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只是战事,对于顾南行而言也是轻车熟路。
但是,顾南行在改革官制之后还推动了政治理念的变革,那背后自然包括了学校和教范的变化。
这同样是一件马虎不得的事情,要知道百年树人,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比战场上的得失还要重要。
而且顾南行如今还负责教育刘备的长子和次子等一大堆勋贵的后代,虽然说不再是他亲自教学,而是找了不少人,按照他安排的课程表教学。
主要上的课程也是以体育锻炼和顾南行化的儒家思想为主,辅助以理学、算学和政治学等课程。
没办法,这些人可以说都是刘备军未来的中流砥柱,总不能随便放养,那不仅仅是对他们不负责,也是对这个国家的未来不负责。
当然,教育这件事顾南行也第一次搞,只能是多参考他最熟悉的现代学校教育方法。尤其是体育课程里的身体锻炼和学校里的营养饮食结合起来,让所有的孩子有一个健壮的体魄是顾南行搞的最成功的一点。
所有的家长,包括关羽和张飞在内,都对他们子弟完美的身材表示满意,认为他们的孩子至少是身体上非常健康。
至于其他课程,大多数人与其说懂,不如说知道的并不多。尤其是什么从遥远的大秦淘来的那些古怪书籍,除了顾南行也没什么人明白。所以,顾南行把他们教授给孩子们,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的时候,那众人自然也无所谓。
唯一偶尔会让众人震惊的是顾南行亲自上的政治学课程,往往会起到出人意表的作用。刘备他们认为顾南行是天下第一的为政者,那自然懂得政治本身,一个很单纯的想法。
让刘备推动顾南行亲自给这些子弟讲如何执政,但是顾南行就经常把这个课程讲成了政治学课程。
本来嘛,这为政的具体事物你给孩子们讲,他们也不懂,也没法实际操作没什么用。
于是乎,一些顾南行的名言“统治就是一门关于正当性的学问”,“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维持一个国家的核心是这个国家的核心集团”……
这些来自于蓝星的观念,那真的是如同核弹一样具有冲击力,对于顾南行来说这只是一些观念。但是架不住有聪明的孩子很快就会把这些观念背后的东西联系起来,谁让他还教了这些孩子逻辑呢?
尤其是刘备的长子,对政治学研究颇为深入,还会和刘备探讨,时不时让刘备和甄姜惊叹于这孩子对于政事理解之深刻,对统治的本质如此之了解。
可这就带来了下一个问题,那就是,政治学这些内容,在刘备等人的视角下,就不是一门可以传播的学问了。
没办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哪怕是这样一群人,也没有办法接受这种知识。顾南行对此也是表示理解。
但是,他确实也是想把自己的学校教学方法和体系推广出去,这刘备等人也表示了支持,只要不讲政治学就没有关系!
所以,就只能是辛苦顾南行调整教材和科目了。
要知道,也就是世家们如今吃了大蛋糕,同意顾南行在各地集市教授商人子弟算学的学校基础上,对于乡士也就是军功者的子弟开设不以讲授经学为主,培养军官和小吏的学校。
否则,这样的做法就足以让世家们起来造反了。
而且,扩大学校所需要的人员和扩建教室的成本也相当高,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学校的规章和教材很难搞。
不过,这个时候顾南行还是借鉴到了大汉的智慧。
其实,汉代太学以及天下儒生也面对着这个问题。天下儒学门派纷繁,就《诗经》都有数家不同版本。你考试以哪个为准?
这汉代大儒们就想了个办法,在太学门口把相关经文刊刻出来,写到石头上,然后放在太学门口。
如此一来,谁想学习就直接抄走便是,一举解决了考试标准问题,也就是以后考试都以这个为准。
而最近一套这样的范本,还是有刘备老师卢植参与编撰的《熹平石经》。
顾南行所想的,也是如此编撰一套石经。先把基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规范刊刻下来,作为所有学校必须抄录的基础。
然后,各个科目的课程以及餐食保健等相关标准,根据年级分别刻录。而且有的科目就必须是放在邺城的最高级学府里的人才能观看。
这样,只要各地相关官员前来抄录他们需要的部分回去,再组织刊刻或者抄写,就可以迅速把教学工作给展开。
唯一的问题在于,刊刻石经可就不像顾南行随意在课堂上讲课,或者是以手写卷宗代为授课的状态。
那石经是要传承很久,多年里作为教学范本的。
先不说校对必须准确,不能有错漏,内容要适合学生长期学习,不能经常替换之类的标准。
就说这经文用什么样的言语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论,一句话,这经文是用文言,还是白话?
事实上,在汉代,这书写用的语言和日常说话就有了相当大的区别,那我们要刻经,用哪一种?
经过反复博弈,顾南行最终也不得不放弃用日常说话的方式记录经文,那样确实是提高了太多成本,还是尽量精炼一些吧。
只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一点,那就是要好好断句,在石经上就要留下断句的标记。比如说一句话没说完断句用一条横线,说完了用两条横线这样。
顾南行的最终目标就是突出一个准确达意,这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那叫一个头疼。
尤其是在算学部分,如何把那些图例让工匠刻录正确,让来抄写的官吏抄写正确,那顾南行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好在,顾南行想了个非常好的办法,让刘备等人的这些二代一起来帮忙。他们反正都学过这些知识,一方面当巩固知识,另一方面也是锻炼他们的能力。
至于实际工作最后的负责人,只能是我们万能的工具人,能力超群的工作达人诸葛孔明同学。辅助他的则是他的师兄黄叙……
顾南行也因此没有太累,顺利按时完成了工作,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