可就吃不到了!”
巧的是,刘师傅正好端着最后一盘菜走过来,听到江亚宁的话,
笑着说:“亚宁,没事以后想我做的饭直接去我家,我给你做!”声音里满是长辈对晚辈的疼爱。
江亚宁连忙站起身,感激地说道:“谢谢刘叔!您真好。”
饭后,江卫民将江亚宁与顾廷宴送到门口,看着两人身影逐渐远去。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忍俊不禁的笑意。
自己这两位妹夫都比自己大七八岁,可以后都得恭恭敬敬地叫自己三哥,这一想,莫名就觉得有些好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