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的东西你们自己看着办吧,我就挑俺陪送的东西。”
临出门前,奶奶嘱咐过二姑,该侯家准备的东西,让人家自己着手准备。人家买什么你用什么,你不能去指手画脚的,叫别人笑话。所以当侯家儿子让二姑买烧水壶的时候,拒绝的话,她就随口说了出来。
“以后烧水你不喝啊?反正就是一个烧水壶,能花多少钱,随便买一个不就行了。不买就不买吧,反正家里有旧壶,烧水照样也能喝。”
听到这里,二姑才听出来,侯家儿子是想让二姑陪送烧水壶。家乡这边的风俗,男女双方结婚,男方家买炉子上烧水壶,女方陪送暖壶和茶壶茶碗。还没有结婚,侯家儿子连一个烧水壶都要算计,二姑有点儿不高兴。
“谁家结婚不是买新壶,你要是不嫌旧壶难看,那就用旧水壶,反正丢的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人。”
二姑丢下一句话,拉着三姑去给三姑买衣服。出门的时候,奶奶给了她五百块钱,买足了自己需要的东西,还剩下不到二百块钱,给三姑买衣服绰绰有余。
侯家儿子看到二姑不高兴了,也从拖拉机上下来,跟在二姑后面,一起往百货大楼里面走。一边走着,一边看着二姑的面色,没话找话。
“你娘给了你多少钱?你买了这么多东西,还有钱给你妹妹买衣服啊?要不我们去那边的市场上看看,那边有好多摊位,卖的东西也都挺好看的。”
“不用你操心了,我的东西都是在这边店里买的,去路边摊上给俺三妮儿买衣裳,你咋好意思说得出口。”
二姑又白了侯家儿子一眼,径直走向了百货大楼内。纵然不是集日,因为是星期天,百货大楼里的人也是熙熙攘攘的。二姑带着三姑,在成衣柜台转悠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三姑穿的衣服。不是没有衣服,而是柜台里挂着的那些衣服,都入不了二姑的眼。
以前俩人逛百货大楼,看到什么样的衣服,俩人都会被惊艳到,然后好一阵感叹。这么好看的衣服,就是口袋里的钱太可怜,只能望衣兴叹。
自从二姑学了裁缝回来之后,百货大楼里的衣服,她就看不上眼了。不是嫌衣服的裁剪样式不新颖,就是嫌弃衣服上的装饰搭配不协调,要不就是嫌弃衣服配不上三姑的气质。
总之,他们把百货大楼里卖衣服的柜台都转了一圈,最后还是空手而回。最后,还是转到卖布料的柜台,买了两块布料,准备亲自给三姑做衣服。
“二姐,你的眼光越来越高了,百货大楼的衣裳你都看不上眼了。你要是再做几年裁缝,恐怕能去北京给人家做衣裳了。”
拿着二姑给自己买的布料,三姑喜滋滋地夸奖着。给三姑买到心仪的布料,二姑也很高兴。
“走,咱去吃饭去,今儿个我们不吃焖饼了,咱去吃饺子。夜儿个咱娘说给你包饺子,天晚了没有包成,今天咱去下饭店吃饺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