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口拉呱的老姐妹听到了时家老太太的声音,“来,帮我看看,我这个老婆子不识字,只能麻烦你帮我看看了。”
声音中气十足,完全不像上了年纪的老人。
时老太太说着,把手中的报纸递给离她最近的人。
那人接过,地一眼看到的是报纸上的配图,抬头问时老太太,“这是你孙女?老三家的那个?”
时老太太还没回答,一起拉呱的老姐妹听到了她问的,立刻凑上前,“我看看,我看看!”
那人一把将报纸抢过去。
时老太太急了,“小心着点,我手里就这一份!”她又不是只在这一个地方炫耀。
听听到了时老太太的话,她的动作轻了点,嘴里喃喃,“我们村还没谁能上报纸呢,时家人当中,你孙女是头蚁个!”
她说着,竖起大拇指冲老太太示意。
老太太满意点头,睨着说话的人:“那是,我们家就没孬人!”
每一个人都看了一遍,老太太把报纸拿到手里,小心翼翼折好。
她还得把报纸拿给其他人看看。
时老太太刚想走,被人喊住了。
有人一脸扭捏走到老太太身前,搀着老太太的胳膊,低头,轻声问,“她都能上报纸了,能不能带我们一起上,你看你孙女,在报纸上的照片多精神呐!我们去城里拍的照片就没这么好看,”
她说完,直直的看时老太太,希望能从老太太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
时老太太被她夸得飘飘然,刚想回答,但是想到自己和这个孙女没任何感情,顿时歇了下来。
“这,上报纸的事,我可不敢答应!”
老太太摆手,她可是知道的,要是她在时瑜面前说了这个 ,时瑜能立刻把她撅回去。
老太太炫耀了一把,满意回家,对时正阳道,“今天留在家里吃吧!”
自从瘸子被关以后,时正阳回老家就没能吃上热饭。
这次来,时正阳带来了报道时瑜的报纸,时正阳才能在家里吃上一口热饭。
之前的几次回来,都是在隔房的叔婶家吃的。
在时正阳心里,他养出了时瑜这样一个一点情面不讲的女儿,他面对家里的父母,是过意不去的。
好在,时瑜还算争气,上了报纸,让他能在老家抬起头来。
饭桌上,老爷子对时正阳道,“我和村长说一下,让他多做工作。我们村引以为戒,争取以后一定不会再发生同样的事!”
时老头在村里干的会计,他的儿子做过村长,现在的村长刚上任的时候,要是没有他们时家的支持,还不一定能干得下去。
再一个,时家现在有一个当副厂长的时正阳,又有一个当公安的时瑜,在村里说话还是有点能量的。
老太太心里满意,在老头说话的时候,她一直没闹妖。
饭吃完了,老太太发话,“时瑜什么时候有空啊,让她回来一趟吧,这里怎么说也是她的根,她是时家走出去的。”
在公安局吃饭的时瑜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谁骂我。
赵局坐在她的对面,放下手里的搪瓷缸子,问,“时瑜,你这是感冒了,要我说,还是得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你看看,和你同一批进公安局的,哪个没结婚。”
时瑜听到赵局问,才想起来,当时和她同一批进局里的,早就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得好不热闹。
赵局语重心长,“我知道,工作在你心里最重要,但是,在哪个年纪就该做这个年纪该做的事。”
时瑜抬头,看赵局一眼。
里面的意思很明显。
“诶,你想说我这么大年纪都还没结婚是吧?这不是,当初伤了身体,我不想耽误那些好姑娘,再说,我老了,国家会给我养老,我破个什么。”
时瑜知道赵局是为她好,但是,适合结婚的对象真的没那么好找。
时瑜幽怨看赵局,“你这个年纪没结婚,我以为你是为你理解我的人。诶……”
时瑜长长的一声叹,“我还是看错了。”
时瑜从来没用这个语气,这个眼神和赵局说话。
赵局被时瑜唬的一愣,以为自己的做法伤到了时瑜,忙手忙脚慢解释,“这不是看你孤零零的一个人……”
时瑜就看着他。
赵局,“好了,好了,我不说了,但是局里和其他单位的联谊,你一定要去啊!”
好吧,这才是重点 ,铺垫那么长。
时瑜点头后,赵局才满意离开。
时玉拿着自己的饭盒走到水池,遇上了楚历年。
楚历年率先开口,“你还记得郑四爷吧,前几天碰上他了,他都开上了摩…,对摩托!啧啧啧,我连买一个自行车,都要省吃俭用不知道多久,诶!”
时瑜对他的印象深刻,这人吊儿郎当的样子,但是和人交流倒是很有一套。
这下国家开放了,对他来说,如鱼得水。家里的老爷子又是老革命,他不发财谁发财。
“嗐,我们只有羡慕的份了!”
楚历年听到时瑜的回答,扭头看她。
怀疑道,“你不是唬我,你还能羡慕上!你要是喜欢,少去外面几餐,马上就能买上!”
时瑜一来就主持参与了几个大案,奖金早就发下来了,再加上基本工资,楚历年算了算,时瑜要是想买,负担不大。
时瑜摇头,“那不行,我唯一坚持下来的爱好就是吃,让我为了买一个交通工具,就省吃俭用,那可不行!”
时瑜对瑜楚历年口中的摩托,没有一点点要买的想法。
天这么冷,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冻死个人。
要是,骑上摩托,那不得冻死。
还是算了吧!
水流声哗啦,时瑜洗干净了手里的饭盒,甩了甩盒子上的水,对楚历年道,“我洗好了,先走了!”
楚历年,“诶,诶,诶,别走啊,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