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曹植确实是一个非常有种的男人,如今他不但在刘禅麾下,更重要的是,刘禅视他为好友。
他的好友刘禅,视孝为人间第一要义,当年千里潜入东吴,只为接回自己的后娘,孝感动天。曹植觉得,如果自己胆敢回去邺城为父亲奔丧,刘禅肯定要高看自己一眼,甚至从此凌驾于其他众人之上,成为刘禅真正的最知心朋友都有可能。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现在是做不到了,但是捐躯为了让美人高看一眼,他依然可以做到。
惊天壮举,只为美人青睐,有种,太有种了。
……
曹丕听到曹植,夏侯尚,曹休三人回邺城给曹操奔丧。
顿时也惊了。
他万万没想到,刘禅竟然放了他们三人来魏国奔丧。
这倒是给他出了个大难题。
按照道理来说,这三个人都是魏国的叛徒,回了魏国,应该被正法。
可是他们敢回来,似乎又证明了他们不是怕死之人。
刘禅没有杀他们,他们回魏国奔丧,却被曹丕杀了,无论是天下人,还是后世史书,会如何评价曹丕。
而且,夏侯尚一直以来,都是曹丕最好的朋友,当年夏侯尚的家小能够去江陵,曹丕也是出了大力的。
如今再次面对故人,曹丕也没法举起屠刀面对自己一生挚友。
他不能杀夏侯尚,那就更不能杀曹植了,曹植可是跟曹丕竞争过世子之位的,以这个理由杀了曹植,别人岂不是会说曹丕薄情寡恩,找借口诛戮兄弟。
更何况,曹操死前,曹丕虽然并不在身边,但曹洪,夏侯惇等人都在,都亲耳听到魏王临死前都还在担心自己最喜欢的儿子,交代曹丕统一天下之后,投降刘禅的曹植,贬为庶民即可,绝对不能屠戮。
曹丕这个人,一直都是非常矛盾的,温暖的人性和帝王的绝情在曹丕身上总是交替出现。有时候他极为重视亲情和友情,有时候又显得非常刻薄寡恩。
而且当他重视亲情之时,明显可以感觉到,他不是在装,而是真的很有柔情。
最终,曹丕还是按下了心中蠢蠢欲动的杀意,捏着鼻子让曹植,夏侯尚,曹休三人来参加了曹操的葬礼。
一大群曹魏宗室,曹洪,曹仁,曹真,夏侯惇,夏侯渊,等人,都冷眼看着参加曹操葬礼的所有人中间,混入了三个奇形怪状。
魏王的葬礼,混入了三个魏国的叛徒。
魏王待他们多好啊。
额,不对,这压根就不是好不好的问题,他们三人,一个是魏王的亲儿子,还是魏王所有在世儿子中最得魏王宠爱的那个。
另外两个,一个是夏侯家难得的真名士,深通玄学,曹操的女婿,虎豹骑将领,曹操亲自指定他跟随曹丕,成为曹丕最好的朋友。
一个是曹操最看重的后辈,曹操曾经喜出望外的宣城我家的千里驹,同样也是虎豹骑将领。
这样的三个人,竟然投靠了刘禅,若是在几年前,根本就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此时,被刘禅废掉了肩胛骨,这一生都已经不能再上战场的曹洪,夏侯惇二人,看到他们三人,尤其是义愤填膺。
虽然他们年事已高,就算刘禅不废掉他们,他们其实也不能再上几年战场了。
但被人废掉,和年事已高自然淘汰,这能一样吗?
六七十岁就老死了也是寿终正寝,就算活到七十七岁被人砍头,同样也算死于非命。
不能因为别人六七十岁就老死,就认为七十七岁被砍头是寿终正寝。(说的就是你,韩国公)
曹洪,夏侯惇冷眼看着三人。
但是他们恨归恨,心里却又能理解他们的行为,没什么理由,刘禅实在是太有魅力了。
他们都是亲眼见过了刘禅的真实面貌的。
很明显,虽然他们被刘禅废了,但如果他们被刘禅活捉,只怕也会投降。
现在在曹魏这边,有一个奇怪的共识,那就是不可以主动去投降刘禅,但被刘禅活捉了,是可以投降的。
没见先魏王和现魏王,两代魏王都原谅了他们么。
这一群奇形怪状中,还混入了一个更大的奇形怪状。
十几天前,曹彰从草原回来后,首先拜见了曹丕。
他的手里,还是十万兵马,而邺城的兵马,一共也只有十万。
曹彰英雄无敌,英勇善战,精通兵法,麾下十万大军,在草原百战百胜,打得草原异族闻风丧胆,而邺城的兵马,是去年被刘禅以少胜多,逃回邺城的败兵,士气也不够旺盛。
曹丕虽然麾下良将无数,他本人的军事才能也在随着曹操征诸袁时,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但是他有自知之明,他的军事能力比起曹彰还是有差距的,而他要是真的跟曹彰兵戎相见,他真的担心麾下的良将未必会站在他一边。
万一这些人冷眼旁观,他可打不过曹彰。
幸好曹彰并没有夺嫡之心,到了邺城后,被人三两句话,就把兵权交了,拜见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