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有土坯,我过完秋那会儿刚刚打了土坯,想着等开春了在门外盖个盛柴草的屋子。这会儿应该干透了,都在俺房后头垛着,我不着急使,你要是使,趁着这会儿天还没晌午,咱们就找个排子车去拉来吧。我们都在这儿能帮忙,你哥哥又会那手艺,能用土坯垒就用土坯垒,还能省点木头。”
一听说要用土坯,我家还没有,成奎就说他家里有现成的土坯,可以借给我们家用。
本来打算明天刨树,等木头干了,再找人打放货的架子。听了本家哥哥和成奎的建议,爷爷决定放弃木头架子,用土坯和水泥垒架子。
说干就干,两个人拉着排子车,跟着成奎去程奎家拉土坯,剩下的人跟着爷爷在家里泡黄土和泥,准备垒货物架子用。
有专业的人指导,帮忙的人也多,到天黑的时候,一排排货架垒好了。柜台也是土坯垒成的,上面铺了一扇门板,下面分别界开,垒成可以放盐瓮、醋瓮和酱油瓮的大空格。
就等过两天垒土坯的泥干了,爷爷买了水泥,再给架子上和柜台上抹上两层水泥,屋内的设施就算完工了。
按爷爷最初的预算,要是用木头架子,从收拾屋子,到打好木头架子,工期起码一个月。再加上刷桐油上油漆,没有一个半月,屋子里面是收拾不清的。
按照这样的进度,年底以前,代销店是开不了张了。只有等到明年正月后半月,代销店才能投入使用,来来回回就差了一个月的时间。
因为听从了帮忙人的建议,两天工夫,就把屋里的一切就搞定了。再晾一个星期,等水泥彻底凝固干透,就可以投入使用。这样一来,代销店可以在腊月二十以前开张。
可别小看这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可是一年中人们购买力最强的是一个月。腊月十五后备年货,家里的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都要多准备一些,起码能用要到过了正月。正月里,孩子们过年,得了压岁钱,买糖果零食,买学习用品,会一直延续到过了正月十五后,学校开学。
在等着水泥干透的日子里,爷爷每天换完馍馍,抽空去就县城里进货。按照在家里商量定好了的货单,先是爷爷进了大盐细盐和酱油醋,还进了祭灶的糖瓜和芝麻糖。
腊月十八早上,趁着村里人都在吃早饭的时候,村里比较安静,爷爷在代销店门口放了一挂鞭,代销店就算开张了。
在货还没有上架之前,老奶奶已经在对着来换馍馍的人做宣传,也开始在三姑屋里卖货。到了腊月十八代销店开张时,几乎全村人都知道,我们家也要开代销店了。
代销店门口鞭炮声一响,村里人就知道,我家的代销店开张了。吃完饭的人,不管有没有东西要买,都出来凑热闹。离我们家近那些还没吃完饭的,也端着饭碗出来看热闹,一时间我们家代销店门口就聚满了人。
每年过了腊月十八,村里杀年猪做豆腐的人家就多了,摊煎饼打年糕的人家也渐渐多了。不管是杀了年猪还是做了豆腐,都要用盐腌起来,腌肉腌豆腐用的最多的就是盐。
和现在的腌肉不同,村里人的传统做法就是,用细盐把鲜猪肉搓一遍,然后在瓮里摆一层猪肉,撒一层粗盐,再摆肉,再撒盐,直到把瓮快摆满时,用粗盐把肉盖住封口。
这样腌肉,肉都埋在盐里,吃一块拿一块,放一年都不会坏。这种腌肉方法,最费盐,腌一瓮肉要用十几二十斤盐。腌肉用过的盐不会浪费掉,除了不能腌咸菜,在碾子上碾细后,还可以做菜做汤使用。
腌豆腐和腌肉差不多,做好的豆腐放凉后,切成一寸左右的大厚片。在盆子一或瓷缸里摆一层豆腐,撒上一层细盐,再摆一层豆腐再撒盐。最上面的一层豆腐上,撒的看不见豆腐的本色,才能保证豆腐放一年。
一般人家,腊月里买了盐,差不多就能吃一年。知道腊月里盐最下货,爷爷进货的时候,一次就进了三百斤大盐,一百斤细盐。就这样,在腊月十八开张当天,四百斤盐卖到半后晌就卖完了。三十斤红糖和三十斤白糖,也各卖出去二十多斤。一斤糖精分装后,也在一天时间,卖出去了一大半。
那时候,人们都还不知道糖精只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能当做食品食用。红糖白糖价格贵舍不得,几乎每家每户,都买糖精代替糖食用。一大碗水放一勺子糖也不太甜,要是放一粒糖精进去,沏出来的水甜得齁嗓子。家里来客人了,舍不得买糖的,就往茶壶里放一粒糖精,一壶水都是甜的。
到了年根底下,打年糕摊煎饼,为了增加口感,在碾子上磨煎饼米或年糕米的时候,放几粒糖精到米里,磨出来的面打出来年糕,摊出来煎饼,都是甜丝丝的好吃。所以糖精也是村里人过年必备年货,每到过年,谁家都会买个三毛两毛的。
每天从早上开始,代销店里一直都有人买东西,老奶奶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幸好过了腊月十六后,三姑考试完了,学校里了放假,不用上学,只等腊月二十三去学校领新书。从准备开业开始,三姑一直在代销店里帮忙,拿货,算账,收钱,往货架上补货,除了称称是老奶奶的事儿,其他的事儿三姑都能干。
等到晚上,买东西的人都走后,三姑和二姑一起,盘了一下货架上的货,登记一下明天需要进的货,估算一下进货数量。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准备年货,这时候下货最快,要是算不清楚购买量,也最容易往手里压货。我们这是小本生意,经不起大量压货,进每一样东西都要精打细算。
除了大盐细盐卖空,红糖白糖,都需要再进一些。还有火柴,以前人都是一盒一盒的买,现在快过年了,很多人都有正月里进钱不出钱的观念,都是一包五盒的买。进的二十包火柴,卖了一天,只剩下了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