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军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如果许龙衣还不明白其中深意,那他也就做不得这么多年的青龙将军了。
“义父是说……有了今时今日的授教之恩,他日即便义弟有难,晋王府于齐凡真再无半点人情可言,这位剑仙也定当不会坐视不理?”
“哈哈哈!”
沈万军自得一笑,却又不太敢打包票。
“十成说不得,却也八九不离十。”
许龙衣面无异色,可心底对自己这位义父的棋盘落子之威,不禁再生几分崇敬之情。
没错。
这也是沈万军下的一盘棋。
看似为东境之事,用掉了本应用在南境的一笔巨大人情债,怎么想这笔买卖都是亏大发了。
可沈万军之所以选择用掉这笔人情债,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那宝贝儿子,已经顺利跟那位剑仙搭上线了。
他也知道,暗奉自己之命,潜移默化间创造出沈凉和齐凡真相遇之机的老钱,哪怕只是单纯的出自其自身与沈凉之间的感情,也定会想尽办法,撮合齐凡真跟沈凉结下师徒之缘。
尽管最终的结果,还是那以淡然之心游走人间的老剑仙不肯认下自己儿子这个徒弟,但事实就像他跟许龙衣说的那样。
就算没有师徒名分又如何?
齐凡真到底是在武道上指点了沈凉。
而剑仙齐凡真,这辈子走到现在,心态上几乎已经超脱于人类应有的各种情感了,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本事和武道经验,传授给任何一个人。
凡事就怕比较啊!
齐凡真不教别人,教了沈凉。
没有师徒名分,却有师徒之实。
退一万步来讲,他日沈凉遭难,纵使只是为了“面子”问题,那齐凡真不也得乖乖出手相助,免得天下江湖人得知曾被他指点过的后生晚辈,被人随意拿捏,从而折损了剑仙名誉?
当然,说来说去,东境的麻烦,沈万军完全可以选择不管的,或者做做样子也不是什么难事。
再者说,朱雀营伤亡的那些沈家军女卒女将,哪个不是他的心头肉?
他做的还不够多么?
而之所以答应解决这个麻烦,不是遵从天子圣旨,更不是给澜王、幽王面子。
而是他沈万军,曾经答应过自己的伯乐,虽名为晋州此一州之王,却因异姓王后面加了“之首”二字,当时刻心系大炎百姓安危,如此先帝亡故,方可死而瞑目。
甚至先帝还给沈万军画过一张大饼。
他让沈万军,就把这座江山当作自己家的江山。
如果有朝一日,沈万军或是沈万军的后人,发现楚家新任天子不堪重任,使得百姓民不聊生,那便大可举兵北上,叫天子交出传国玉玺,易楚为沈。
先帝知道,沈万军或许舍不得滔天权势,却也绝非那贪恋滔天权势之辈。
尤其是天下太平后,沈万军保准更愿意当一个闲散王爷,所以才会放心画出这么一张大饼。
说白了,就是拿这种话跟沈万军套近乎呗!
谁让包括楚厚民在内的那些皇子,个个都不如沈万军呢?他这个当爹的,可不就得生前多操点心!
而就是先帝这么一张大饼,让曾经羽翼未丰之际,饱受大炎战乱时期之苦的沈万军,愈发能对陷于天灾人祸之中的百姓们产生共情心理。
那白蛟,虽当下只是祸乱东境海畔那一隅之地,可等它积攒够道行,成功渡劫化龙之后呢?
若飞升仙境倒也还好。
可若是仙境不收这条畜生,又不管这条畜生,那最后遭殃的大炎百姓,还不得成千上万?!
明明有办法解决百姓之苦,却因私心罔顾,真做了这种事,恐怕往后余生,沈万军的内心都不得安宁了。
基于此,沈万军才答应了楚厚民,并用掉这么一笔巨大人情债,帮助东境百姓渡过难关。
……
幽州,淮城与瑞城之间,几座青山脚下,小湾村。
奉命前来与这么一位江湖顶尖大人物送信的黑袍女卒,虽说也经历过不少战场上的腥风血雨,身份地位,在朱雀营也不低,可面对大炎剑仙,还是不由得一阵局促不安,身体紧绷的连根头发丝都不敢随意飘动。
她就这么静静等着,不管齐凡真的答复是同意还是拒绝,她都算完成任务,能够尽早返回营中复命。
黑袍女卒如此迫切的想要完成任务,有三分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这不丢人,因为只要你还是个人,还想活着,就不可能不畏惧死亡。
但更多的七分,还是她亲眼见识过了那条白蛟的强大与残暴,东境海畔那十几个渔村里的百姓,朱雀营几十个曾经与自己并肩作战过的姐妹,全都像是蛇吞老鼠一样,凌空游动之际,随口叼起一人便仰头送入口中。
不是生吞。
而是大肆咀嚼,血肉横飞,在那一道道凄厉惨叫声中逐个死去!
倘若齐凡真不愿出手,那她就必须得尽快返回营中,向秦将军禀明情况,再由秦将军上报晋王大人,另寻解决之法!
如此,方能尽可能多的减少伤亡!
“你先回去吧。”
黑袍女卒等待良久,等来了是这么一句回复。
她很想问,这话的意思到底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却又不敢逼得那么紧,不由得一时犯了难。
所幸,齐凡真紧跟着又道:
“那畜生如今身处何地?”
黑袍女卒闻言,眸中顿时闪烁光彩。
“在鲁城!澜州鲁城以东,临海渔村处!”
齐凡真点点头,挥了挥手道:
“回去告诉你们那位秦将军,两日后我便启程前去,在此之前,避之躲之,切莫再多惊扰那厮。”
有了齐凡真的允诺,黑袍女卒深知东境之灾必可平定,她的同僚以及那些无辜百姓,也将重新恢复昔日的安稳生活!
于是她再度双手抱拳,躬身一拜,言语间满是感激之意道:
“多谢前辈出手相助!晚辈等众感激不尽!”
齐凡真淡然如常,道:
“不必言谢,老夫也不过是还你家王爷人情罢了,此行一去,我二人便当再无相欠,若是方便,把这话传给你家王爷,免得将来徒添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