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而逝,春晚的第1个节目开始了。
春晚的舞台突然暗淡下去了,中央穹顶的十二面冰屏突然亮起,折射出万花筒般的菱形光斑。
总导演于雷站在导播台前,看着监视器里逐渐清晰的画面——整座演播厅正在变成时光长河的入口。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您现在看到的是春晚四十年特别设计的时空回廊。";
主持人周涛的声音被特殊音频处理器拉出金属质感的尾韵,
";在这辞旧迎新的夜晚,让我们用两个特别的节目,打开记忆的闸门。";
“第一幕:雪域幻境!”
当第一缕羌笛声刺破黑暗时,舞台地面忽然裂开蛛网状的蓝光。
六十四名藏族舞者从地屏深处浮出,她们绛红色的氆氇长袍在液态氮制造的低温雾气中翻涌,银饰碰撞的声响与电子合成器模拟的转经筒音效形成奇妙的和鸣。
领舞的少女卓玛踩着七寸彩靴跃至舞台中央,她手腕翻转的瞬间,穹顶的全息投影在观众席上方铺开连绵的雪峰。
这不是普通的3d成像——当后排观众伸手触碰那些虚幻的雪花时,竟能感受到真实的冰凉触感。
";注意三号机位!";
总导演于雷按住耳麦:";给氆氇特写。";
监视器里,舞者们的衣袖突然迸发出幽蓝光芒,那是植入面料的微型光纤在程序控制下流动。
她们旋转时,藏袍下摆的牦牛毛与激光束交织,在空气中绘出六道轮回的曼陀罗图腾。
卓玛的云肩忽然绽开,二十四条缀满绿松石的飘带如孔雀开屏。
地屏感应到她的舞步,相应位置亮起金色莲纹。
当群舞者围成同心圆时,她们手腕的银铃忽然脱离引力悬浮半空,在穹顶投影的银河下组成转动的星盘。
与此同时,第二幕,记忆长河也开始了。
藏族舞者退场的烟雾尚未散尽,观众席突然亮起星星点灯。
导播台前的于雷露出微笑——这正是他精心设计的";记忆采样";环节。
三天前,节目组秘密采集了现场每位观众的声音波纹,此刻通过座椅扶手的传感器,正将这些独一无二的声纹编织成合唱的底噪。
";请看向您的手环。";
周涛的声音带着神秘的震颤。九千只智能手环同时亮起。
当第一声编钟从四面墙体的共振音箱传出时,所有人发现自己的声音被某种力量牵引着,不由自主地加入这场时空交错的合唱。
舞台大屏突然裂变成四十块碎片,每块都播放着不同年代的春晚经典画面。
陈立明切换着全息投影模式,看着李谷一年轻时的影像从1983年的屏幕里走出,与现场观众同唱《难忘今宵》。当唱到";共祝愿祖国好";时,导播台突然接收到异常数据流——那些本应预存的影像,竟然在与现场观众实时互动。
合唱进入高潮时,穹顶降下数以万计的时光胶囊。
每个胶囊里都封装着历届春晚的碎片记忆:赵丽蓉小品的手写剧本、杨丽萍孔雀舞的羽毛、甚至还有某年观众席上融化的糖人。
当观众打开胶囊的刹那,演播厅的空气里突然弥漫起四十种不同的气味,从八十年代的麦芽糖香到千禧年的电子元件气息。
“呜呜呜呜,这全是珍贵的回忆吧!”
“太炸裂了,这开场,这是春晚四十年吧!”
“这全息投影上的一幕幕,全都是春晚过去的经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