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狗子娘长出了一口气,随声附和,好像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我也不瞒着你,你看俺家大狗就比你们大龙小两岁,村里跟他一般大小子闺女,好几个都过事儿了。二闺女过年也二十了,到了结婚的年纪,我就想春天里没啥事儿,给他和二闺女把事儿办了。在家里和杨子商量的时候,杨子说大闺女比二闺女还大两岁,也到了过事儿的年纪。怕桃花舍不得一年嫁俩闺女,你们要是没有过事儿的打算,我们家这边就打算这事儿了。你有空的时候,帮着去给桃花递个话,探探她的口风,多给俺说和说和。”
二狗子娘前面说了一堆,原来是为了大狗和张家二闺女的婚事。奶奶也暗暗舒了一口气,她也怕是张家二婶子闹着要大伯结婚。大伯和张家大闺女商量好了,暂不结婚,要是张家二婶子自作主张闹着要结婚,就张家大闺女的脾气,也得跟着她娘闹腾,弄的谁脸上都不好看。
“行,那我明儿个后晌抽空过去给你问问,你看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也不会说个啥好听的话,不知道能不能给你把这事儿办好。”
“你就是去问问她,我私下里想着她没啥沾不沾的,大妮儿和大龙的事儿这会儿办不了。二妮儿也到了办事儿的年纪,她能办一宗心轻一宗。”
八十年代有那几年,农村里好多人结婚也不去办结婚证,行了仪式办了酒席就算是结婚了。村里的闺女小子们,十六七岁订婚,十八九岁结婚的比比皆是。谁家闺女过了二十还没婆家,还会被村里人笑话,所以二狗娘笃定了,张家二婶子不会反对她家二闺女结婚的事情。
说完了大狗的婚事,二狗子娘又和奶奶拉起了村里其他人家的八卦,把回去看杨子醉的怎样的事情早就忘到了九霄云外。直到爷爷从街里回来做好了饭,喊她和奶奶出来吃饭时,她才知道天已经完全黑了。
“哎吆,还说少坐会儿回去看看杨子那群醉鬼哩,这一说话就忘了时候。看你家成福多顾家,还知道给你做饭,俺家杨子甭说做饭了,一年到头不蹬蹬锅头边,光等着我做好端桌子上了张嘴吃。”
“俺家里平常也是我和俺娘做饭,过年这几天成福说他也不做活儿,家里有现成的干粮,每天他给俺们做饭。反正都做中了,你在俺这吃了再回去吧,也耽误不了多大一会儿工夫。”
奶奶拉住二狗子娘,让她在我们家里吃饭。二狗子娘在我们家坐了半天,担心杨子喝醉了闹出事情,急着要回家去。
“哎吆,俺可没有你们娘俩的福气,我要是一顿不做饭,一家子的嘴都得支起来。半天没有回家,也不知道那群醉鬼闹腾成啥样了,你们赶紧吃饭吧,我得赶紧回去看看。”
眼看留不住二狗子娘,奶奶随着她一起,往门外送她。刚走出院子,还没有走到街门口,听到大队部里大喇叭广播。过道里闷,也听不清楚喇叭里喊的是什么,二狗子娘一边走一边说。
“大喇叭这时候喊的啥,是不是今儿个黑夜里要放电影,咱村里也好长时间没有放电影了。”
“俺过道里闷,乌拉乌拉的我也听不清楚,咱到门口听听。一冬天没演电影,按说也快该着咱村里放电影了。”
俩人走到门外才听清楚,喇叭里不是广播放电影,是找孩子。几个孩子天黑了还没有回家,家里人到处,找找了好多家都找不到,就去找支书用大喇叭广播。。
那个时候,村里的大喇叭,除了支书广播通知,还是村里人公用的通讯工具。谁家的鸡丢了,牛跑了,跑到支书家里在大喇叭里一广播,
谁看见了就告诉了。
广播最多的就是孩子们在别人家里玩,玩的忘了时间,家里人到处找不到孩子时,也去用大喇叭广播。孩子们不管在谁家里玩,主家听到广播后,知道人家大人在找小孩子,就让孩子回家了。
“这不是后晌从你们家跟着二猛子出去的几个孩子啊?他们几个跟着二猛子一起走的,咋没有听见找二猛子?”
“我也恍惚记着是这几个孩子,跟着二猛子来买东西。我说今儿个不开门,听二猛子说去张家湾买,我以为她只是说气话,也没有在意。他们不会真的去张家湾了吧,十几里地呢,那几个孩子咋能走动那么远?”
“那可不敢说,二猛子那个吃嘴精,傻里吧唧的,为了吃啥事儿都能干出来。今儿个后晌那群孩子里面不是有你们西邻秀燕,咱去看看,问问那孩子回来了没有?”
一看有热闹看,二狗子娘也不着急回家看杨子了,拉起奶奶往秀燕家里走去。
秀燕是秀江的妹妹,今年虚岁才七岁,刚上小学一年级。我们这个巷子里,没有和她一般大的小闺女,经常去大街里找人玩。今天下午,她和几个大街里的孩子,跟在二猛子后面,在代销店门口等着买东西。因为孩子们多,奶奶一时半会没有想起来,二狗娘一说她也记起来了。
“那咱赶紧去看看吧,要是那孩子也不在家,让她家里人去二猛子家里看看,别真叫二猛子领着去张家湾了。你说这个二猛子也是,十五六的大闺女了,做事儿一点黄儿都没有。”
奶奶和二狗子娘,来到秀燕家的时候,她爹娘出去找她还没有回来,只有她奶奶和秀江俩人在家里。因为支书在大喇叭里广播了,全村人都能听到,她就和秀江回家等秀燕回来。她爹娘没有回来,去平常和她一起玩的同学家里找了。
“你们去二猛子家里问了没有,今儿个后晌我过成福家来串门儿,看见秀燕跟在二猛子后面走的。”二狗娘一进门就问秀燕奶奶。
“跟着二猛子走了,二猛子比她大那么多,她从来不找二猛子玩,你咋看见她跟着二猛子走了,你看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