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宫上的吐蕃大臣们已经沸腾了。
“太后,西卫戍部迫近到五十步了!”
“只要再往前二十步,就该轮到乌朵发威了!”
“唐军完了,安西军已经完了,我们赢定了,哈哈哈!”
盆达延赞松、乞力热藏和论泣藏等吐蕃大相弹冠相庆,那囊太后的一张满是高原红的老脸也笑成了雏菊,这个结果才对嘛。
只有赤松德赞一个人如堕冰窟。
什么赢定了?根本就是输定了好吗。
距离这么近,等着被安西军屠杀吧!
公孙说抬头看了眼身前的那囊太后,目光闪烁了一下。
在场的这些个吐蕃大相不清楚,可公孙说却是清楚的,安西军的大炮除了一炮打穿十几排步卒的大铁弹,还有一种百子弹!
这种百子弹,三十步内能一炮将几十个步卒射成筛子。
所以接下来,安西军肯定就要动用这种可怕的百子弹!
公孙说有心想要提醒那囊太后,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都已经这时候了,那囊太后不可能听取他的劝告,还是静观其变吧。
或许西卫戍部的运气足够好呢?
或许安西军的大炮突然哑火呢?
……
逻些河谷中,六七千吐蕃步卒仍在大踏步向前冲锋。
眨眼间,吐蕃步卒方阵就已经迫近到了四十步以内。
估摸着两军距离已经差不多了,李愿高高举起的右手便立刻重重的落下,同时声嘶力竭的仰天长嗥:“开火!”
第一列八百名火枪手便同一时间扣下安西铳的扳机。
“嘭嘭嘭……”密集而又猛烈的枪声顷刻之间响起。
差不多有五百支安西铳打响了,发火率也就六成多。
伴随密集的枪声,近五百粒直径15.3mm的铅丸呼啸出膛。
五十多米的距离,瞄准的又是六七千人的庞大队列,真是想打不中都难。
第一排的五百多个吐蕃步卒(吐蕃步卒方阵的间隔比安西军大,因为需要留出足够空间给乌朵发挥,所以每排只有约五百人)瞬间就倒下大半。
第二排的吐蕃步卒也倒下不少,就像被割倒的青稞。
第一排、第二排剩下的吐蕃步卒见状不禁愣了一下,不过脚下并没有停,依然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往前冲锋。
后面的吐蕃步卒则是懵然不察,只顾着低头往前冲。
然而冲了没几步,前方就再次响起“嘭嘭”的巨响。
紧接着,第一排最后剩下的几十个吐蕃步卒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第二排吐蕃步卒也倒下了大半,第三排吐蕃步卒也倒下了不少。
吐蕃步卒的脑子依然还是懵的,依然在惯性的作用下往前冲锋。
于是乎,嘭嘭的枪声不绝于耳,往前冲锋的吐蕃步卒也是一排排的倒下。
整个吐蕃步卒大阵从前到后原本足足有二十排,可是眨眼之间,就被安西军的火枪队像割青稞般割倒六七排,原本厚实的阵形一下变单薄。
王臣轻叹了口气。
他终于知道装备了燧发枪的步兵线列阵的对射,为什么叫做排队枪毙了。
这真是排队枪毙,只不过,这是安西军对吐蕃军的单方面枪毙,吐蕃军甚至于没有半点还手的能力,只能等着被枪毙。
吐蕃军的步卒依然在向前冲锋。
并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吐蕃军的步卒方阵排着略显散乱的队形往前冲,然后在安西军的火枪下,一排排的倒在逻些河北岸的河滩上。
不片刻,河滩上就铺满了尸体。
从吐蕃步卒身上流下来的血水很快染红了河滩。
这时候,左右两翼的吐蕃骑兵终于意识到不对,原本还拖在后面的骑兵,顷刻之间开始加速往前冲,然后很快越过了步兵。
很显然,代替拉巴多杰指挥西卫戍部的吐蕃千户已经意识到,仅凭步卒已经无法冲乱安西军的阵形,等到步卒冲乱安西军,然后出动骑兵收割战果的战术已经落空,现在只能够提前出动骑兵向安西军发起全面进攻,毕其功于一役!
只能说,吐蕃千户的想法很好,现实却很残酷。
当左右两翼的吐蕃骑兵向安西军发起冲锋之后,安西军两翼的骑兵却突然之间毫无征兆的转身后撤,竟然不战而撤,撤了!
这时候,不光带队的吐蕃千户,所有的吐蕃骑兵全都是懵的。
只不过,他们很快就知道安西军骑兵为什么会突然转身后撤。
因为在两翼的骑兵转身撤退后,便立刻露出了后面的炮兵阵地。
足足一百六十门骆驼炮,已经在左右两翼骑兵的身后严阵以待。
这一百六十门两寸山炮,早就已经装填好了霰弹,等着吐蕃骑兵送上门。
而更为可怕的是,二营的步兵线列阵也一分为二转移到两翼炮兵的身后。
两千四百名火枪手分成了两拨,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斜前方的吐蕃骑兵。
再然后,随着吐蕃骑兵的冲刺,安西军的一百六十门骆驼炮就次第发炮,无数的霰弹顷刻间像密集的雨点般泼向吐蕃骑兵。
紧接着,二营步兵也次第开火。
这下子,吐蕃骑兵彻底成为炮灰。
在两寸山炮的霰弹以及安西铳铅丸的火力覆盖下,吐蕃骑兵一片片倒下,倒得比吐蕃步卒更加快速,也更加悲惨,惨无人道!
这特么的就不是打仗,而是屠杀!
等到两翼的吐蕃骑兵反应过来时,已经死伤逾半。
至于中间的吐蕃步卒,更是只剩阿狗阿猫三两只。
然而悲剧并没有结束,刚才突然后撤的安西军骑兵绕了个圆又兜了回来,这下残存的吐蕃骑兵和步卒就是想跑都没有地方跑。
马蹄声隆隆响个不停,如潮奔涌。
雪亮的横刀纷纷斩落,吐蕃步骑的人头滚滚落地。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整个战场才终于沉寂下来。
逻些河北岸的河滩终于恢复寂静,变得死一般寂静。
弥漫在空气中的烟雾也逐渐散开,只有血腥味经久不散。
一口气已经憋了半天的姚汝能率先高喊:“彩!大唐万岁!”
“彩!大唐万岁!”反应过来的安西将士纷纷跟着欢呼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