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秋收前,托儿所终于建好了。
招聘看孩子人员的告示一贴,报名处可谓人山人海。
这边没有就业岗位,随军的军嫂只能种地带孩子,想找工作的人太多了。
不少人想走宁晓晓的关系,家里时不时有人上门。一会你拿斤花生,一会她拿袋红糖,一会她拎几个鹅蛋。
东西很小,算是邻里走动,坐下聊会天,嗑会瓜子,说说玩笑。
宁晓晓头疼,时不时有人来说说话挺好,但一直有人来,一直陪聊,这谁能受的了。
她这一天喝了五碗蜂蜜水,嗑了无数堆瓜子,实在受不了了,也不委婉了,直截了当:
“招人的事,我说不上话。负责招聘的人是谁,我都不知道。”
军区她就和付嘉鸣与小强熟,这点小事不可能是他俩负责。
众人:谁招聘,选好了人,都得和付团长打声招呼。付团长点头,才能上任。付团长不点头,他能私自做主吗?
谁不知道,付团长最疼媳妇,媳妇说话最好使。
她们和晓晓说,孩子不安全,隔日就传出了建托儿所的消息。和晓晓说去市里不方便,隔日军区就通了军车,一月一趟。
晓晓说不上话?反正她们是不信。
“这是咱们军嫂的事,从咱们军嫂里选人。”
“要我说,就该咱们自己选人。”
宁晓晓:……
她推辞的都这么直接了,这些人当听不懂,顺着话题就聊,再聊一会,就推举她选人了呗?
一群人,谁也不走,生怕自己一转身,名额是别人的了。
王桂花过来解救宁晓晓,笑道:“我做点饭,你们在这吃吧。”
人家要吃饭了,有眼色的也该走了。
结果,有人顺杆爬:“大娘,我给你搭把手,不是我自夸,我做饭可好吃。”
“我回去拿菜去,家里给邮的野蘑菇,味鲜,大家都尝尝。”
王桂花傻眼,她就没见过这阵仗。
宁晓晓:要不学学师父吧,当初她闺女结婚,师父直接在大门上贴闭门谢客,谁也别想进去,一视同仁。
真的陪不起啊……
付嘉鸣回家:“干嘛呢?”
一屋子人,乌烟瘴气的,一地的瓜子壳,看得他拧眉。
军嫂们笑道:“我们来找晓晓说说话。”
宁晓晓:“托儿所要招人吗?”她想说,让招人的痛快订人,快点吧。
付嘉鸣面色不佳,一群人折磨他媳妇。
当机立断道:“人从连长媳妇里选,谁家孩子多收入少,就选谁。谁符合条件,去找报名处的人说吧。”
众人:啥?
谁穷谁有理?这是什么道理?
她们副营长家属就被一票否决了?她们也不宽裕啊。
付嘉鸣撵人:“当领导的要发扬风格,机会让给下面的人,不平衡让你男人下来。”
大家瞬间撤了,跑的飞快。
为这点事,让她们男人下来,不至于,不至于。
她不争了,还不行吗?
付嘉鸣随手拿扫帚扫地,打扫卫生,还是他的晓晓最讲卫生,他要是和刚刚那群人过日子,绝对得愁死。
宁晓晓送他个亲吻,夸赞:“还是你厉害,救我于水火啊。”
付嘉鸣仅仅给她个简短回应,立马扫地。
宁晓晓:……
完了,她现在已经没有地下的瓜子壳吸引他了。
“我失宠了。”
付嘉鸣:“是我考虑不周,让你辛苦了。”
是他考虑不周,谁家都有孩子,谁都会看孩子,不要学历,这活选谁都行,没有标准。招人的不好选。她们才来麻烦晓晓。
宁晓晓笑,她和他开玩笑玩闹,他竟然一本正经,哈哈哈,突然的不同频,莫名的搞笑,还挺温馨的。
最后选了宋连长媳妇,她家里最困难。
本来吕连长家也困难,吕连长家里有七个娃,还有两个老人,以及年纪尚小的弟妹。
不过,吕连长包种了付嘉鸣家里的田地,一年下来能得不少收入,他是最早受照顾的,自然不能再抢这份工作。
而且,秋收最忙,他媳妇得收地,那么多的土地,哪有空看孩子。
秋收这日,吕连长媳妇早早推着一车大白菜过来:
“晓晓,在家呢,我送点菜过来。”
宁晓晓连忙道:“不用送,我们自己过去摘就好。”啥都等现成的也不合适。
她戴上手套,推上三轮车,准备自己去摘点回来,石头已经运回来很多了,她再搬几车白菜就够了。
吕连长媳妇连忙客气,不让她去。
付团长家地多,人口少,吃不了多少,她占了人家便宜,哪能再让人干活。
晓晓要是擅长种地,家里的地还会给别人种吗?给她家种,说明付团长疼媳妇,就怕媳妇累着。
推脱间,旺仔跑回来了。
宁晓晓:“你不是去托儿所了吗?咋回来了?”
旺仔天天满军区跑,王桂花不好看,她想着让他上托儿所,给妈妈减轻点负担。
刚刚,妈妈领着旺仔出门,送他去托儿所,还没十分钟,俩人又回来了。
旺仔拉着宁晓晓,小脸皱成了苦瓜:
“妈妈,我不想去托儿所。我要是上学了,家里的小羊小鸡会挨饿的。”
“你不是让舅舅割了好多玉米杆。”宁晓晓指着墙边堆放的饲料。
旺仔眨巴着眼睛,要不下次舅舅来,再让他帮忙扔出去吧。小羊有饭吃,都显着他没用了。
“妈妈,你要去收地吗?我帮你收地好不好?”
他听小伙伴们说,要秋收了,他们才要上托儿所的。
王桂花最疼孩子:“他不想去就算了吧,咱家里有人看。”
“走吧,跟妈妈干活去。明天得去托儿所。”一家子一块出门。
旺仔只听到了前半句,欢喜、蹦跳往出跑。
宁晓晓第一次仔细看家里的地,好大一片,如今长势喜人,长满了庄稼。
吕连长媳妇热情和她介绍:
“每样我都种点,玉米、高粱、小麦、大豆、茄子、辣椒、白菜、土豆……啥都有,以后家里吃的啥也不用买,这一年吃不了的吃,等我打好了,给你送过去。细粮我都种了。”
宁晓晓:他们军区待遇这么好?工资一分没少,家里口粮自己种,不用花钱。
偏僻的好处,只挣钱不花钱,没地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