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倭寇方面,在丰臣秀吉病死之后,政权由五大老和五奉行共同辅佐年幼的丰臣秀赖,并掌握樱花倭国内外一切事务。】
【然而,此时的丰臣秀赖,才年仅六岁。】
【而樱花倭国也正式进入了,安土桃山时代后期的混乱时代。】
【在个时代下,樱花倭寇政治权力最高者,实则是五大老与五奉行。】
【五大老分别是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他们是丰臣政权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辅佐年幼的丰臣秀赖,处理重大政治,军事事务的决策者。】
【这五人,也是丰臣秀吉在世时,樱花倭国五个最有实力了的大名。】
【而五奉行,分别是石田三成,浅野长政,增田长盛,长束正家和前田玄以,他们分别掌管樱花倭国的财政,民政,司法等具体事务,是丰臣政权日常运作的实际执行者。】
诸天万界民间:
百姓甲:“好家伙,这五大老与五奉行,不就是我们华夏中原王朝里的托孤大臣吗?”
“这丰臣秀吉,还一下子托孤了十个人,这樱花倭国,肯定又要发生内乱与内斗了。”
百姓乙:“虽说我们华夏中原王朝善于内斗,但是权力这种东西是相通的。”
“而那丰臣秀吉,似乎也是在樱花倭国那个叫什么战国时代中脱颖而出的一个人,也因此才有资格,获得被大明王朝册封为樱花国王的命运。”
“我就不信,樱花倭寇的这十个托孤大臣之中,没有人是没有野心的。”
百姓丙疑惑道:“不是,那丰臣秀吉,一看就是一小老头了,怎么他的继承人才六岁,难道他们樱花倭国之中,也有宫庭内斗的事情吗?”
百姓丁:“主少国疑的局面,必定会有权臣当道,对于这种情况的局势,我的真是太熟了。”
“十个托孤大臣,有可能就是十个权臣,也以有可能是两股较大的政治势力在争斗,但一点是可以肯定,有野心之辈,绝对不可能甘心自己寂寂无为的。”
......
【丰臣秀吉的五大老与五奉行,是在万历二十三年(1595)的时候设立的。】
【因为在这一年里,丰臣秀吉的外甥丰臣秀次,被丰臣秀吉流放到高野山,后以被命其切腹自杀。】
【早在万历十九年(1591)的时候,因丰臣秀吉的次子,三岁臣丰鹤松与长子都夭折了,丰臣秀吉认为自己已经无后了。】
【于是,丰臣秀吉便将外甥丰臣秀次,视为自己政治王国的继承人来进行培养。】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的时候,丰臣秀吉再一次老来得子,便是其三子丰臣秀赖。】
【在丰臣秀赖出生后,丰臣秀吉对外甥丰臣秀次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开始想把职务继承权转给丰臣秀赖。】
【同时其外甥丰臣秀次,也意识了这一个问题。】
【然而,在万历二十三(1595)的时候,丰臣秀吉没有给外甥丰臣秀次任何的政治机会,便以“杀生关白”之事,将外甥丰臣秀次有谋反嫌疑,将其流放到高野山。】
【之后再下令让其切腹自杀。】
【在外甥丰臣秀次切腹自杀之后,丰臣秀吉又将外甥丰臣秀次的妻妾子女,共三十八人集中在京都的三条河原处死。】
【在外甥丰臣秀次之后,丰臣秀吉以为自己的三子丰臣秀赖,将会继承自己一切,自己将会好好培养三子丰臣秀赖的时候。】
【丰臣秀吉却怎么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病死。】
诸天万界民间:
百姓丁:“我就说了,这些历史事件的发展,我真的是太熟了,一个个为了权力,为了利益,什么亲情都是狗屁。”
“即便是蒙古人,女真人,以及那倭国人也是不可能例外的。”
百姓甲:“所以,在我们华夏千古历史进程之中,是不是只有汉昭烈帝刘备一人是个例外吗?”
百姓乙:“但是刘备杀了刘封啊,这算什么?”
百姓甲冷哼:“算什么?他连关羽都不去救,他还想算什么?”
.......
【而樱花倭国朝廷之中,最大的治政派别,分别是武斗派与文吏派。】
【其中,五大老与五奉行实力最强者,乃是德川家康。】
【在丰臣秀吉病逝之前,德川家康所在的领地粮食产量就已经高达256万石高。】
【而这石高是衡量大名实力的重要指标。】
【而在丰臣秀吉病逝之前,由丰臣家族直接掌管的领地产量也才220万石高,比德川家康的还要低上一筹。】
【而在德川家康之下的大名,则是前田利家领地的83万石,而石成三田领地的产量才仅有20万石,是远远比不上德川家康。】
【同时,德川家康也是樱花倭寇的武斗派的首领。】
【而石成三田则是文吏派的首领,其中小西行长也是文吏派的重要成员。】
【虽然前田利家不属于,武斗派与文吏派,但前田利家却是五大老与五奉行中,最拥护也最忠实于臣丰臣秀吉与臣丰臣秀赖的五大老。】
【在丰臣秀吉去世后,为了防止德川家康篡位,前田利家与石田三成便结成了政治同盟。】
【而前田利家除了作为五大老之一之外,也是在樱花倭国诸多大名之中,不管是能力,实力与威望,唯一有可以制约德川家康的人物。】
【然而,让倭寇倭国所有人都没有预料的是,前田利家会在丰臣秀吉病逝之后,不到七个月之后,前田利家也病逝在家中。】
【在丰臣秀吉与前田利家,两人前后都病逝之后,由丰臣秀吉铸造起来樱花倭国,在不久的将来,便陷入到了内斗的混乱之中,也无力再行侵略朝鲜之野心。】
【这些都是樱花倭国之后的历史事件。】
【而在此之前,在丰臣秀吉病重,在其临危托孤的最后时刻,下达了最后的一道命令,就是从朝鲜撤军的命令。】
【所以不管是樱花倭国的武斗派与文吏派,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撤军,这也是他们封锁丰臣秀吉病逝的重要原因。】
【只是让倭寇五大老与五奉行没有预料的是,丰臣秀吉病逝的消息是如何走漏的,】
【这也是小行西长主动向大明西路大军主帅刘綎,重新发出议和申请的主要原因。】
【只是不管是樱花倭寇的五大老与五奉行,还是小行西长都不知道的是,大明王朝的天子皇帝明神宗朱翊均,早就已经下达过,大明王朝绝对不会和倭寇再议和的旨意。】
【虽然,此时的兵部尚书邢玠无法求证,丰臣秀吉是不是真的病逝了。】
【但兵部尚书邢玠知道,不管是什么原因,自己是绝对不会,行放虎归山这等蠢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