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宽容和理解,仿佛在她的眼中,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关键在于是否有勇气去面对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种宽容并非是无原则的纵容,而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他人成长的期许。
朱萍的建议似乎在杨坤龙的心中引起了共鸣,他微微颔首,表示对她观点的认同。
杨坤龙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惊讶之情,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样一番话语竟然会从朱萍的口中说出。这与他之前对朱萍的印象大相径庭,让他不得不对这个女子重新审视起来。
他凝视着朱萍,只见她的目光清澈而坚定,透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杨坤龙开始意识到,朱萍的内心世界远比他所想象的要广阔得多,她的胸怀更是一般女子难以企及的。
在这一瞬间,杨坤龙对朱萍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原本认为朱萍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但现在看来,她的思想深度和宽容大度都远远超出了常人的范畴。
这不禁让杨坤龙对眼前的这位女子另眼相看,他的目光紧紧地落在她身上,仿佛要将她看穿一般。原本,杨坤龙对她的印象只是普通而已,但此刻,他却发现自己完全错了。
她的一颦一笑,都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无法忽视。杨坤龙心中暗自感叹,这样的女子实在是罕见,不仅有着出众的外表,更有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此刻的杨坤龙,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是对她的敬佩之情。他意识到,这位女子绝非池中之物,她的未来必定不可限量。能够结识这样一位奇女子,杨坤龙感到无比幸运。
他相信,以她的能力和才华,将来必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而他自己,也愿意与这样的人一同前行,共同创造属于他们的辉煌。
杨坤龙对朱萍的观点深表赞同,他深知一棍子打死一个人的确轻而易举,但要想挽救一个人,却是难如登天。这不仅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朱萍之所以不想对高秋力痛下杀手,并不是因为她心慈手软,而是因为她坚信每个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她认为,即使高秋力曾经犯下过错,也不应该被直接判处死刑,而应该给予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朱萍相信,只要高秋力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去改正,他就一定能够摆脱过去的阴影,重新回归社会。因此,她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去拯救高秋力,而不是简单地将他推向绝路。
朱萍深知,宽容和理解就如同阳光和雨露一般,能够滋养人们的心灵。
杨坤龙站在那里,目光如炬,杨坤龙很同意朱萍的观点,一棍子打死一个人很容易,再要挽救一个人,却很难。
朱萍不想对高秋力痛下杀手,而是要拯救他,可见她目光之深远,胸襟之开阔。她要想在良种场站稳脚跟,把猪场事业做大做强是不宜树敌过多的。她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其中还包括是反对过自己,甚至于是自己敌人。
朱萍明白,只有通过宽容和理解,才能真正赢得人心,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杨坤龙沉静地注视着朱萍,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人心。从她的眼神中,他看出了她的忧虑和不安。杨坤龙深知朱萍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他深思熟虑后,决定给予她最大的支持。于是,他转过身,向高秋力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
高秋力站在一旁,神情沮丧,他的头低垂着,仿佛沉重的罪恶感压得他无法抬头。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悔恨,他知道自己犯下了严重的错误,甚至可以说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他深知,无论杨坤龙和朱萍对他采取何种惩罚,都是他应得的。他只能默默地等待着,准备接受他们的任何决定。
杨坤龙和朱萍对视一眼,彼此的眼神中都流露出坚定和默契。他们知道,现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时刻,他们必须共同面对,共同作出决定。
杨坤龙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沉稳的声音对高秋力说:“高秋力,我们都知道你做了什么,现在是时候面对你的错误了。”
高秋力听到杨坤龙的话,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但他还是没有抬起头。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颤抖:“我知道我错了,我愿意接受任何惩罚。”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悔意,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绝望。
朱萍看着高秋力,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高秋力曾经是他们的朋友,也是他们的同事,他的错误是不可饶恕的。但她也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然后对高秋力说:“我们不会轻易放过你,但也不会无理取闹。我们需要你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高秋力听到朱萍的话,心中涌起了一丝希望。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开始讲述自己的错误和原因。
高秋力声音颤抖,带着无尽悔恨说道:“我是因为承包猪场遭疫情打击,家里的老底全被砸在猪场的投资上,现在一身的债务,无力再经营下去,所以才提出退出猪场承包。现在家徒四壁,又一时找不到挣钱的工作,心中窝火。看到朱萍接手后,猪场办得越来越好,我心里实在嫉妒。就鬼使神差产生了这个恶毒的邪念,才鬼迷心窍想破坏猪场。我知道我错得离谱,我愿意用以后的工作来弥补,哪怕不要工钱。”
他的声音虽然微弱,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真诚和决心。他希望他们能够理解,也希望他们能够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杨坤龙和朱萍静静地听着高秋力的讲述,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错误,而是一个需要他们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他们需要权衡利弊,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杨坤龙看着高秋力,严肃地说:“高秋力,朱萍觉得你有能力,愿意给你个机会留在猪场帮忙,你要是真心悔改,就好好干。”
高秋力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不敢置信,随即眼眶泛红,“朱技术员,杨场长,我一定痛改前非,好好工作,报答你们的恩情。”朱萍微笑着点点头,“那以后就看你的表现了。”
从那之后,高秋力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早早来到猪场,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他凭借自己的经验,还提出了一些改进养殖方法的建议,让猪场的效益有了进一步提升。
朱萍和杨坤龙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在他们三人的共同努力下,猪场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名声也越来越响。随之而来的矛盾也逐渐增多,而且这个矛盾很尖锐,就连杨坤龙一时都陷入其中,难以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