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
许氏也很想知道春玉的情况,而且老太太也是固执的人,看样子不说实话是不行了。
这事儿,是真的瞒不了一点儿了。
“祖母,您得答应我,不管什么事儿都不能急,事实上,不管是什么事儿,那都是过去的事儿,我能告诉你的是,长姐现在是真的没事儿,是真的很好很好。”
虽然经历了一场大劫难,但人还活着,母女俩都平安,这就是最大的幸事了。
早在知道长姐去告了御状后春暖就知道她身子受了很重的创伤,但那时候的自己手上没钱,药房里也没有药材,没有一点儿的办法。
前阵子她制了一些药丸和着家书一起捎过去了,希望长姐能把身子骨养起来。
“好,暖暖,你说,我不急,我不急。”
一大把年纪的老太太,这会儿在春暖面前保证自己不急,看着又可爱又心酸。
早晚都得面对,春暖看着围着她的几人,深呼吸了一口气。
好吧,说吧。
“首先一个,肖太太说得没错,长姐被吴家休了。”
“休了?吴家,他们怎么敢?”
老太太“嚯”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吴家算什么?我的春玉这么好,他们怎么敢休她?”
“母亲……”许氏眼泪直接滴了下来,又怕老太太有个闪失,连忙上前扶着她:“母亲,咱们答应过暖暖,不着急的,再说了,玉儿现在很好,您听暖暖说。”
莫名的,许氏相当相信春暖,听春暖的话就能给她心安。
春暖说玉儿现在很好,她也就信了。
“是的,祖母,您别急,故事很精彩呢。”春暖也上前扶着她:“您坐下,听孙女给您讲,我们的长姐确实很好很好。”
当下,将春玉从被休到告御状,到得到皇后和太后的赏,母女二人带着婆子丫头在庄上生活,在京城还有一个生意很火的店铺,现在过得很好的事说了。
肖家几人都哭成了泪人。
“告御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得先滚铁钉板。”黄氏抹着泪说。
春暖……这个时候她宁愿三婶不要学识这么渊博。
怎么说呢?
三婶有时候说话就是不经过大脑。
原本好好的结果,她偏要突出过程。
“玉儿一直娇养着的姑娘,才生产一个月就面临着这么大的伤痛,她是怎么挺过来的?”许氏哭得快要昏厥了。
老太太也是既伤心又欣慰。
“我肖家的姑娘,没有一个是差的。”
“祖母不怪罪长姐拖累了肖家姑娘的名声吗?”春暖还是很意外的,毕竟,在京城,世家大族的姑娘名声可是最要紧的,一个不好,连累全族的姑娘。
“命都没了,还要那名声干什么?”早说过,老太太经历过破碎后性情是真的大变了:“再说了,我们在蜀地,天远地远的,玉儿也没有个依靠,她能独自挣扎着活下来都不容易了,我为什么还要怪她?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怪她。”
“祖母,我代长姐谢谢您!”
老太太的话成功的暖到了春暖,这就是爱,来自家人的无限的包容的爱。
“暖暖,你写信告诉你长姐,如果京城待不下去了,让她带着盼盼来蜀地,我们一家子在一起,她永远是我肖家的大小姐。”
“是,祖母。”
春暖却知道,长姐心里有一个梦想:要挣足够多的钱,要在京城重新置办宅院,等着肖家人从漠北从蜀地回京城团圆。
盼盼,不就是这样一个期盼吗?
“暖暖。”大伯母突然问:“你阿姐是怎么把吴家拉下去的?”
许氏很是不解,内心也很震撼:自己那个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长女,怎么这么勇敢?
换成是自己也未必敢走这一步。
“长姐应该是无意捏到了吴家的命脉,要不然她也不会孤注一掷的去做这件事儿。”
“幸好她成功了。”许氏擦着泪道:“她当时该有多疼啊。”
“大伯母,您不必担心,杀不死我们的终将让我们变得强大。”
大伯母不会知道,接下来长姐在京城的日子更疼。
“京城,我们也有这么多家姻亲,都没有谁拉扯一下玉儿?”老太太想起了一件事:“我的娘家也就算了,许家呢,也这么干瞪眼看着?”
徐家和黄家、朱家就更不要提了,毕竟,春玉的外家是许家。
许氏的脸变得煞白。
当日肖府出事儿,许老夫人,她的亲娘就派了身边的于嬷嬷来找自己:你已是出嫁的姑娘,如果你要和离,就去庄上度余生,许家保你后半辈子衣食无衣。
这就已经是她最大的照拂了。
她并没有选择和离,而是跟着肖家人一起回祖籍,当时于嬷嬷听了自己的打算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许氏明白,于嬷嬷的态度代表着自己亲娘的态度。
所以,春玉出事,许家袖手旁观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自己的亲生女儿她们都能放弃,更何况是外孙女。
“当日但凡有一个姻亲能为春玉出头,她也不至于被欺负成这样啊。”老太太又哭了。
“祖母,有一句话说得很好,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只有靠自己最好。”春暖劝慰道:“您看,现在长姐不也一切都很好了吗?坏人也遭到了报应。”
“暖暖啊,你长姐在京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黄氏又来一句:“京城的夫人太太小姐的圈子里怕是再没有她的一席之地!”
春暖深呼吸一口气,今天的三婶真的……一言难尽啊!
“三婶,我们肖家祖父没出事之前,女眷连后宫都是进得的,更不要说什么夫人太太小姐的圈子了。”春暖淡淡的说道:“祖父出事后,您觉得谁还会请我们去赴宴,请算是你们黄家,未必也愿意请你这个姑奶奶去。”
这话成功的让黄氏变了脸!
是的,黄氏在娘家也不受待见。
真正算起来,三家,不,连着朱家,四家姻亲,最好的还是徐家。
只不过,徐家在京城的地位并不高,外祖父徐氏只是一个六品卫千总,并不能帮上什么忙。
不过爹爹他们发配漠北的时候,外祖父和两个舅舅还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找到了人帮忙,这才能保证爹爹大伯他们在路上没有出差池。
这份恩情,春暖一直记在心里。
“是啊,京城的人心眼多得像蜂窝。”朱氏也是感慨万千:“长姐如今在庄上关上门过日子也挺好的,至少不会被人再算计了去。”
关于春玉与吴家的亲事,朱玲玲也听过夫君说起过,当时就觉得是被吴家算计了。
很感慨幸好自己遇上的是这么好的肖家。
“是,关起门过日子,就像我们一样悄悄的发展壮大,直到有足够的本事傲然立在世上面前,到时候拜贴还会少吗?”春暖淡淡的说道:“那时候,去不去赴宴还要看我们的心情。”
黄氏愣了一下,想要说什么,最后什么都没说。
“暖暖,知道你长姐能渡过这个难关,我心里也踏实了一点。”老太太道:“只是,你为什么不早给我们说啊,今天差点就被那文氏给拿捏了。”
“祖母,过去的事儿说了也没什么用,只不过徒增烦恼而已。”春暖道:“但是我不知道这事儿居然会被他们当成伤害您们的武器,这样的事儿,我是绝对不允许的发生的。”
“是啊,遇上事的时候,我们也得学暖暖,得冷静。”许氏道:“是我关心则乱了,当时差点中了她的计。”
“大伯母,这事儿也不能怪你。”春暖道:“任何一个当母亲的人听到女儿的消息都会震惊都会心疼的。”
许氏红着眼睛点了点头,可不就是这样的!
好在,她的女儿大风大浪都扛过来了。
她不能给女儿拖后腿,她一定得好好的。
“对了,母亲,今天赵太太向我透出一个消息,她想求娶我们家暖暖做三儿媳。”
许氏还真怕春玉的事儿影响了暖暖的婚嫁,今天赵太太也在这里,听说赵太太与肖太太文氏也有交集,这若是……
“噢?”老太太听到赵家有这心思的时候心里松了一口气,长孙女没嫁好,自己得为春暖把好关,和赵家有交往,也知道赵明华那小子是个什么性子的人,转身看向孙子:“暖暖觉得如何?”
春暖愣住了。
这……赵家怎么就提出这个问题了。
想起赵明华对自己,估计着是赵太太有什么误会吧。
“祖母,孙女尚在孝期,不宜谈亲事。”
春暖敢肯定,赵明华更乐意将自己当成姑奶奶,当成财神爷供着,可不喜欢把自己娶回去,娶了自己他一定会少很多乐趣!
“暖暖,你今年十六了,等孝期一过,你就十八了,这年龄在京城尚且很受限制,更何况是在蜀地。”老太太心疼她:“肖家地位一落千丈,高门大户咱们是高攀不起了,赵家家风不错,赵公子我们也熟悉,是个没有心眼的孩子,配你……咱就将就吧。”
毕竟,在蜀地能找到比赵明华更好的人家也是难上加难了。
老太太和许氏徐氏都觉得这门亲事还行。
只有黄氏抿了抿嘴,看了一眼春姝和春欣的屋子方向,心里相当的不甘。
若待到自己的女儿出嫁的年纪,肖家还没有起伏,也只能嫁这样的小门小户,她的心都要碎成渣。
“祖母,这事儿,八成是赵太太的一厢情愿。”春暖没办法,只好实话实说:“孙女与赵明华有交集,那也只是生意上的往来,谈婚论嫁,应该还是要差点缘分的。”
亏得祖母说赵明华没心眼!
她肯定也想不到自己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谁家没心眼的孩子十二岁就能独自盘下一个茶楼,还要和张老爷的茶楼打擂台,家里人到现在谁都不知道。
女子茶楼的开放,赵明华赚得可香了。
他现在没将自己当成一个正常的姑娘,就当成了财神爷面前的散财童子。
时常往自己面前凑,不是对自己有什么特殊的情感,而是因为他想嗅到银子的味道。
自己做的香水,胭脂没给他,他心里都有老大一个疙瘩了。
总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分一杯羹给他,还想着要去府城去京城打天下。
这叫没心眼?
那有心眼的人会是什么样?
“暖暖,我知道你满心满眼都是制药,与寻常姑娘不一样,赵太太也给我透露了,说你以后嫁到赵家,绝对不会拘着你,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和做闺阁中一样自由。”许氏想起了,这么重要的事儿忘记说了:“说真的,暖暖,赵太太说这话的时候,我就心动了,特意替你留下了一个机会。”
“暖暖……”徐氏听了半天也发言了:“我觉得赵家那孩子心善,是个好孩子,配你……家世上其实也还行,他家有一个百草堂,你又正好喜欢捣鼓药,你俩应该兴趣也相投,确实可以考虑。”
兴趣相投?
要是放在以前春暖是打死也不会承认的,那时候她满心满眼全是药材。
这会儿,倒也有一点兴趣相同,就是搞钱!
赵家虽然有百堂堂,但是赵明华说过,祖业是由长兄继承的;二哥负责读书,他,对外就是负责纨绔,哪儿热闹哪儿凑,整天不务正业。内里,他其实是想搞钱,想要成为昌州一富翁,不不不,不止昌州,府城,甚至京城,最好都有他赵明华的一席之地。
巧的是,春暖现在也只对银子感兴趣!
肖家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只有走商户的路。
两人可以合作,但不至于说合作一辈子,变成吃饭的搭子,睡觉的搭子……就挺不适应的。
肖家还在劝着春暖。
赵家,赵明华听了亲娘的话后整个人都惊呆了。
“娘,您真这样说了?”
“对呀,小子,你要是能娶到暖暖,那绝对是你的福气,是你赵家祖上积了八辈子的德才修来的好运气。”
赵明华搓搓手,转转圈,想说什么,最后什么都没说出来。
是了,肖家怎么回答的?
“娘,肖家同意了吗?”
“你这傻小子,我们还没正经上门提亲呢,人家凭什么就同意了呀?又不是有姑娘愁嫁!”
“也是,那娘您赶紧的请媒婆上门提亲啊,还等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