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有人将一路上发生的事情报给长公主,妈妈便捡了要紧的事情又说了一遍。
“殿下,勿怪奴婢多嘴,奴婢瞧着那宁王殿下,的确是个不疼人的,咱们县主……唉……”
长公主更是泪水涟涟:“我可怜的宁宁呀,将来嫁给了宁王殿下,岂不是一辈子就要被人这么冷着?”
倒是长公主的贴身嬷嬷说道:“殿下切莫如此想,殿下,这世间男女成亲之后,多数也不过短暂蜜里调油,而后不都是相敬如宾?奴婢觉得宁王殿下还算是个有责任之人。”
“但他待宁宁不好呀。”
嬷嬷忙说:“殿下,县主出嫁,肯定是有陪嫁之人,都是长公主府出去的,王府的人定然不能小看了去。到时候关起门来自己过自己的,县主又会短缺了什么吗?”
长公主缓缓点头:“你说得也不错,有我在,不会叫宁宁受苦。但这委屈……唉……”
妈妈听到这里,低声说:“殿下,奴婢今儿瞧见,封家小少爷,惹得县主哭一场又笑一场呢。”
“是吗?子舟那孩子与赵宁自幼不对付,见面不是争就是吵,长大之后封子珩约束他,才略有了收敛。”长公主若有所思。
妈妈又说:“奴婢这张嘴坏得很,惯会胡说,也就私底下给殿下说嘴,若说错了,还请殿下勿要往心里去。却也不知怎的,今日瞧着县主笑起来,奴婢竟觉得,像是那欢喜冤家一般……”
长公主听到这里,却是愣怔好久。
嬷嬷忙呵斥:“如何能在殿下面前胡说?”
“无妨。”长公主扬扬手,“子舟那孩子不算成器,但也是我看着长大的,知道并不是差劲之人。而且他兄长封子珩,是陛下最看重的臣子,还是太后的侄孙……”
嬷嬷惊讶不已:“殿下,您还真有此打算?”
“两个人不怕争吵,就怕连话都不说。若是从前,我会觉得子舟一个幼子,配不上宁宁,可是……”
长公主说到这里,又泄了气。
“可想这些有什么用?陛下多疼爱宁王,所有人都知道,他为何旁人不选,非要选咱们宁宁?”
并不只是因为,赵宁与他自幼定亲的缘故。
其实宁王府闹了那么大的乌龙,这门亲事若不是皇上坚持,还真不必作数了。
可皇上为何这样坚持?
一是宁王不是京都长大,身份地位颇为尴尬,不管他生得如何能力如何,好人家的女郎,谁肯嫁给他?冲着皇上宠爱,愿意将女儿嫁给他的,又能是什么好人家?
二则,是因为整个大周的贵女,赵宁是最为显赫的。
比赵宁更显赫的女郎,就只有公主郡主了,公主郡主都是皇室宗亲,是宁王同姓的姐妹,自是不能在一起。
如此想来,这门亲事除非宁王自己去退,不然也毫无转圜余地。
妈妈也十分感叹:“今日宁王殿下还说了,既然是陛下赐婚,不论县主身体是否康健,他都会迎娶过门。”
“他竟这么说?”
长公主又是一阵伤心,她的宝贝女儿,怎么就遇上这么一位冷情的相公啊,将来女儿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了。
这么想想,更觉得那封子舟是个不错的。
欢喜冤家,吵着吵着不就吵到一起去了?而且封家家训好,就算封子舟做什么糊涂事情,封国公与世子,头一个不会由着他胡来。
可那宁王,听说是乡下农夫养大,也不知道怎的,就有这一身的才能。可他养父母,据说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要是宁王主动退亲……”长公主心里想着,也就说出来了。
反正身边一个是她的心腹,一个是女儿的贴身妈妈,她信得过。
嬷嬷连忙说:“殿下,即便宁王愿意退亲,却也不能选封家小公子。”
“这是为何?”
嬷嬷说:“若县主真的嫁入封家,殿下将来与鹤王妃,还能来往吗?”
长公主才想起这茬。
封子舟旁的缺点就算了,最大的坏处就是,他竟然敢拒皇上的赐婚。
皇上给将鹤王府的柔淑郡主阿蕴,许给了封子舟,封子舟一千一万个不乐意,但封家愿意呀。没想到快要成亲了,封子舟一个釜底抽薪,人跑了。
当时封家上下都乱作一团,又是入宫请罪,又是去鹤王府告罪。
后来,自然是皇上大手一挥,说是他乱点鸳鸯谱,不让封家怪罪封子舟,这事儿才勉强过去了。
皇上都不怪罪,鹤王府本就犯过错,自然也不敢怪罪,连忙另外寻了合适的人家,将柔淑郡主给嫁到外地去了。
长公主与鹤王妃的关系还算不错,柔淑郡主与赵宁更是自幼长大的交情。
即便柔淑郡主与封子舟的亲事不成,赵宁若是嫁给封子舟,那还是会被人说道的。
长公主长叹一声:“算了,我也不希望宁宁被人说闲话,再说吧。”
……
却说自从司家归京之后,封子舟也非常高兴,想要去司家找表叔,但封家不让,他私自去过两次,司家都闭门谢客。
本来也算了,封子舟再迟钝,也知道如今太后恼了封家,爹和大哥都不希望司家回来。
封家与司家,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但这次与赵宁说到他在宋集村的事情,又勾起了封子舟的回忆,他不死心,长辈们不来往,总不能也不让小辈来往吧。
他还是想见一见二表妹的。
于是从第二日开始,封子舟得闲了就去司家候着,司家赶了几次客,他还坚持要去,惹得司家上下烦不胜烦。
司行知无奈找到司沐颜:“大姐儿,你说这件事情怎么办啊?咱们与封家没有往来,这封子舟……唉……”
“封子舟来了几回?都是为了何事?”
管事回答:“大小姐,封小公子半个月前来过一次,之后就没有来过了,这几日连着来了三回,今日说是见不到老爷或者二小姐,他不回去了。”
司沐颜知道封子舟不太着调,却也没有想到,竟然这么不着调。
她皱眉想一想,提笔写了一封信递过去:“备份薄礼送到封家,就说是感谢封家去年在宋集村对司家的照顾。这封信,则是送给世子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