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汤和一众人登记完毕,朱重八就拉着汤和互诉这些年的经历。与朱重八分开的这些年,汤和在当地县里闯出了不小的名气。汤和本就长得人高马大,又好勇武,为人忠义敢于打抱不平,这些年干了不少行侠仗义之事。久而久之,身边也聚集一帮志同道合之辈,在钟离甚至濠州都有点名望。
本次前来应征也是受好友之邀,才率部分子弟及好友前来共襄义举,等站稳脚跟之后再继续召集其他弟兄前来相助。听了朱重八刚刚当上了郭子兴的亲兵什长,汤和也替他高兴不已,知道他麾下还差九个壮士,老大哥汤和大手一挥就从自己带了十几个子弟兵中拨出最年轻的九人到曾经小弟朱重八的帐下听用。汤和受邀而来,还带着十几人,他起步的职位最低也得是个什长,暂时不可能屈居在朱重八之下。
老大哥汤和拨了人后,还叮嘱一众小弟:“重八是我兄弟,也是个豪爽之人,我相信他必定不会亏待你们的。从今以后,他说的话就等于我的话,当了他的兵后,就要以命相报才不枉兄弟们相交一场。”汤和老大哥的交代掺杂着浓浓的江湖味,既让重八看护好兄弟们,不让兄弟们受委屈,也交代兄弟们要鼎力相助他这个儿时玩伴。
有了汤和老大哥的鼎力相助,朱重八一下子就解决了人手问题。看到老大哥无微不至的安排,朱重八心里感动得无以言表。汤和无私地选出九个最年轻的子弟交给重八,就是为了让他在管理上更容易。如果汤和选一些稍比重八年长而且名气更大一些的,朱重八这个新兵兼新任什长的威望不足以服众,就会对他这个新什长的管理不利。朱重八无以为报,只能在心中暗暗记下来,等以后爬到更高的位置后,再寻机会报答老大哥今日的相助之恩。
汤和进入郭帅的军中后,直接就被任命为牌头。牌头其实也是什长级别的,但其麾下的士兵并不限于十人,多的可以带二三十人。朱重八自从有了九个兄弟后,每天和他们同吃同住,一起参加亲兵营的操练,空闲时还私下一起讨论各种适合十人配合的小战阵,并不辞辛苦地一起演练。朱重八这支十人队,远比亲兵营其他人操练得更认真刻苦之余,还能不顾疲劳地私下苦练,这些默默的付出都被常关注他的郭子兴看在眼里。豪爽郭大帅为免他树大招风,总会隔三差五地私下偷偷赏给朱重八一些钱粮。得了赏赐的朱重八也不负众望,每每都按其表现,大方地分给九个手足。
离既定的攻打濠州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郭大帅今日巡查时,又来到了朱重八营帐。“重八,对于攻打濠州城,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郭子兴竟鬼使神差地问起新兵蛋子朱重八的攻城建议来。朱重八一时间受宠若惊,认真地想了好一会才说:“大帅,重八出身微末才疏学浅,承蒙大帅看重,如有说错,望大帅不要怪罪!”郭子兴微微一笑说:“重八只管大胆地说,无论对错,绝不怪罪!”
“重八觉得濠州城高两丈半余,虽然守城士兵稍有不足,士气也不太高,但是强攻依然会造成折损过多。我方目前最缺精兵强将,即使最后拿下濠州城,咱们也无力抵住元廷的反击,所以智取濠州城才是咱们最佳的选择。”说到此处,朱重八停了一下,仔细观察郭子兴的反应。郭子兴一听,忽觉心中一喜,想不到草莽出身的朱重八,其看法竟与他与一众头领商量的计策暗合。遂接着又问:“如何智取?”
“郭帅,这段日子,官府估计已经知道咱们即将起兵造反的消息了。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咱们何时出兵,何时发起攻击,因此他们不可能从现在起就关闭城门。我等可趁此机会,往城中多派细作,到了约定的攻城之日,城中的细作再寻机四处纵火制造混乱,尤其要选择一个城门,尽量地靠近它制造更大混乱以牵制守城兵力。此外还需再选择一个真正的目标城门,在城内预留一队精锐埋伏于目标城门的附近,等到城中混乱起来之时,趁机夺下城门,放我大军入城。此门如果能有官军的内应配合,我方就可以兵不刃血地拿下濠州城。”
朱重八顿了顿再接着说:“如郭帅在濠州城内布下了暗子,尤其是在官军内部布有暗子,那此计可保万无一失。不过对于埋伏在城门附近那队精锐的要求相对要高一点,人数绝不能太多而且要求个个都必须是悍不畏死的忠勇之士,否则兵器甲胄也无法足量供应。我们多是这附近的人,人进城并不难,但兵器甲胄很难,多了就很容易暴露。如果城门没有暗子的配合,突然发起袭击,拼着折损大部分的弟兄,大概率也能夺下城门。如能顺利拿下濠州城,咱们必须尽快安民,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城中秩序,绝不可纵兵掳掠、扰民。如此,我们方能取得民心,才能大肆招兵,迅速补充足够的兵力以应对元廷的反击。”
当朱重八说完后,郭子兴一言不发,还在仔细思量着朱重八刚才的建议。出身草莽的朱重八所提的建议与他们几个核心商量的计策差不多,但要比他们想得更仔细一点,而且还补充了收买军中暗子配合以及拿下濠州城之后的做法。郭子兴在濠州城中早就暗中布下了不少内应,只是并没有军中的内应,也没对埋伏于城门附近的队伍提出太高的要求而已。沉默了好一会儿,郭子兴才开口接着问:“那你有没有留意到,我军当中哪支队伍更合适执行埋伏的任务呢?”
“老实说,我才刚加入不久,除了亲兵营和我大哥汤和他们那队人,其他人我都不太了解,不敢随便发表意见。不过按常理推算,亲兵营应该我军最强战力所在,其他人我不敢说,但是我觉得我的什队应该可以胜任。此外,汤和那队人都是钟离出了名悍勇之辈,又彼此熟悉,配合起来会更默契,他们也适合。如果郭帅允许,我们两队人数加在一起将近四十人,刚好合适。当然,如果郭帅能带更多的兵器进城,埋伏于城门附近的人数能达到近百最好,再多也没太大用处。”朱重八打蛇随棍上,顺着郭帅的问话就想为自己和汤和争取拿头功的机会。
朱重八深知濠州那帮守军的尿性,除了欺负平头老百姓时威风凛凛外啥也不是,要士气没士气,要武力没武力,只要你的胆气够足,不要命地冲过去,他们绝对会四散而逃的。此外,即使郭帅没有在军中埋下暗子,只要他愿意出钱粮,凭着汤和他们在本地人脉也能轻易收买一些军中之人。在朱重八看来,夺取城门的难度并没有他说得那么高,值得为之一拼。但是如果埋伏在城门边的精锐不够悍勇,且配合不好的话,却又会让这个任务难于登天。
郭子兴一听就知道,朱重八这个年轻人建功心切,想要争取立头功的机会。不过话又说回来,朱重八这支十人队个个都长得虎背熊腰,本身又有几分武艺,这段日子又一直在训练小军阵的配合,确实要比其它队更适合小规模作战。而对于汤和那帮人,郭子兴也有所耳闻,他们确实个个悍勇,而且又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就连朱重八麾下的九个士卒也汤和拨给他的,他们确实可以比其他人更配合得默契。
“我可以答应你的请战,也可以把城内的内应都交由你来指挥,我只有一个要求,你们必须要完成任务。只是当初我们没在军中埋下暗子,这些都要靠你们自己了。”郭子兴并没有考虑多久就答应了朱重八的请战,还赋予他指挥城中内应的权利。朱重八不但提出了比他们更优更全面的策略,而且事实上朱重八和汤和他们确实要比其他人更适合这个任务。
“属下愿立军令状,如不能完成任务,甘伏军法。只是收买军中内应还需大帅支持钱粮才行。”朱重八想不到郭子兴这么轻易就答应了他,兴奋到不能自已,为把这次任务落实到他们头上,竟甘愿立军令状也在所不惜。
“本帅无需你立军令状,你只需用心做事就行,钱粮方面没问题!”郭子兴当然不需要他立军令状,这个任务一旦失败,执行任务之人几乎全都九死一生,立不立军令状结果都差不多。不过,郭子兴是真看重朱重八,为了让他们配合得更好,竟连城中的内应也舍得交由他来指挥。他原本的计划是,埋伏的精锐要根据城中内应制造的混乱,抓住时机夺门,而今郭子兴把城内的内应也交由他指挥,这其中的可操作弹性就会更大了。
“谢过大帅!属下朱重八必定不负大帅所托,誓死完成任务!”初来乍到就能得郭大帅的赏识,朱重八是真的恨不得对着郭子兴掏心掏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