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站出来,举荐裴煜继位的,自然是镇国公。
有他带头,其他官员立即跟着表态,都支持裴煜成为大楚的新君。
太后一见,眼睛里透着满意,她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知道裴煜无心皇位,不想做皇帝。
但是现在这种形势,只有裴煜登基,才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只有裴煜,具备力挽狂澜,稳定大局的能力。
所以,她这么做,没有掺杂一点的私心,完全是为了江山社稷考虑。
所以见大家纷纷举荐裴煜,她心怀慰籍。
想着,这些大臣关键时刻,还是拎得清的。
于是就想顺水推舟,直接宣布,裴煜继位!
可就在这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本宫反对!”
德妃站了出来,厉声叫道。
与平常的温顺谦恭不同,今日的她,看着就像是一柄出鞘的剑。
锋芒毕露,带着攻击性。
要知道,按照规矩,在太后面前,就算皇后也不敢自称本宫。
太后是婆婆,是长辈,是后宫最尊贵的人。
为表尊敬,所有嫔妃,都应自称臣妾。
“德妃,你可知,后宫不得干政?”
太后斜睨了一眼德妃问道,并没有把人看在眼里。
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的意思已经做了回复。
那就是说,你没有资格反对!
“呵呵!太后娘娘还记得后宫不可干政?
那请问,你现在在做什么?
而且,陛下驾崩,你马上就封锁了寝宫。
召群臣进宫议事,不发丧,不停灵。
却是着急立新君,是何居心?
本宫觉得,陛下死得蹊跷,怀疑是有人弑君!
所以现在最先要做的,是查明陛下的死因,揪出凶手,为陛下报仇。
然后才能商议继位人选,要不然,有可能会让弑君窃国的凶手,谋朝篡位!”
德妃言辞犀利,对着太后怒目而视。
虽没有明说,但是大家都听得出来。
这是在影射太后与裴煜勾结,谋杀了景元帝。
而且她说得没错,从进宫到现在,大家都没有见到景元帝的尸体。
只是听太后说了一句,陛下驾崩了。
然后就立新君,而且流露出属意战王的姿态。
德妃的话,立即让那些官员的心里,生出了疑心。
不由得赞同德妃的提议,想要先弄清景元帝的死因。
如果真是被人谋害,那么还真的不能先立新皇。
要是真的如德妃所言,是太后和战王勾结,杀了景元帝。
他们拥立裴煜登基,岂不是为虎作伥,成了帮凶?
那可就是千古罪人,是要遗臭万年的!
于是,除了镇国公,其他官员,全都跪地恳请太后,要见景元帝最后一面。
并请求太后,宣太医院的御医检验尸体,给出死因。
太后见此,在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她心里清楚,德妃的怀疑,没有错!
景元帝,的确不是自然死亡。
她接到海公公的禀报,赶到乾元殿的时候。
景元帝已经气绝身亡,全身青紫,不用查验,都能看出,是毒发身亡。
她立即封锁了消息,就是因为,不想多生枝节。
一国之君,在寝宫被毒杀,这事情要是传出去,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首先,这是皇室丑闻,会让天下人耻笑。
其次,会牵连很多人。
宫中的侍卫,太监,宫女,甚至嫔妃,官员。
无论凶手最后,有没有落网,都会死很多人。
如果有人乘机推波助澜,利用此事做乱,使局势恶化
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就会让大楚分崩离析。
再说,景元帝死不死,在她心里没有那么重要。
于是就想着,将此事先压下。
先让裴煜登基,稳定局势,然后在暗中调查此事。
却没想到,德妃的一番话,让她的计划落空。
而且,还让自己和裴煜,无端的惹上了嫌疑。
但是,事已至此,她要是不同意大家的请求,就会显得心虚。
所以,只能同意,撤去了寝宫外的守卫。
召太医前来验尸,说明死因。
大家看过了景元帝的尸身,不用太医说明,就已经心里有数。
一个个默默地回到了前殿,看着太后和裴煜的眼神儿,已经变得不同了。
太医查验之后,回了前殿。
宣布景元帝中的,乃是宫中赐死嫔妃常用的鸩毒。
“太后娘娘,你还有何话说?
你和战王,不需要给大家一个交代吗?
为何战王刚回京,陛下就被毒杀?
你为何隐瞒死因,一心捧战王上位?”
德妃看着太后,咄咄逼人地说道。
“放肆!德妃,你逾矩了!
哀家问心无愧,不需要给谁交代!
战王回京,是陛下下旨召回,遵旨行事,只是巧合。
哀家隐瞒死因,是为了大楚社稷江山着想,并无私心。
战王继位,乃是百官举荐。
你在这里含沙射影,无凭无据胡乱攀咬,居心叵则。
哀家倒是要问一问你,乾元殿已经被封闭。
你是如何知道,陛下的死因?
莫不是贼喊捉贼,栽赃陷害!
这毒,莫非就是你下的?
你以为,陷害了哀家和战王,三皇子成为继承皇位的唯一人选。
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继位,是不是?”
太后老而弥坚,哪里会被德妃唬住。
几句话就将局势反转,将德妃堵得说不出话来。
而且,面对太后的质问,她神情肉眼可见的慌张起来。
那些官员和妃子一见,看着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审视和怀疑。
大家的心里都在想,太后说的对啊!
陛下原本三个皇子,二皇子裴元珺被赐死,大皇子被圈禁。
只剩下三桓子裴元瑾,有资格继位。
但是与裴煜相比,他就不够看了。
所有人的心里都清楚,对于继位,太后有绝对的话语权。
并且,她是支持战王的。
所以裴元瑾想要继位,首先,景元帝要死。
其次,太后倒台,裴煜失去继位的资格。
而且刚才,大家都没有想到,陛下的死不正常。
要不是德妃提起,谁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但是德妃,却是很笃定的说陛下死的蹊跷,是被害的。
现在一想,太后的话,更有可信度。
德妃感受到大家的目光,越发的慌乱。
就在这时候,殿外有脚步声响起,一直没有露面的裴元瑾。
领着一群人,呼呼拉拉的走了进来。
德妃一见儿子,紧张的神情,当即镇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