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世家之所以被称为千年世家,势力范围绝不仅仅限于老巢台州。
整个江南,甚至江淮、乃至巴蜀,都有他们的存在。
正是凭借着这种“深扎根、广撒网、多头下注、遇难则隐”的策略,才能熬过一场又一场的战火、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换代,不但没有衰落,甚至还能借机壮大!
可惜他们这次遇到了武从文,从另一个时空穿越而来,又在这个时空掌握了最高权力的武从文,而武从文恰好知道一种怎么对付世家豪族的办法。
前期由梁知孝带队巡视各地,在明面上吸引注意力,掩护锦衣卫在暗中查访;后又通过策反摩尼教拿到了大量证据;最后在临安一顿堂审,撕掉了这些千年世族的画皮,初步拥有了清算他们的基础。
如果只做到这一步,这些千年毒瘤最多只会元气大伤,想要彻底铲除还是不可能的,甚至还会遭到反噬。
这些大家族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
凭借其扎根乡野、无处不在的势力触角蒙蔽不明真相的百姓,制造舆论、裹挟舆论,鼓动混乱甚至叛乱,让整个社会乱起来,变得动荡不安,最终逼迫朝廷与其妥协!
于是武从文祭出了最后一招,也是最致命的一招----通过告诉群众真相让他们觉醒,并以国家武力保护安全,进而鼓励其鸣冤检举。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无异于点燃了一场从朝堂到民间全面联动的社会革命,转瞬间便就让这些千年毒瘤无所遁形、灰飞烟灭!
华夏三年,八月中。
武从文以圣旨的方式,公布了江南大案的详细犯罪细节和审判结果:
王贵为首的九百零八名临安驻军军官、士兵,腐化堕落、玩忽职守,判斩立决。
其中首恶王贵,诛族。
贾家以下二十七家隐世世族,操纵科举、私吞民田、武装叛乱,判抄家、诛九族。
凡攀附此二十七家世族并且有实际恶行的外姓,如管家、家仆、家丁等,同罪。
刘吾醒为首的三千九百九十七名涉案官员,另数量更多的各地小吏【古代“官”和“吏”是分开的,类似于编制内和编制外的区别】,收受贿赂、结党营私、舞弊科举、草菅人命、参与叛乱,判抄家、诛九族。
其中刘吾醒串联各方、鼓动士林,罪大恶极,判抄家、凌迟、诛十族!
圣旨一下,很多人还不明白“诛十族”是啥意思,没听说这个词儿啊?第十族是什么族?
纵马奔赴各地的官军,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他们答案----除了父四族、母三族、妻二族以外,第十族就是门生。
前九族没啥说的,风光、豪横了几百上千年,没有无辜之人。
可这门生......
刘吾醒作为名满天下的当世大儒,几十年来有多少江南的读书人以拜入他的门下为荣?
这是要毁了江南士林的根啊!
可惜,以往鼓动舆论的看家本领已经失效了,你说老百姓是愿意听“之乎者也”?还是喜欢看戏听书?
没有百姓们的参与和支持,所谓“士林风暴”,不过就是一帮各怀鬼胎的酸文人自说自话罢了。
更关键的是,这帮读书人不傻,脑子可要比普通人好使多了,彻底认清形势后,大部分立刻就转换了立场,很快连自说自话都没了存在的土壤。
毕竟想做实事的读书人还是主流,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成为江南第一大儒的门生的。
对于这些人,武从文采取了相当温和的策略,他们毕竟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华夏民族的精华,不能一杆子全打死喽。
当然,直接启用也不可能,这些人因为成长环境和从小接受的教育等等原因,三观或多或少都有问题,即便抛开这些,其能力也有缺陷。
真以为能吟诗作赋,最多再写几篇策论就有本事治理地方了?
武从文给出的出路是,统统送去梁山学院回炉再造!
一方面每天重复政治课,另一方面恶补数理化知识,争当新时代接班人......
好了,不扯淡了。
武从文又下一旨,明年九月重开科举,并加入理科考核,与传统文科内容比例并列。
要论起“卷”来,尤其是卷自己,国人若认第二,古今中外就没人敢认第一。
此旨一下,饮酒聚会、清谈扯淡的人很快就不见了踪影,市面上一直无人问津的梁山学院版的各类初级教材瞬间脱销。
一些有财力、有门路的家庭各显神通,不惜重金北上求购,很快把北方市面上也买空了,最后甚至组团前往梁山县,挥舞着银票堵在梁山书局的厂门口,印出来一本拉走一本。
说到银票,武从文还做了一件当时不太起眼,实则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
在江南大案中屡屡出现,甚至成为行贿主要手段的德晟钱庄,自然没法安然无恙,被查抄是必然的。
这家分号遍布江南,甚至在北方也有业务的天下第一钱庄,其实根本没那么神秘,就是四大隐世世族为主要大股东、其他次一等的世族为小股东的原始金融机构。
让武从文十分意外的是,故宋皇族居然从来没在其中参过股。
不仅是老赵家,朝中重臣也无人参与,那些世家大族培养的官场代理人,甚至都对这桩买卖毫不知情。
“这群白痴,那他妈可是银行啊!后世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最赚钱、最暴利的买卖,居然只有那些狗日的世族在做!”
武从文看着手里的材料,不由得在心里大骂。
可骂过之后,他又不得不感慨,“这帮大家族能繁盛千年不倒,的确是有道行的,在这个时代就看出了金融业的重要性和潜力,这眼光......啧啧~~他们不发财谁他妈发财?”
感叹过后,武从文立刻召见了史浩。
德晟钱庄直接毁了就太可惜了,现成的网点网络,那么多熟悉业务的掌柜、伙计,不能浪费了啊!
他打算在德晟钱庄的基础上正式组建华夏银行,这牵头人和第一任行长非史浩那小子莫属。
没办法,正统出身的官员根本干不了这活儿,关键是脑子里根本没那个概念,只有世代经商的史家有能力,也有人力资源来做这件事情。
而且别忘了史浩可不是个纯粹的商人,这小子曾是弘光朝第一次科举的状元,也是有官身的,不算把金融命脉交给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