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班没多久,王恩重把张永叫到了办公室。
“阿永,江南造船厂刚才出了点事,你带人去看看。当地警察局已经派人去了,我们的任务就是督促他们尽快破案。”
这个工作就是当个监工,张永无事,王恩重就要把他派过去。
“王主任,芷卉的工作安排没有?”
“呵呵,准备让她去档案室,管理档案。你看行不行?”王恩重笑眯眯地看向张永。
人家亲侄女肯定安排得妥当,但张永不得不假意关心一下,这也是一种挣表现的方式。
张永起身,找了几个人跟他去造船厂。
此时的江南造船厂位于黄浦江边。
淞沪会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决定将江南造船厂的重要设备和人员内迁至武汉、重庆等地。日本人占领上海后,为江南造船厂修理和补充了设备,作为日军战舰船舶的修理厂。随着设备不断增加,又开始为日本人建造内河船舶和巡逻艇。
来到造船厂大门口,两名日本宪兵拦住了张永等人。
出示了身份证明后,依旧被留在了大门处直到来了一人把他们接到了厂办公楼。
当地警局的人已经到了,为首的是一名探长,姓肖。
肖探长得知76号也来人了,赶紧出来迎接。
“张主任,已经抓了当时在场的四位工人,正在调查。”
在厂里准备的一间办公室里,肖探长介绍现在的情况。
“肖探长。我来得急,只知道出了事,还不知道是什么事。能不能介绍一下?”
“哦。”肖探长便介绍起来。
昨天下午,一艘已经造好的巡逻艇安装了通海阀门,需要烧电焊。今天早上,电焊工赵六生去烧电焊,巡逻艇内部就发生了爆炸,闻讯赶来的驻厂宪兵就把他和附近干活的3名工人抓了起来。
“工人没事?”
“嗯,工人在船底部外面烧焊,爆炸时他没事。”肖探长道。
“查清楚为什么会爆炸没?”
“昨日下班时气割用的瓦斯管子没拖出舱,捆绑的铁丝松了,瓦斯全灌进舱里,赵六生烧电焊引爆了舱内的瓦斯。”
案情倒是简单,在日本人手里,这两个人难逃一个死。
“那个没捆紧瓦斯气管的工人抓到没有?”张永问道。
“洪宝山在大门那里绑着,还没来得及问。”
“就这样结案吧。你写报告我把人带回去。你们负责通知这两人的家属,不用再惦记这两人了。”张永说完站起身,让手下去把赵六生带走,又在大门口把绑在树上的洪宝山带走。
回到76号,张永让人把两名工人送进看守所,来到王恩重办公室交差。
“这么说就是一个事故而已?”王恩重自言自语道。
“嗯。我想要是不把两人带走,日本人肯定会杀了这两人。”
王恩重已经有了明哲保身的想法,觉得张永这人不错,给他了一个洗白名声的机会。
不是外人,王恩重对张永也不藏着。
“阿永,找个机会把两人偷偷放了。记得一定要说是我……你我决定放的。”
“嗯。等风声一过,我让仁杰来把两人接出去,送得远远的。今后两人肯定会帮你我说好话的。”张永道。
“嗯。”王恩重不住点头。
张永要走,王恩重又叫住了他。
“阿永,我有件事……嗨,算了。”王恩重又把话憋了回去。
原来王恩重想起张永曾经在西北待过,正经的红党肯定认识,想通过他联系红党。但又想起张永在那边是潜伏特务的身份,这……张永难道先要承认自己是76号的特务?谁还相信你呀!
按王恩重要求的,张永跟王芷卉在单位少接触。中午下班时两人各自出门,转过了两条街才走到一起去找饭馆。
下午坐在办公室没事,不由得后悔上午这事办得太快,手里没事难过。
给王恩重说了一声提前下班,遛出来去找袁术喝茶。
“阿永,我听到一个消息。”袁术有记者身份,经常跟记者们混能听到一些消息。
“有人说登户研究所的专家这一次死伤严重,来了5个人,死了3个。随行来的家属本来是跟着来游玩的,十几个人死了八九个……黑崎明佑中佐都受了重伤。”
“袁大哥,听到假钞的消息没?”
“这事严格保密,没有听说。”袁术道。
“假钞的事,戴老板给你安排任务没有?”
“没有。”
喝了两口茶,张永把在江南造船厂抓了两个工人的事给他说了。
“袁大哥,帮我找个安全的地方,我要把这两个工人和他们家人一起转移。”
“简单,找个游击队根据地送过去。”袁术随口道。
“要是遇上大扫荡……”张永还是有些不放心,这两人他已经在心里有了安排,想把工人送远点。
“大扫荡?嘿嘿。”袁术笑了。
现在日军跟盟军的战斗输多胜少,兵力完全不够,偷偷从华国抽调了很多兵力去支援,华国这里全靠汪伪政权和各地伪军在维持。现在来华国的日本兵大都是学生兵、娃娃兵,甚至出现了一个县只有6名日军带着伪军管理的情况。
再想像以前那样来不来就搞个大扫荡,已经不现实。所以,就算安置在上海周边的根据地都安全得很。
袁术的话让张永真真感受到了形势的变化,看来自己的想法要抓紧捋捋,尽快加以实施。
回到家里,张永拿出世界地图暗暗开始盘算。
特工总部上海区人员的裁撤正式开始。
一些人看动真格的了,开始提出申请去杭州总部或者下属的苏州等区。当然还有一些人宁肯回去混帮派也不愿离开大城市上海。
等裁撤结束,整个上海区只剩下200来人,原本在上海的招待所、警犬训练班、枪械修理所等全都从特工总部剔除,有划归别的单位管理也有直接裁撤的。
到了这时,守着码头的那帮人才更加感受到了跟着张永的好处。
尤其是被裁撤的76号的特务来码头要求加入时,这种感觉更加深刻。
“三哥,都是一个锅里舀过饭的,求你收留了兄弟吧……”
“呃,兄弟对不住啊。我帮你说了无数的好话,掌柜的说人多事少也准备裁人……”
“三爷,现在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您看……”
“不行。”
……
每当坐在码头的太师椅上看着那些人失望离开的背影,卢三觉得手中的茶水更好喝了。
“尼玛!以前不是狗眼看人低吗!现在知道高攀不起了!”
以前在76号的时候,靠着张永的关系,卢三这队人最后加入,实在是最不被人待见的。
街上的混混,后来加入的街坊邻居,确实是七拼八凑起来的队伍。
被瞧不起,也是有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