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甘夫人和糜夫人的谥号,刘备忍不住点头赞叹,这个谥号是刘禅自己选的,并没有采纳礼官的意见。既然甘夫人和糜夫人被刘禅谥为昭烈慈皇后和昭烈怀皇后,那么显而易见,将来刘备的谥号肯定是昭烈了,刘备自己对这个谥号还是很满意的。
虽然刘备未当过一天皇帝,但他知道自己未来的皇帝名号是跑不掉的。
大汉昭烈皇帝,听起来很不错,符合刘备心中对自己的看法。
也不知道将来女儿的谥号是什么?历来从未有女子称帝,她会谥‘慈’,‘圣’?
刚这样一想,刘备立刻在心中呸呸呸,女儿才十六岁,年方二八,风华正茂,刚刚承继大位,她将来还要活上百岁,统一天下,扬威四夷,以她的仁德,才干,创造出比文景之治更加辉煌的盛世,现在想什么谥号的事!
尊完太上皇,皇太后,又追谥母亲后,刘禅又封孙鲁班皇后。
孙鲁班给刘禅下拜后,接受了刘禅亲手递过来的皇后印绶,兵符。
承高祖旧制,刘禅继续实行两宫制,也就是皇帝皇后共掌皇宫内事,皇后拥有皇城内一部分军队的军权,以应对不测。
古老的华夏,尤其是春秋战国一直到魏晋,夫妻关系是非常开明和超越时代领先世界的,虽然也有些许的男女不平等,虽然女子也依附男子,但有很多男子会自发的将自己的发妻视为最亲密最亲信的人。夫妻一体,荣辱与共绝不仅仅是口头说说而已。
可惜这种将配偶视为最亲之人的风气,在随后的千年中逐渐消失,一方面是女子地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也是有女子不自重,不知道抽了什么风竟然想要篡夺丈夫的基业传给侄子,单就这方面来说,简直比赵姬还不知所谓。
后世的皇后,也就能统领一下后宫而已,啥都不是,还自以为母仪天下,实际上连个后宫都母仪不了。
孙鲁班是刘禅最信任的人,给她一部分皇城兵权,可以杜绝自己外出征战时,京城出现司马懿这种人,刘禅未来御驾亲征不在京城的情况少不了。当然,也不过是防范于未然罢了,大臣都对刘禅非常忠诚。
孙鲁班也是感慨万千,如果说刘禅一路走来是艰辛,那么她的一路,就全是出乎意料了。
小时候以为自己的夫君会是江东的重臣之子,尤其是周循,谁知道后来父亲竟然把她嫁给了半盟友半敌对的刘备之‘子’。本来她对这段婚姻也不在意,女人很多时候都是政治联姻的工具,她虽年龄小却也明白。
谁知道成亲之前,见了刘禅一面,就被对方的颜值给硬控了,从此欲罢不能。小孩子不懂情感,但比大人更直白的喜欢跟漂亮的人玩。
嫁过来以后,跟刘禅日复一日的在一起玩耍和学习,被刘禅潜移默化的影响,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开始情窦初开了,尤其是刘禅对她越来越好,让她欲罢不能。
从情窦初开到情根深种,最后连夫君变成女人了,她也毫不介意,夫君姐姐比起夫君哥哥毫不逊色。
接过印绶和兵符后,孙鲁班坐于刘禅一侧,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随后,刘禅封兄弟刘封,刘永,刘谌分别为鲁王,齐王,陈王,鲁,齐,陈三国都不在荆州益州,刘禅这样封,也是给百姓降低一下负担。
现在,她的地盘还是太小了,一共才二十来个郡,就这二十来个郡,还有的是一个郡分成两个郡,比如巴郡分出了巴郡和巴西郡,南郡中分出了襄阳郡,甚至像房陵,西城,上庸还是一个县变成的郡,她哪里来的地盘去给兄弟分封。
所以她的兄弟们,别看爵位是王爵,实际上食邑仍然是一个县,而且承旧制,诸侯王只有经济权,没有治民权和军事权。
封诸葛亮为太师,丞相,荆州牧。
封关羽为大将军,大司马,益州牧。
同时封了丞相和大将军,也是权宜之计,等这二人之后,就不会再同时封丞相和大将军了。
而且州牧也是刘禅不喜欢的,封了荆州牧和益州牧以后,不会再封任何人为州牧了,刺史就是刺史,弄出个州牧来,除了让地方坐大,没有任何用处。
这两个人,一直都是刘禅最大的支持者,没有他们,刘禅也没有今天。
没有任何夸张,刘禅虽然有五色光芒,但若不是关羽坚定的让她走出深宅,走到众人面前,甚至坚定的推举她为荆州牧,她哪里来的机会吸收光芒。
如果不能成为荆州牧,不是让刘禅毫无顾忌的在荆州建立势力,拉拢官员,就算刘禅练得一身武艺,就算她用兵如神,现在撑死了也就是一个平阳昭公主而已,哪里能够登顶至尊,何况她还练不到现在的武艺。
在刘备那里,虽然关羽地位略高,但本质上和张飞是一个层次的。但在刘禅这里,关羽与张飞的差距就拉开了,人都是亲亲疏疏的,张飞与刘禅交道打得少一些,自然不如关羽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