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和大哥黄山聊了会儿天,一家人又热热闹闹的看了会儿电视,就各自去睡了。
黄丽抱着熟睡的明月进屋时,林宏明已经醒了,睁着一双眼睛看着屋顶,一言不发,也没个动静。
黄丽以为他睡着了,也就没管他。等她把明月放好,洗漱完躺在床上时,林宏明就翻身压了上来。
“呀,你干什么?”黄丽小声抗拒着,父母还睡在隔壁,她也不敢喊。
林宏明没有说话,就抱着她,一动不动。
黄丽察觉到他的低落,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发,给他顺毛:“老公,你怎么了?”
“他来了,你是不是很高兴?”他闷声闷气地说着,憋闷得厉害。
黄丽没装糊涂,她知道他说的是谁。摸着男人的脑袋,一下一下的给他顺毛:“当然开心了,他和大哥是铁哥们,他能来是给我哥面子呢!”是看我哥的面子,不是我的。
“他有背景,等大哥转业回来,背靠着大树好歇凉。作为他妹夫的你难道还不能沾上点光吗?后头有人总是好办事。”我大哥和他交好,你也能抱上金大腿,别人想抱还没得抱。
“我们都结婚七年了,我以为我们之间已经是心有灵犀、情比金坚,能够相濡以沫,白头偕老。难道在你心里觉得我是个见异思迁的女人?是个朝秦暮楚的女人?”说着说着,黄丽的眼泪就堆积在眼眶里,泪眼婆娑,让她美丽的五官变得柔弱起来,更觉得眉眼如画。
女人最擅长什么?女人最擅长的就是倒打一耙。
林宏明在黄丽楚楚可怜的泪眼攻势下节节溃败,什么憋闷什么难过都烟消云散。
他把老婆惹生气了,得哄老婆。
云停雨歇后,林宏明搂着黄丽说酸话。“那,那他看你那么深情?”林宏明莫名有点心虚,不敢理直气壮的指责黄丽了。
黄丽美眸一瞪,眼波流转,冷哼一声:“秦野哥什么人没见过?你还担心他惦记我这个已婚妇女?就他那双眼睛,看狗都深情,看你也深情。”这是拐着弯骂他是狗呢!
林宏明摸摸鼻子,自己这醋确实吃得莫名其妙,这么闹一场,显得自己太小肚鸡肠了。
黄丽白了他一眼,侧身躺下。
林宏明自发自觉地替老婆揉腰,揉着揉着就揉错了地儿,惹得黄丽哭笑不得。
这边,秦野也没睡着,他是喝了不少酒,但是没醉。他若是不装醉,林宏明不知道还要喝多少酒进去。
他仰天躺着,双目无神,脑子里胡乱想着。
说不遗憾吗?他是遗憾的。
当年,他给黄丽写了那封表白的信后,一直没有等到她的回信。
刚好那段时间又出了任务,在做任务时精力不集中,出了小差错,差点让自己陷入困境,还是黄山又一次救了他,让他能继续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奋斗。
后来,黄山发觉了自己对黄丽的心思,不顾黄母的反对,愿意帮助自己时,黄丽已经和林宏明在一起了,他终究是迟了一步。
有时候迟一步就步步迟,他们俩终究是没有缘分。
早上五点多,几人去店里帮忙。
陈大厨晚上会把面团发好,早上来再剁肉馅包包子,节省了不少时间。
几人洗菜的洗菜,包包子的包包子,熬粥的熬粥,做浇头的做浇头。
黄母也亲自动手卤了一锅肉,她卤的肉色泽诱人,香气四溢,一口下去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黄母把她精心研究的卤肉秘方给了黄丽,让她把各种原料按比例配好,用纱布包起来,用的时候扔两个卤料包进锅里。既保证了卤肉的鲜美,又能保护好自己的秘方不泄露。
清晨时分,天光已大亮,煌家小吃铺开门营业。
铺子前人头攒动,好多熟悉的面孔纷纷现身,这些都是店里的老顾客。他们有的手里提着菜篮子,有的则带着家里的小孩子,还有附近的中学生和小学生,他们背着书包拿着饭盒,但无一例外,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走进小吃铺,阵阵热气扑面而来,蒸笼里的包子和馒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老顾客们熟练地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口味,同时还不忘让服务员给自己盛上一碗热乎乎的稀饭。有的人甚至自带了盒饭,只为了打上满满一碗香喷喷的稀饭带回家慢慢享用。
一些老饕还会点上一份卤肉,那色泽红亮、香味四溢的卤肉与包子馒头搭配在一起,就着咸菜和泡菜喝着粘稠的稀饭,一口下去暖心又暖胃,让人直呼过瘾。
在这群老顾客当中,有几位格外引人注目的老饕。他们可不只是食量惊人那么简单,对于美食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品味。无论是包子的馅料调配,还是馒头的发酵程度,亦或是稀饭的浓稠度,他们都能够准确地品尝出来,并给出专业的评价。
而且,他们对于每一道菜品所使用的食材、烹饪技巧以及独特风味,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仿佛是经验丰富的美食专家一般。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几个老饕不遗余力的宣传推荐,煌家小吃铺的名声如同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播开来。
有乡民一大早就背着自己种的菜来赶集,买了蔬菜来店里吃上一碗面条,喝一杯小酒,又慢悠悠地回去。
工程队里的施工员也是店里的常客,一天三顿变着花样吃,油水足,味道好,干活也更有力气。
火爆的生意让店里的几人忙得团团转,店铺门庭若市,顾客络绎不绝,生意兴隆至极。
“老板,我要两个肉包子。”
“大姐,我要一个猪猪包。”
“一碗青菜粥,两个肉包子,一个麻圆。在这里吃。”
“两碗牛肉面。”
……
在店里吃稀饭的会提供碗筷,苏心和谭文雅除了上菜还要负责收碗洗碗。
姚莲花主要负责早餐这一块,苏心有空的时候就来帮她妈算账收钱。
陈大厨负责炒菜和煮面条,浇头炒制好以后一直温在灶台上,需要什么浇头就加什么,方便又快捷。
林母抱着明月在店里当人形监控,一双眼睛瞪得像铜铃,兢兢业业,一点儿都不马虎。
黄母则是一块砖,哪里差人哪里搬。
下午,林宏明下班后就赶来店里,学校食堂虽然也有饭吃,但是年轻的老师们早就吃腻了食堂的大锅饭,听说林老师家开了小吃铺,众人纷纷来此品尝。
林宏明热情招待着每一个客人,务必让每个客人都能宾至如归,吃的满意。
店里正忙的时候,赵小风正在吃面条,看到两个小姑娘忙的团团转,没空收拾隔壁桌的碗筷时,他默默地放下手里的筷子,帮忙收拾桌子。
“小伙子,这里来一碗番茄瘦肉粥,再要三个肉包子和一碟卤猪头肉。”一个顾客看赵小风在收拾桌子,就把他认作了店里的伙计,对着他点菜。
“哦……好。”赵小风只愣了一下就赶紧去姚莲花处夹肉包子,打稀饭。
“大娘,六号桌要三个肉包子和一碗番茄瘦肉粥。”赵小风和苏心年纪差不多,叫姚莲花一声大娘也没错。
“好。”姚莲花快速地夹出肉包子,再盛一碗稀饭放在茶盘上,随口吩咐道:“辛苦你端一下。”
她忙得团团转,根本没想起来说话的是个男孩子,也没想起来店里没有男服务员。
林母倒是看到了赵小风在帮忙干活,但她没吭声。她就想看看他到底要干什么,她想如果他再起了歪心思,就送他去见赵公安。
姚莲花现在只在铺子里干活,不用去家里照顾明月了。
黄父心疼黄丽两口子两头跑,就让黄母在这里帮衬女儿一段时间,他自己一个人回去。
老父亲要回家,黄山就开车送老父亲回家一趟,大越野车还引起了镇上的轰动,有两家人还找了媒婆来说媒。
当然,此为后话,暂时不表。
黄山和秦野开车带明玉去县城玩了一天,回来的时候大包小包的,把明玉乐得见牙不见眼。
黄山去店里和自家娘说了会儿话,把津贴和一个红包交到自己娘手里,津贴是给爹妈的,红包是给妹子的。
黄母才感慨儿子长大了,懂事了,就听到他说要走,顿时气得火冒三丈。七天的假期,这才第四天就要走,他到底有没有心啊!
黄山只说要送秦野回省城一趟,到时候就直接从省城回部队,也免得来回奔波。
黄丽听说两位哥哥要走,特意在家里做了几个拿手好菜为两位哥哥饯行。
吃饱喝足以后,黄山和秦野就在明玉的眼泪里出发了。舅舅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才待两天就走了,下一次见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晚上,黄母把黄山给的红包交给黄丽,开业这天,她又收了好几个红包,加起来就有好几百块了,她的内心十分感慨,不知道以后该怎么报答自己的亲人了。
睡觉前,明玉趁爸爸去洗漱了,拿了一个红包给黄丽。
“妈妈,这是秦野叔叔给的。”
黄丽看着红包的厚度心里一跳,粗略一看大概有二十来张百元大钞,眉头顿时拧成一团。
秦野怎么给了这么多钱,让林宏明知道了又得酸好几天了。
看来等他结婚的时候得送份大礼回去才行。
明玉是个机灵鬼,送完了红包就出去了,把难题交给了黄丽。
黄丽想了想把钱藏在了床垫底下,打算过两天发工资以后存进存折里。
有些事不让他知道对两个人都好。
“喔……”又是新的一天,五点半起床去店里准备食材,然后营业。
小吃铺子的生意依然好,客人络绎不绝。
考察队里的钱经理来到了小吃铺,想在这里订餐。
考察队里一共有二十二人。不在工地上吃,每天每人给五块钱的餐补,在工地上吃就没餐补。
这些队员都不是普通工人,而是有文凭有能力的技术员,只负责前期的勘察和设计,施工的普通工人还没入场。
请个老大娘来做饭,每个月要开八十块钱的工资,每天菜钱和肉钱要六七十块,队员们还嫌不好吃。做多了剩下得多,做少了又怕不够吃。
项目部里有还有两个经理和八个管理员,不和队员们一起吃。要单独开小灶,又请了个中年女人来做饭,工资一个月八十,每个月伙食费还要一千来块钱。
不要问为什么请中年女人来做饭,因为小媳妇大姑娘她们也不肯来工地上做饭呀!
只有人煮饭还不行,还得有人洗碗、打扫卫生,又是一笔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