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抬头,楚玉婵用充满感情的眼神注视着朱元璋,眼眸里满是柔情蜜意:“公子……”
当朱元璋与楚玉婵那温柔的目光相遇时,心中不由得泛起了层层涟漪,渴望能够紧紧抱住眼前这位女子。
“公子觉得这幅画作如何?”楚玉婵轻声问着。
“很好,真是难得一见的佳作。”朱元璋肯定地答道。
“只要能得到公子的认可就好。让我带领您前往一个别有洞天之地。” 楚玉婵低声细语地说道。
“何地?”
听到朱元璋询问目的地,楚玉婵嘴角轻轻上扬:“公子去了便知,定能让您心满意足。”
跟随楚玉婵的脚步前行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来到了一处包厢前,而此时楚玉婵停了下来,并作出邀请姿态示意进去。
虽然感到困惑不解,但出于对她的信任,朱元璋依然选择推开门走了进去。透过半掩的屏风,隐约能看到几道人影正静静地等待着。
“请您稍等片刻,我去整理仪容再来服侍。”说完这句话后,楚玉婵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外,只留下独自一人面对接下来未知情景的朱元璋。
然而当他穿过屏风那一刻,却被眼前的场景彻底惊呆了:
原来自己的孩子——包括儿子朱棣和朱标,甚至是张北玄,竟然都在场。
顿时,朱元璋感到异常尴尬,立刻打算装作无事发生离开此地,但是却被早已准备好迎接他的小辈拦住了退路。
“爹啊,既然已经来了就不要急着走嘛,我们准备了好多美味佳肴想与您一同分享呢。”
见到父亲这般举动,朱棣连忙解释道,“这些全是我们特别为你精心挑选的食材制成,请务必品尝一下。”
尽管内心充满了不甘,但在张北玄一番劝解下,朱元璋也只能无奈妥协。于是乎,三人便围绕餐桌开始了这顿特殊的宴席……
饭局进行过程中,一道名为鱼翅及熊掌的新菜式被相继呈上了桌。
面对丰盛的食物,朱元璋终于开口打破沉默,向儿子们提出心中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疑惑:
“你们当时认出了我却没有第一时间相认,莫不是故意要令为父难堪?”
对此问题, 朱棣先是露出一丝愧疚之色, 然后才小心翼翼回答说:\"实话说,我们的确是有顾虑才会出此策略,担心直接说出来会使你拂袖而去。\"
听到这样解释之后, 尽管仍有些不满, 但毕竟血浓于水, 加之好友劝导, 最终也让朱元璋心中的怒气渐渐消散开来,转而在谈笑中重新找回了那份作为家庭成员之间应有的亲近感与温暖。
“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尽情享受这场欢聚吧!”
朱元璋立即辩解道:“这话从何说起!我怎会做那种事。”
“父亲,儿臣明白,我的意思是您觉得这得月楼整体感觉如何?有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朱棣带着几分笑意向他询问。
朱元璋皱着眉头思考片刻,缓缓开口说:“这个得月楼看起来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各方面都很到位,不过……”
说到这里,朱元璋戛然而止。
朱标忍不住追问:“父亲,您倒是继续讲啊,到底哪里有问题?”
仔细斟酌了一番之后,朱元璋说:“总体而言,这儿太过喧嚣了,并不如皇宫内的宁静。”
一听此言,朱标立刻拍着胸口表态:“放心吧,父亲。我会立刻安排人对这里的雅室进行改良,定能让它变得安静起来。”
听到这样的回答,朱元璋微微点头表示认可,眼中透出一丝欣慰之色。
突然间,朱元璋似乎想起了什么,“等一下,照你们这么说,这得月楼已经是你们的了?”
闻言,朱棣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笑容,“没错,父亲。实际上我们今天请您过来就是为了听听您的高见。”
闻及此言,朱元璋勃然大怒:“你俩真是胆大包天!你们好歹也是皇家之人,怎能涉足于商界之中呢?”
赶忙解释道,朱棣急忙接口:“父亲,请听儿臣说明。我们只是希望通过经营这家餐馆赚些钱财,而不是因为它亏本严重。”
“那又是什么原因呢?”朱元璋问道。
朱棣随即答道:“父亲,这得月楼每日收入甚丰,我们打算把这些钱捐给国家用。”
听完后,朱元璋的表情有所缓和:“这样倒还说得过去。”
“难道你们是想请我出手相助?”朱元璋试探性地问。
得到的是肯定的回答:“正是如此,父亲。”
“你俩的想法实在太浅薄了,一点小财就让你们忘乎所以。”对于这对兄弟的态度,朱元璋并没有手下留情地批评。
无奈地看着彼此,朱标与朱棣都露出了一丝苦笑,“我们知道错了,父亲,但是实在没办法啊。”
面对这样的解释,朱标补充道:“谁让我们是您的孩子呢?”
见此情景,朱元璋叹了一口气,“好了,不跟你们啰嗦太多。”
他严肃而诚恳地教导他们:“赚钱无可厚非,关键是要有个度,记得自己肩负着皇族的身份,要有尊严、有气概。像这种烟花柳巷之处仅适合偶尔光顾,绝不可沉溺其中太久。”
听完这些话,两人心头为之一振,尤其是朱棣,更是深感羞愧。
意识到与父皇之间的巨大差距,在这位长辈仍兢兢业业之时,自己却只想着享乐。
在一边观望着整个对话过程的张北玄暗自赞赏道:果然是朱元璋,这份格局果然非常人所能比也。
“当然,如果你们真的喜欢,平时也可以来这儿玩玩,但一定要控制分寸,遵守规矩。” 朱元璋紧接着叮嘱了一句。
连忙附和的两人心里却偷偷庆幸自己的明智之举,否则今天这场聚会恐怕会闹得非常尴尬。
“此外,也不能恃强凌弱,否则会损害到咱们家族的声誉。”朱元璋进一步告诫道。
虽然嘴上说着同意,可心中却嘀咕着:谁敢在这地方惹事儿?
见状,朱元璋满意一笑,“孺子尚能改之,则善矣;不枉我一番苦口婆心了。”
顿时房间里响起一片欢笑声,刚才那一丝丝隔阂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满满的愉快气息弥漫开来。
看着这一切发生,内心深处不由得感叹,尽管身份高贵,可毕竟年纪轻轻很容易迷失方向,还好有朱元璋这么睿智的父亲指点迷津。
正当三人举杯畅饮之际,朱元璋忽然发出一声感慨:“岁月催人老,现如今我早已不再是从前的那个青年了。”
说完这句话,他用筷子夹起一颗花生放入口中咀嚼起来,随后继续享用佳肴。
感受到空气中那份沉重意味,二人互相交换了个眼神,欲言又止。
“父亲……”朱标正准备说话,却被朱元璋打断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其实之所以决定经营这得月楼,应该是因为你们想要减轻朝廷负担吧。”
朱元璋笑着说:“难道我活了这么多年,这点事情还看不明白吗?”
朱标和朱棣都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钱财动人心啊。我经历了半生的风风雨雨,对于这些早有感悟。重要的是大明江山稳固,百姓生活幸福,至于赚钱这种事情,有钱了哪还怕赚不到更多呢?”
“你们俩还是太年轻了。”说到这里,朱元璋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回忆与感慨,“当初我像你们这般年纪时……唉。”
他缓缓地说,“儿啊。”
“不许插话,让我说完。”朱元璋打断朱标的话语,“如果真想好好经营得月楼,那就注意控制好花费,不要挥霍无度,否则,别怪我责罚你俩。”
听到这话,朱标和朱棣高兴不已,立刻道谢:“谢谢爹,爹真是太明智了。”
接着转头问向旁边,“北玄,这两个小鬼没给你找太多麻烦吧?”
看到得月楼目前的情况后,朱元璋很清楚这样的成就远远超出了朱标、朱棣个人的能力范围。只有张北玄这位智者给予指导,才能够实现如此成就。
张北玄回答说:“禀报殿下,微臣并未花费多少心思,仅仅是碰巧在某些事情上略知一二,在他们遇事之时稍微指点了一下而已。”
“原来如此,果然高人一筹啊!”朱元璋赞叹道。
“殿下过奖了,微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张北玄谦逊地回应。
此时,朱棣不停地用手肘碰着朱标的胳膊,示意后者开口说些什么。“爹,刚才您还有些体验尚未享受完毕,不如今天我们来个全套怎么样?”朱标看着朱元璋提议道。
一脸疑惑地问道:“全套是指什么?”
朱标笑着解释说:“就是洗浴、按摩、用餐、休息这样一个流程组合而成的服务项目,每个环节下面还有很多细节服务。”
就在朱元璋思考的时候,一名名叫明月的女孩带着几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进来了。“这批人比以前更加出色。”
朱元璋仔细打量起她们,发现都身着轻薄衣裳,脸上施以浓妆艳抹,使得每一张脸孔看起来都非常动人,令人难以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