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种流动作战方式,只适合一定情况——当起义军走到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候,就需要新的作战方式,需要新的条件来支撑起义军继续走下去。】
【这个新的阶段,正是称帝建号,建立政权。】
【建立新的政权之后,起义军所面临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或者说,早在黄巢决意进攻长安的途中,起义军就应该转变一下过往的作战思路了——但是在进军长安途中,黄巢仍是得地不守,甚至连东都洛阳也被轻易放弃。】
【这就导致起义军虽然看起来非常风光,进入长安,可是长安之外的大片之前被起义军攻下的地区,又重新被朝廷和藩镇占领,长安,变成了一座孤城。】
【同时,起义军又株守一地,根本没有打算向四周发展,这就导致了起义军真正所控制的地区,仅限于长安附近。】
【一座孤城,又能拥有多大的力量,又能够坚守多久呢?】
【更何况,长安本来就人口繁盛,向来不是能够在粮食方面完全自给自足的地区——唐朝前期,皇帝时常带着百官跑去洛阳,就是为了粮食;中后期,则是极为依赖江南地区运过来的粮食。】
【但现在,江南地区是绝不可能给黄巢占领的长安运粮的。】
【而起义军在这个时候,不仅没有迅速扩张控制区的意思,还对维持一座城池正常运转、维持大量人口正常生活的粮食生产和运输也毫无筹划——黄巢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当然,这个问题,不仅出现在黄巢身上,其实也是许多起义军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而在黄巢这里,长安的情况变得愈发严峻起来。】
【几十万大军都进驻了长安,加上长安本身的人口,人口数量几乎要不爆炸。】
【米粮的价格,涨到了每斗三万文,超过正常状态下的米价几百倍。】
看到此处,百姓无不咋舌。
“一斗米要三万文!”不少人在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就已经眼前发直,根本无法正常思考了。
——三万文,一斗米,这是多么可怕的价格!
虽然不同的朝代,钱的价值不尽相同,百姓手中的钱财也不一样,可是“三万文”这个数额……不管是放在哪个朝代,都是足以让普通百姓眼前发黑、心脏停跳的地步。
三万文,三万文……
富裕一点的朝代,富裕一点的百姓,一年的收入是可以超过三万文的——但虽然年收入超过三万文,可也不可能用三万文去买一斗粮食啊!
全家的钱加起来,都买不了几斗粮食,这还让人怎么活?
贫穷一点的朝代,贫穷一点的百姓,尤其是自己耕种自给自足的百姓,说不定一年的花销也不过几百钱……三万文,这是多少倍?
一斗米的价格,竟然能够抵得上一家人数年的开销。
三万文,如果说是什么特殊商品也就罢了,可这只是一斗米的价格。
一斗米,虽然不同朝代的一斗米的实际分量也有不同,可一斗米绝不是什么大分量啊——一斗米,放在一户人家,只要不是那种人丁凋零没几个人的家里面,能吃个几天?
当然,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在这种没有粮食粮价节节攀升的时候,大家当然是可以节衣缩食,勒紧腰带过日子,每天少吃再少吃……
可即便如此,一斗米也真的不是什么能吃上多少天的分量。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久一些,那就真的是要出现饿死人的惨况的。
“一斗米三万文,这完全就是不想让人活了!”当下就有人怒骂出声,愤怒之中又深深包含着恐惧之情。
没办法,虽然他不是唐朝的百姓,也不是长安人,可是一旦想到自己可能会面临一斗米三万文的境况,他就不能遏制住心中猛然迸发的愤怒之情,以及恐慌之情。
“长安可是唐朝的京城,那里的人肯定比咱们富裕……要是咱们这边真的一斗米要三万文……”说到这里,那人连话都说不下去了,手都开始发抖。
三万文,那可是三万文啊!
他家这些年攒下来的家底有三万文吗?
他们这边,谁家的家底能有三万文,都绝对能够被人悄悄传出话来。
“怕是那京城长安的百姓也不太行……”有人低声道,“不好说他们之前到底家里面是不是比较富裕,但是等到黄巢麾下的那些士卒抢掠一番之后,估计他们的家里面肯定是没有那么富裕了,三万文……”
三万文,对于这些长安百姓来说,应当也同样不是什么小数目了。
听到这话,不少人顿时想起来这件事情,顿时纷纷陷入了沉默。
是啊,这个时候,长安百姓也估摸着没多少余钱了——三万文一斗米……
这让人怎么活?
这样的朝廷又怎么可能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