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皇后(过渡章节)
皇宫,慈安殿。
日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细碎的光影,为这满殿的绫罗绸缎镀上一层金边。
叶萱萱亭亭玉立在殿中央,一众绣娘与宫女环绕在侧,一众宫女手捧着各式精美绝伦的皇后服饰,环绕在她身侧,个个敛息屏气,眼神中却难掩兴奋之色,陛下大婚在即,想来宫中必然少不了赏赐。
那料子,皆是上乘的锦缎,绣工精细到每一针每一线都似在诉说着尊贵与奢华。叶萱萱轻轻抚摸着一件正红色绣金凤凰的袆衣,凤羽上的金丝在光线下熠熠生辉,刺得人眼都有些睁不开,可她的心思却全然不在这价值连城的衣裳之上。
“小姐,您瞧瞧这些,可都是从江南专供的丝绸,这上头的绣工,听闻是苏绣名家耗费数月才成,全天下也就独此一件,如今穿在您身上,真真儿是再合适不过了。这金线绣的凤凰,活灵活现的,就跟要飞出来似的,等您大婚那日穿上,定是能艳惊天下。”
贴身婢女翠柳笑盈盈地说着,手中小心地托着裙摆,生怕稍有不慎便弄皱了这华服。
叶萱萱嘴角勾起一抹浅笑,那笑容恰似春日里含苞待放的桃花,柔美中透着娇羞,却又带着一丝惆怅,眼神中又透着些微紧张与期待。
直到今天他也不敢相信,自己竟身负与当今少年皇帝的婚约,这皇宫于她而言,好似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从小听身边嬷嬷们讲述宫廷诸事,陌生则是即将踏入这深宫内苑,开启未知的余生。
叶萱萱垂眸,手指轻轻抚过锦袍上的纹路,心中暗自思忖。她虽自幼接受严苛教导,琴棋书画、女红礼仪无一不精,可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婚,面对那至高无上却素未谋面的夫君,终究还是有些忐忑。既盼着能如嬷嬷和翠柳所言,夫妻琴瑟和鸣,又忧深宫诡谲,人心难测。
叶萱萱红唇轻抿,轻声应道:“是极美的,可我心里却总有些忐忑。”
说罢,她莲步轻移,走到了妆台前坐下,对着那雕花铜镜,镜中的人儿眉如远黛,目含秋水,雪肌玉骨,天生一副倾国倾城貌。
“翠柳,你且说说,陛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叶萱萱轻启朱唇,声音如黄莺出谷,婉转悦耳,目光却透过铜镜,望向身旁的翠柳,眼中满是好奇。
翠柳聪慧过人,怎会不知自家小姐心中所虑,悄声凑近,低声道:
“小姐可是在想陛下?听闻陛下自登基以来,整顿吏治,雷厉风行,整治朝纲,朝堂上下焕然一新,陛下英明神武,处理朝政时那股子睿智劲儿,让满朝文武都心服口服,朝堂之上那些个大臣们如今都对陛下敬畏有加呢。”
“嬷嬷们还说,陛下生得极为俊秀,剑眉星目,气宇轩昂走,在宫道上,那风姿,能让宫娥们瞧直了眼呢!这宫中的女子啊,背地里都在悄悄议论,能嫁给陛下,那可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叶萱萱脸颊微微泛红,仿若天边的云霞,嗔怪地瞥了翠柳一眼,道:“就你嘴快,这些话若是传了出去,仔细你的皮,这些怕都是嬷嬷们夸大其词,哄咱们这些未进宫的呢。”
话虽如此,可她的眼眸深处却藏不住那一丝好奇与期待。自小养在深闺,婚姻不过是家族与皇室之间的纽带,可少女心中,又怎能不对未来的夫君存着几分幻想。
可她心底却忍不住勾勒起少年皇帝的模样,想象着那般风姿卓越的男子,将会是与自己携手一生之人,心尖儿便似被羽毛轻拂,泛起丝丝涟漪。
“小姐放心,奴婢晓得轻重。”翠柳吐了吐舌头,俏皮地回道。
此时,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叶萱萱神色一凛,瞬间恢复了端庄之态。只见一位年事稍长的嬷嬷匆匆入内,行了个礼后说道:
“小姐,老奴刚从御膳房那边过来,听闻陛下今日又下了旨意,给各宫的份例都添了些,说是如今国库充盈,不能亏待了宫中众人。还有啊,陛下为那些年老体弱的太监专门建了个颐养院,就在皇城外西北角,地方宽敞,设施齐全,老奴还听说啊,里面有专门的医馆,伺候的人手也足,太监们老了以后能在那儿舒舒服服地养老,可把他们高兴坏了。”
嬷嬷一口气说了许多,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笑意,显然也是为这宫中的新气象而欣喜。
“奴婢就说嘛……”翠柳面带喜色:“就说这后宫吧,自陛下整顿后,咱们这些宫女太监可都过上好日子了。如今那些个太监,以往老了无依无靠,如今陛下特意为他们建了颐养院,能在里头养老,安度余生。这在以往,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陛下如此仁善,待小姐您定是极好的,往后您嫁进来,夫妻恩爱,母仪天下,可真是咱们燕朝之福呐。”
叶萱萱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思忖,这位少年皇帝,行事倒是处处透着仁厚与睿智,看来坊间传闻并非空穴来风:“嬷嬷辛苦了,下去领赏吧。”
她轻声说道,声音温婉动听,如潺潺流水。
待嬷嬷退下,叶萱萱起身,漫步走向殿门,隔着那雕花的宫门,望向远处的宫殿群落,心中思绪万千。她深知,一旦嫁入这皇宫,往后的日子便与这深宅大院中的闺阁生活截然不同,权谋争斗、人心算计,无一不是凶险万分。可一想到那未曾谋面却声名远扬的皇帝,心中又涌起一丝莫名的勇气。
“翠柳,你说,陛下平日里都爱做些什么呢?是喜欢舞文弄墨,还是偏好骑射练武?”叶萱萱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些微的憧憬。
翠柳歪着脑袋想了想,回道:“奴婢听说啊,陛下晨起便会去御书房批阅奏章,处理国事那叫一个勤勉。不过,闲暇之时,陛下也常去御花园逛逛,看看花草,偶尔还会和大臣们在那亭子里对弈几局呢。”
叶萱萱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画面,阳光洒在御花园的花丛间,一位身着龙袍的英俊少年,负手而立,赏花对弈,风姿卓绝。这般想着,她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甜甜的笑意。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慈安殿内,光影斑驳。叶萱萱坐在榻上,手中捧着一本古籍,可目光却时不时地游离,显然心思全然不在书页之上。
翠柳在一旁安静地做着女红,时不时抬眼看看自家小姐,心中也是明白,小姐这是彻底陷入了对未来的遐想之中。
“小姐,要不咱们也去御花园走走?说不定啊,还能偶遇陛下呢。”翠柳眨了眨眼睛,小声提议道。
叶萱萱心头一颤,脸上闪过一丝慌乱,连忙摆手道:“这可使不得,若是被人瞧见,成何体统。”
话虽如此,可她的心底却也泛起一丝涟漪,那御花园,此刻仿佛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喧闹声,翠柳忙出去查看,不一会儿便匆匆跑回,神色略带兴奋地说道:“小姐,是内务府的人送来了些新料子,说是陛下特意吩咐,要给小姐您做些新衣裳,都是些江南进贡的上好丝绸,颜色花样都是最新的呢。”
叶萱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位未曾谋面的皇帝,虽远在朝堂,却似处处留意着她,关怀备至。“快,将料子拿进来我瞧瞧。”
她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
待料子呈到眼前,叶萱萱轻轻抚摸着那柔软的丝绸,色泽温润,触感丝滑,仿若流淌的月光。她心中暗自下定决心,既已许配给皇帝,那便要尽自己所能,母仪天下,助他守护这江山社稷,与他携手共度风雨。
随着大婚之日愈发临近,慈安殿内愈发忙碌起来。叶萱萱每日都要试穿各种礼服,学习繁琐的宫廷礼仪,虽疲惫不堪,可心中却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每到夜深人静之时,她总会对着铜镜,想象着皇帝的模样,想象着婚后的生活,那未曾谋面的少年,如同一个神秘的幻影,牢牢地占据了她的心。
————————
慈安殿内,众人依旧沉浸在忙碌而又带着几分憧憬的氛围之中。叶萱萱正对着铜镜,让翠柳帮她试戴一支新制的珠翠凤钗,那凤钗上的明珠在烛光下闪烁着温润光芒,与她娇美的容颜相互映衬。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整齐而又庄重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声高亢的通报:“太皇太后驾到——”声音未落,殿内的宫女、绣娘瞬间跪地,叶萱萱也赶忙起身,整理裙摆,莲步轻移至殿门处,屈膝俯身,恭敬行礼:“见过太皇太后,愿太皇太后福寿安康。”
太皇太后身着一袭深紫色绣金团福的常服,满头银丝被一支玉簪挽起,虽面容带着岁月的痕迹,却难掩那股与生俱来的威严之气。
她微微抬手,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都起来吧。”声音沉稳,透着历经沧桑后的从容。
众人谢恩起身,太皇太后这才将目光定格在叶萱萱身上,眼神里透着几分审视,又似有几分满意。
她缓步走近,拉起叶萱萱的手,轻轻拍了拍:“好孩子,快让哀家好好瞧瞧。”
叶萱萱微微颔首,脸颊微红,任由太皇太后打量。
“嗯,果真是生得标致动人,仪态万方,不愧是我燕朝未来的皇后。”太皇太后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眼中的审视渐渐化为温和。
叶萱萱轻声道:“太皇太后谬赞,萱萱惶恐,唯有勤加修习,日后方能担起皇后之责,不负太皇太后与陛下厚望。”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拉着她一同在殿内的雕花椅上坐下,环顾四周,看到那些精美的服饰料子,说道:“哀家听闻陛下对你关怀备至,这些日子,可还习惯这宫中生活?”
叶萱萱垂眸,恭敬答道:“回太皇太后,萱萱一切安好,陛下恩泽,萱萱铭记于心。这宫中众人也都照料有加,并未有何不适。”
太皇太后轻轻叹了口气:“你这孩子,懂事乖巧,日后进了宫,与皇帝相互扶持,这宫中、这朝堂,可都指望着你们,早日诞下皇子,皇帝自登基以来,虽说政绩斐然,可到底年轻,有些事儿啊,还得你多帮衬着。”
叶萱萱心中一凛,明白太皇太后此番前来,既是探望,也是嘱托,连忙应道:“萱萱定当竭尽所能,辅佐陛下,为陛下分忧!”
太皇太后又与叶萱萱聊了些家常,言辞间满是感慨。末了,她从手腕上褪下一只羊脂白玉镯,递到叶萱萱面前:“这镯子,是哀家与陛下先祖定亲之物,哀家戴了大半辈子,今日便传给你,权当是给你的见面礼,望你日后母仪天下,与皇帝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叶萱萱见状,忙起身跪地,双手接过玉镯,眼中含泪:“太皇太后如此厚爱,萱萱何德何能,定当珍之重之,不辱使命。”
太皇太后起身,再次扶起叶萱萱,目光望向殿外,似是透过这宫墙看到了更远的地方:“大婚之日将近,宫中上下都要打起精神,务必把事儿都办得妥妥当当,莫要出了差错。”
说罢,她看向叶萱萱身边的翠柳等人,眼神里带着警示。
翠柳等人赶忙屈膝行礼,齐声道:“奴婢们谨遵太皇太后懿旨,定当尽心竭力伺候姑娘,不敢有半分差池。”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这才又转向叶萱萱,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语重心长道:“萱萱啊,你嫁入皇家,往后的路便不同寻常了。这宫中人心复杂,波谲云诡,你需得处处谨慎,步步小心。哀家瞧着你是个伶俐的孩子,但愿你能与皇帝相互扶持,为皇家绵延子嗣,也让这后宫安宁祥和。”
叶萱萱垂首,柔顺应道:“萱萱记下了,承蒙太皇太后教诲,萱萱必以皇家为重,以皇上为重,守好本分,不负所望。”
太皇太后嘴角浮起一抹欣慰的笑意,又叮嘱了几句琐碎的大婚筹备事宜,诸如礼服的绣样、喜宴的菜品之类,叶萱萱皆一一用心聆听。
待从太皇太后宫中出来,叶萱萱沿着长长的宫道缓步而行,翠柳跟在身后,轻声道:“姑娘,太皇太后今日这一番话,足见对您的看重,往后在这宫里,咱们也算有了依仗。”
叶萱萱却轻轻摇头,目光透着几分凝重:“依仗?这宫中的依仗最是靠不住,今日得宠,明日或许便失了势。太皇太后虽慈爱,可她终究要顾全大局,咱们能依靠的,唯有自己的心智与谋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