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吴光,方选心中的石头落地,先到正厅和刘定边汇报了一下,之后回房洗漱歇息。
一夜无话,清晨起来,照例前往宫城朝会。
鸣磬启朝后,方选先将盟约书呈上,并简单禀报了谈判过程。
盟约的内容,是二人商议过的,国君原本还有些忐忑,生怕谈不成,没想到方选这么快就办妥了,着实让他惊喜。
南部扩充六县之地,面积超过一个大郡,相当于两个小郡,虽然没有达到一开始提出的目标,但这一下国土增加了十分之一,无论如何也是一件大喜事。
国君看着地图,先是感叹了几句,随后又说道:“可惜,未能取得江夏。”
“君上放心。”方选笑道,“微臣之所以定此条件,乃是驱虎吞狼,让两国围绕江夏厮杀,届时两败俱伤,小小江夏,我国便可轻易取之。”
国君闻言,更是大喜。
接着方选又呈上一堆材料,正是吏部整理的官员名录、考核标准,以及俸禄发放模式。
“爱卿果然能臣也!”国君看着手里的材料,不禁感叹,“国师有云,雷神降而利大西,此言非虚!”
周围群臣也纷纷出言,无不是奉承之语,这帮臣子实事干不了一点,趋炎附势的本领都是一流。
方选也懒得跟他们废话,只是谦让功劳,说全靠刘定边的教导,以及吏部各官员尽力办事,这才有此成绩。
“好,当赏!”国君连连叫好,一边让人安排给吏部官员赏赐,一边头催问宗正府,“为方爱卿准备的府邸如何了?”
宗正府长卿急忙出列,表示已经在南城选了一座宅院,规模比侯府略小,但无论地段、环境,还是建筑水平,都十分优秀。
原本那里属于前忠勇伯的别业,但黄信很少前去,所以家私物件都是崭新的,也没有出现过流血事件,更不存在僭越之说,正适合给方选结婚用。
国君点头,命宗正府尽快收拾好宅子乔迁。
之后继续朝会,刘定边先行汇报,他已传令全国,调集铜铁和硫磺、硝石等物资运往奋威郡,同时在中部和南部各郡征调粮草、马匹、民夫,为出征做准备。
闻听此意,国君当即宣布散朝,让九卿以下的官员退下。
按照大事开小会的传统,剩余人移到偏殿,落座后开始商议军事部署。
作战目标是消灭夏国西路军,东路军留给越国自己解决。
因为是沿着国境线作战,补给会相对简单,方便从中、南部各郡调集粮草,不深入越国腹地,方便自己的同时,也不会给越国太大压力。
而夏国的西路军号称二十万,但那也只是号称,实际兵力也就十来万,其中还有不少非作战人员,诸如负责养马的马夫,制造器械的工匠,负责运送的民夫等等,真正带甲的士兵,也就几万人而已。
按照冷兵器时代的管理,去掉虚报和非战斗人员,取号称数字的十分之一,才是最终的战斗力。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夏国西路军也就两万士兵。
但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依旧要将敌人看做是十多万的兵马。
为此,大西国要准备三十万大军。
当然,这个三十万也是号称,真正带甲士兵不会超过十万,并且分为泾阳军,奋威军,中央军三部。
由于三军分工不同,所以得进行完全不同的布置。
中央军由刘铎从北海郡调集五千精骑作为主力,同时从中部三郡抽调共计一万步卒,另有数万民夫,对外号称十五万以虚张声势。到时候多带些旌旗帐篷,做到以假乱真。
泾阳军则由刘闵率领,以最快的速度渡河,趁夏国国内防守空虚之际,占领沿河渡口码头,并派出骑兵四处袭扰。
具体出动兵力不需要太多,只要能做到断绝夏军的泾河运输线,并对其后方施加压力即可。刘闵帐下有数千骑兵,再动员数千步兵,总兵力一万,对外号称五万问题不大。
为了避免出兵时氐人和匈人偷袭泾阳,方选会支援一些大炮和炮弹,让泾阳可以用少量步卒完成对北境的防守,进而抽调更多兵力东出。
而奋威郡兵力最少,连带常备军和生产建设兵团,总共也就两三千人。
即便人手如此之少,方选还得分两路使用。
一路在东境,不过并不需要太多正规军,只需少量军官率领,征调流民凑个数千人马,也不需要立即投入作战,只需每天在廊山山口进行演习,和刘闵的兵马隔河呼应,大张旗鼓造船和演练渡河,做出随时出兵的状态。
而奋威郡的另一路军,则是以虎贲军为主力,同时收拢部分流民,再从雍州调集部分兵马,凑够一万人即可。
这一万人出奋威郡南境作战,即便不能第一时间拿下琢郡,也可以南境卫所为依托,切断夏军西路军的补给线。
如此一来,前有刘铎大军压境,后有粮道被断,老家被端之险,夏军西路军必退。
此时刘铎只需衔尾追击,也不必急于消灭对手,只要一路跟着,将对方往江夏方向赶就好。
一旦夏军西路军到达渭郡,奋威军便截断其去路,与刘铎部前后夹击,一举将之消灭。
到时候方选会给两军配备大炮,但只能在决战时使用,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有了大炮加持,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歼灭夏军西路军。然后在江夏附近摆开架势,坐等其东路军分兵来救,到时候只要炮弹管够,来多少援军打多少援军。
整个计划缜密严谨,由方选先提出,其余人进行补充,最终商定完毕。
现在要做的,就是筹备粮草,整肃人马,准备工作完成后,就立即出兵。
一场战争,要消耗的物资不计其数,准备工作自然也十分耗时。单论调拨粮草,从中部三郡运到南部边境就得好几天,再加上人员调动,征发民夫,一个个环节下去,出兵最快也得等一个月以后。
所以眼下倒是不急,众人商议完毕后,各自回官署下达命令就是。
散会前,国君突然拉着方选说道:“当日宗庙中,爱卿召唤天雷所用的是何物?”
方选知道,对方是看上自己的火枪了,于是让夏风遣人传令出去,从赵虎手里把自己的火枪拿来。
他上朝前都会把火枪留在宫外,避免留人口实,如今国君想要,就只好有拿了过来。
“此物谓之火枪。”方选解释,“以火引发,借天雷之力,十步之内取人性命。”
说罢拉着国君来到殿门口,先详细介绍了火枪的用法,然后将之交到对方手中。
国君掂量了一下重量,随后照方选所教,对着前方的墙壁开了一枪。
一声巨响,吓得他打了个哆嗦,透过硝烟,看见墙面青砖上留有半个拳头大小的深坑,顿时大呼神奇。
毕竟年纪在那,即便是一国之君,也还是少年心性,面对如此有趣的武器,自然爱不释手,之后又抬起枪口,朝着墙面开枪。
钩机和燧石摩擦片刻,却不见枪响。
方选急忙解释,每打一枪,就要重新装填弹药,之后手把手教了一遍。
国君依样画葫芦,装填后开枪,墙面再次留下一个坑洞。
“有此神奇,难怪可轻松取黄贼性命。”国君感叹道。
方选看出他想要,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明说,于是主动说道:“既然君上喜爱,那微臣就将火枪献给君上,只是火枪威力霸道,绝非凡物,使用时必须牢记要点。”
“何等的要点?”国君忙问。
方选便将枪械使用要则说了一遍,又教了他如何保养,见国君表示牢记,才放下心来,之后又表示,回头会再送些弹药来,让对方打个够。
一番折腾,国君打完了弹药。方选见也教得差不多了,这才表示官署内还有公务,打算告辞。
却听国君说道:“爱卿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