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继续说道:“而多宝长久以来一直在帮我打理山门中的各项事务,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由他来担任天帝一职,相信一定能够处理好所有的事情。”
西方教的接引此时也开口道:“启禀师尊,我的大徒弟药师同样可以担当起天帝这一重任。”
鸿钧听完众人的举荐后,将目光转向了始终未发一言的李阳,微笑着问道:“不知道友对此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
只见李阳轻轻一笑,缓声道:“东王公乃是道友亲自册封的男仙之首,完全可以作为首任天帝。至于第二任天帝嘛,我觉得昊天上位也是当之无愧。”
一旁的昊天听到李阳所言后,内心深处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感激之情。
而站在不远处的瑶池,则是美眸流转,顾盼生辉,心中暗自思忖着:“既然师兄能够荣膺这第二任男仙之首的宝座,那么这第二任女仙之首的位置,会不会就这般幸运地降临到我的身上呢?”
一时间,众人都静静地等待着李阳接下来将会说出怎样的言辞。
只见李阳微微清了清嗓子,然后继续开口说道:“诸位,东王公如今已然建立起了规模宏大的仙庭,且颇具势力。让他来担任这第一任天帝一职,实在是当之无愧啊!至于王母之位嘛,自然应当由我的道侣——西王母来担当啦。”(需要说明一下,在本书当中,玉帝和王母仅仅只是普通的同事关系,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道侣。)
众神闻得此言,尽管心中略有不满,但对于李阳所提出的这个建议,却也不敢再多说些什么。
毕竟,正如李阳所说,东王公本就是由鸿钧老祖亲自册封的男仙之首,由他出任天帝,确实算得上是实至名归之事。
再者说了,这昊天乃是鸿钧道祖身旁的贴身童子,其自身修为更是已经臻至大罗金仙巅峰之境。
如此实力高强、背景深厚之人来做这第二任天帝,又有谁胆敢公然表示反对呢?
若是真有人敢跳出来唱反调,那岂不是等同于直接扇了鸿钧道祖的脸吗?
就在这时,天空之中突然传来一阵威严无比的声音,正是鸿钧道祖降下的旨意:“令东王公即刻率领其麾下众仙,速速进驻天庭,正式担任天帝之职!”
东王公听闻此旨,丝毫不敢怠慢,当即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只见他大手一挥,带领着一众属下浩浩荡荡地朝着天庭方向疾驰而去。
如今天庭百废待兴,东王公进驻天庭之后,犹如一阵春风拂过这片荒芜之地,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他雷厉风行地展开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决心让这天庭重现昔日辉煌。
东王公既然身为天帝,自然要颁布一系列革新之令,以重振天庭雄风。
首先,他极为重视礼法,明确尊卑之序、严格上下之分,使得天庭秩序井然有序,宛如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
其次,他精心修订典章制度,订立律令法规,严明赏罚机制,以此激励群臣奋发有为。
同时,他秉持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广纳贤才,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得到重用,一时间天庭可谓人才济济。
不仅如此,东王公还亲自巡游四方,深入民间体察民情,询问百姓疾苦,致力于安定民心。
他大力倡导兴修水利,鼓励农耕桑织,促使民生富足,百姓安居乐业。
此外,对于那些胆敢忤逆天庭威严的不法之徒和叛乱势力,东王公果断派遣天兵天将予以讨伐平定,确保天庭的安宁稳定。
经过东王公这一番全方位的改革举措,天庭已然焕然一新,威风凛凛,德望日益兴隆。
四面八方的诸侯纷纷前来朝拜,表示归顺之意。
这段历史在洪荒时期被传为佳话,称为“天地始兴”。而东王公本人更是被尊称为:“东华帝君”以及“普善崇德大帝”,受万民敬仰。
与此同时,西王母也率领着一群女仙进驻了瑶池仙境。
她们身负重任,负责管理瑶池仙境中的众多女仙,并将珍贵无比的 3600 株蟠桃树带上了天庭。
这些蟠桃树乃是天地间罕见的灵根,其中共分为三个品种,每种各有 1200 株。
第一种蟠桃需历经三千年方能成熟,凡人若有幸品尝一颗,便可立即成仙得道,身体变得轻盈矫健。
第二种蟠桃则需要等待六千年之久方可成熟,其功效更为神奇,据说能让人长生不老,永驻青春容颜。
至于第三种蟠桃,更是世间罕有的稀世珍宝,足足要九千年才能熟透,一旦食用,便可与天地同寿,日月齐辉。
这座规模宏大的蟠桃园,成为了天庭一道亮丽独特的风景线。
首次蟠桃成熟之际,西王母广邀诸天大能共襄盛举,举办蟠桃大会。
此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洪荒世界都为之轰动。
无数洪荒神灵皆对能够受邀参会而倍感荣幸,因为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西王母虽自身已臻混元金仙巅峰之境,
但她背后可还有着李阳圣人所掌控的三仙岛作为强大后盾。
试问在这片洪荒大陆之上,又有谁敢轻易拂逆其颜面呢?
此次蟠桃盛会,可谓是群贤毕至,星光璀璨。与会者皆是名震一方的先天大能,其中包括三清圣人、女娲圣母、后土娘娘、冥河老祖、红云以及镇元子等等。
这些大神通者们齐聚一堂,谈笑风生,共论大道玄妙。
然而,令人瞩目的是,作为主办方的李阳却唯独未邀请接引和准提这两位来自西方的圣人。
这一举措无疑让西方二圣心中颇为不快,但面对李阳及其背后势力,他们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暗自隐忍,同时默默期盼着下一次天地量劫的早日降临。
话说这鸿钧道祖与天道对于如何开启下一次量劫亦是颇感棘手。
究其根源,只因数如今的天庭已然是人材济济,各路神灵均各司其职,井井有条,根本没有多少职位空缺可供分封。
若想再次封神,实在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借口与契机。
于是乎,关于下次量劫之事便暂且搁置下来。
不仅如此,更为严峻的情况还在于,一旦人族内部爆发战争冲突,李阳便会毫不留情地将那些身负重重业力之人驱赶出境,任其自生自灭。
即便这些人最终不幸沦为洪荒妖魔口中的美食,惨遭杀戮吞食,也不会有人站出来为他们主持公道。
长此以往,这不禁使人族陷入了长久的和谐。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