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9年,永历十三年,12月17日,傍晚的时候。
五华山皇宫,景阳宫,东暖阁里,灯火通明。
“咚咚咚”
“末将吴应麒,叩见陛下,娘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末将吴三风,叩见陛下,娘娘”
“吾皇万岁,大明万年”
“末将谭洪,叩见陛下,娘娘”
“末将佟师圣、、”
“末将胡亮、、、”
、、、
暖阁中央,十三个顶盔掼甲的粗壮武将,恭恭敬敬,忐忑不安,磕头蹦蹦响,高呼万岁万年。
没错,他们这些人,就是来自汉中的吴三桂旧部,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大西南,昆明的皇宫。
为首的两个人,就是吴三桂的次子吴应麒,兄长吴三风。
其他的十二个将领,则是吴三桂的旧部和家将,一直留守在汉中,这次一起跟来了。
他们分别是谭洪、佟师圣、胡亮、何起凤、巴克永、傅文元、方成功、潘永昌、高魁、白含真、郭云龙。
当然了,站在旁边,还有一个老战将,就是总兵夏龙山。
没错,吴阿珂请示过朱皇帝后,还是委托夏龙山,去昆明城外,迎接她的兄长和伯父。
很简单,这帮吴氏家族的人,越是走到昆明附近,速度越慢啊。
很明显,他们这帮人,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接近昆明城的时候,心里有点发怵啊。
最后,看到迎接的人,是吴三桂的心腹旧将,总兵夏龙山后。
他们这帮人,总算安心了,踏实的进入昆明城。
家书是家书,方献廷是方献廷,毕竟朱皇帝的威名,太恐怖了啊。
南征北战,动辄全歼鞑子,京观景观,一个不留的下场,血腥屠夫皇帝啊。
“嗯”
“不错,很好”
““膀大腰圆,中气十足”
“双目炯炯有神,都是沙场猛将,百战精锐啊””
“来了就好,来了就是一家人,都起来吧”
坐在龙座上的朱皇帝,同样是金盔金甲,腰挎大砍刀,威武不凡。
沉思了一会,仔细打量着,下面的一堆关宁军旧将,心中甚是满意,点了点头,夸赞了几句。
他的两侧,则是分别坐着两个皇妃,国色天香的陈圆圆,貌美如花的吴阿珂。
没错,朱皇帝接见吴三桂的旧部,肯定要在景阳宫了,以示亲近,安定人心嘛。
同样,这也是在宣誓主权,吴三桂的美妾和嫡次女,都是他的皇妃。
一口一个家人,以示恩宠吴阿珂,礼贤下士,丝毫没有砍掉吴三桂的内疚感。
没错,朱雍槺的中华王朝,脱胎于朱由榔的永历王朝,外朝和军中,遍布大西军的核心人物。
所以,朱皇帝要引入更多的势力,去平衡大西军的强势。
降将光头将和土司兵将,尚可喜,李来亨的忠贞营,吴三桂的关宁旧将,都是他的重点扶持对象。
“咕噜、、”
“嘿、嘿、嘿、、”
“吴三桂啊,吴三桂”
“即便是死了,骨头变成了渣渣,朕也要榨出三滴油”
、、、
龙座上的朱皇帝,灌了几大口老参茶,嘴角上翘,内心嘀咕了几句,极度的满意啊。
吴三桂征战一生,再怎么勇猛,还不是进入了伏击圈,死在自己的手中。
同样,即便是死球了,被绞死剁了,朱皇帝也要睡他的美人和小女儿。
更狠的是,朱皇帝凭着女婿的身份,接收吴三桂的政治遗产和残部,继续为大明征战天下。
这不,吴三桂的兄长,嫡次子都来了昆明城,再也跑不掉了。
昨天下午,听闻吴三桂的家属和旧部,终于进入了昆明府。
老辣的朱皇帝,百忙之中,特意来了一趟景阳宫,安抚了一下小阿珂和陈圆圆。
嘿嘿,心花怒放的二女,国色天香,穷尽所有的床笫手段,总算把朱皇帝伺候舒坦了。
没错,吴氏家族,只要到了大明,凭着这些精兵猛将,肯定能有一席之地。
这十几年来,吴三桂的平西王府,就一直驻守在汉中府。
顺治五年的时候,驻扎在锦州的吴三桂,接到满清圣旨,要求迁蕃至汉中府,围剿关中的反清势力。
也就是那一年,大同总兵姜襄反清,榆林、宁夏和甘肃,三大总兵同时响应,关中天下震动。
同时,明朝降将赵荣贵,趁机反清复明,拥立宗室朱森滏为秦王,烽火四起。
平西王吴三桂,带着镶蓝旗汉军都统李国翰,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很快平定了汉中,甚至反攻川北。
后面的几年,吴三桂就遇到大西军,从昆明北上的刘文秀,相爱相杀好几年,直到永历朝内讧崩盘。
顺治十四年,驻守在汉中的吴三桂,带着猛将李国翰,再次发兵南下,围剿大明最后的正统朝廷。
但是,老辣的吴三桂,并没有带走所有人。
狡兔三窟啊,留下一些亲族,家丁家将,三千核心老卒子,看守他的老巢,免得被人一锅端了。
辽东将门,发展了几十年,都是成精的武夫军阀。
明末清初,辽东几十年的战乱,辽东的大小将门,为啥能存活下来,靠的就是卖队友,保存实力啊。
但是,投降满清以后,他们卖队友的传统,就很快不见了。
道理很简单,满清朝廷,有自己的嫡系武装,能够威慑所有的大小军阀,明朝降臣降将。
“咚咚咚”
“末将吴应麒,叩谢隆恩”
“末将吴三风,叩谢隆恩”
“末将谭洪、、、”
、、、
上面的朱皇帝,轻飘飘的几句话,下面的吴氏旧将们,也不敢怠慢,继续磕头高呼。
完事后,一个个才慢慢爬起来,恭敬的站成两排,等候问话。
没错,辽东将门,和明朝所有的军阀一样,投降满清以后,都变的老实了。
因为,满清的嫡系,有一大堆王爷贝勒,都是百战老武夫,太能打了。
同样,今天上面的朱雍槺皇帝,也是金盔金甲,照样很能打,是威名赫赫的武夫皇帝。
所以,容不得他们放肆,更没有那个胆子乱来,担心砍头啊。
“咕噜、、”
沉默了一会,左侧为首的是吴应麟,瞥了一眼上面的朱皇帝,威风凛凛,忍不住的猛吞苦水。
没错,上面的朱皇帝,在观察下面的关宁旧将。
下面的这帮战将,也在偷偷的往上瞟,实在是忍不住,内心忐忑不安呐。
今年的吴应麒,也就是23岁,其实没什么名气,就是一个普通将领吧。
因为,他一直跟着大伯吴三风,过继给大伯做儿子,别说是见皇帝,吴三桂都见得很少。
眼前的大明皇帝,如此强悍凶残,灭掉了二三十万清军啊,还有为数不少的满清鞑子。
父王吴三桂被砍了,平南王尚可喜降了,多尼郡王,尚善贝勒,宗室罗托等等,全部砍完了。
说实在的,要不是收到嫡亲妹妹的家书。
在汉中的他,即便是被刀架着,也不敢进入大西南啊。
同样,在一路上,也是心惊胆颤,即便是成都的方献廷,亲自安慰过他。
到达川黔滇边境的时候,愣是停下了脚步,再次收到妹妹的家书后,才敢踏足进入云南。
最后,到达昆明府边界,高明洲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夏龙山,吴应麒就安心了。
否则的话,他们这一行人,早就到了昆明城,也不会等到现在。
“嗯”
“很不错”
“相貌堂堂,面容刚毅,棱角分明,剑眉星目”
“不愧是大明的武夫皇帝,战功赫赫,威名震天”
“确实是威武不凡,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啊”
“嗯”
“阿珂,也很不错,脸色红润,气色上佳,找了一个好归宿啊”
“好好好,很好啊”
“这一次,吴氏又押对了宝,将来能继续兴旺发达了”
同样,站在右侧为首的老将,是吴三桂的兄长吴三风。
他也在暗中观察,上面的朱皇帝,还时不时的点了点头,心中安定了不少。
老将吴三风,今年52岁了,两鬓斑白,黄土都埋到了脖子上,早就看淡人世间。
没错,接到吴阿珂的家书后,吴三风就力排众议,支持南下投大明。
很简单,吴三桂战死沙场,是很正常的事情,将军百战死嘛。
按理来说,吴氏家族,关宁旧部,应该留在满清,继续发展他们的军阀事业。
但是,平西王赖以生存的根本,强横的军队,军阀的根基,没有了。
磨盘山一战,吴三桂的两万多百战核心精锐,都统祖泽润的几千兵马,全部战死沙场。
所以说,吴氏家族,在满清的地位,必然是一落千丈,家道中落成定局了。
大明朝廷的局势,则是完全相反,不再是百战百败了。
大明的新皇帝朱雍槺,御驾亲征,南征北战,云南反杀,南下两广,平定贵州,收复缅甸旧地。
这所有的一切,都在印证着,大明朝廷的国势,已经是蓬勃发展的。
更何况,这个朱皇帝,还是吴阿珂的夫君,这里面的意味,就给了吴氏投诚的机会。
如今,看到上面的吴阿珂,就坐在朱皇帝身边,脸色红润,端庄得体,甚是得宠啊。
至于旁边的陈圆圆,吴三桂的宠妾而已,朱皇帝喜欢玩,吴氏还巴不得呢。
所以说,老辣的吴三风,看淡世间的他,终于可以安心了。
吴氏家族,这一次的投诚,算是走对了,没有错啊,说不定将来的某一天,又是豪门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