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快黑时,秦熠他们还未返回,张怀安却来了。
苏桐一走出门,便看见张怀安依旧穿着那件厚实的长斗篷,站在离门口五十米开外的位置,后面站着刀疤。
陈云峰站在苏桐后面,紧张地道:
“兰姐,别走太近,有事远远地说就好!”
张怀安转头跟刀疤说了句什么,然后就看他独自走上前来。
“小仙女!我来看看你!”
他边走边举着双手示意,更像是在告诉这边,相信我,我没有武器。
苏桐站在门口没动,也没说话,她怀里抱了个取暖的袖笼,手放在袖笼里,握着枪。
张怀安走到离苏桐五米远的位置站定,没再往前走。
那双桃花眼笑得眯成一条缝,愉快地说道:
“小仙女!我来是想告诉你个好消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把陶片凑齐了,我刚刚去交了任务!”
苏桐定定看了张怀安片刻,二十出头的青年,脸色明显有些苍白,穿得也比一般人更厚实,也不知道那天的毒有没有解彻底。
他站在那里,白白瘦瘦的,干净得像是个不谙世事的富家少爷,说着些与他身份明显不相符的近似天真单纯的话语。
苏桐一时竟有些拿不准他的用意。
顿了顿,只好开口道:“那恭喜你了!”
“谢谢!我也好开心!但我开心不是因为交了任务,而是因为明天可以和你一起出发了!”
“小仙女!我们明天可以一起出发吗?”
苏桐皱了皱眉,打断了他。“我有名字!”
“知道了——阿兰姐姐!虽然小仙女更符合你,但我会尊重你的意见!阿兰姐姐!我们明天可以一起出发吗?”
张怀安似乎心情很好,始终笑眯眯的样子。
“张少当家……”
“怀安!叫我怀安!”张怀安不厌其烦地纠正着。
苏桐闭了闭眼,道:“张怀安!我不能跟你一起出发!你有你的队伍,我也要和义哥在一起,你还有别的事吗?”
“哦!那真遗憾!但我们后面一定还能碰面!对吧?”
“张怀安!你还有别的事吗?”
“没有了!阿兰姐姐!”
“哦!阿兰姐姐!那我就不打扰你了!你进去吧!天冷!我看你进去就走!”
张怀安笑眯眯地站在那里,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
苏桐默了默,转身进了院子。
陈云峰立刻关上了院子门,凑到苏桐跟前小声问道:
“兰姐,那人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苏桐立刻附和道:“原来你也这么觉得啊!”
张怀安看着紧紧关上的院子门,似乎有些意犹未尽,又看了半晌,才转身离去。
秦熠他们直到晚上也没回来。
院子里只有他们四人,都全副武装,和衣而眠。
半夜,苏桐听见院子里有响动,她先摸到枪,然后才从炕上坐起。
正凝神听外面的动静,便听见秦熠的声音低低地传进来。
“阿兰!是我!”
是秦熠他们回来了。
苏桐看了看表,已是凌晨三点。
秦熠稍稍洗漱过后进来,苏桐已帮他把被窝卷展开铺好。
炕烧得很热,现在睡的话,还能休息几个小时。
“熠哥!还顺利吗?”
“还算顺利!”
秦熠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疲惫。
苏桐满腹的问题想问,却也知现在不是恰当的时机。
秦熠几乎倒下就睡着了。
苏桐默默地看了他一会儿,看了看时间,也准备躺下。
然后,她想到了什么,视线寻到秦熠的左手。
他左手的手腕上,手表被衣袖遮住了一半,但仍能看到手表的指针,在黑夜里一点一点地划动,刻度和针尖上都泛着莹莹的绿光,和她那只一模一样。
马六没有说错,这是一对对表。
苏桐躺了下来,盯着黑暗发呆。
天快亮时,她才又有了睡意……
刚刚要睡着的时候,秦熠突然一个翻身过来,抱住了她。
苏桐浑身都僵住,一动都不敢动,她不知道秦熠是不是在做梦,抑或是无意识的动作。
她等待了一会儿,秦熠依然抱着她,没有再动,也没有松手。
她听着他愈渐平稳的呼吸,想要趁他睡着,偷偷从他怀里挣脱出来。
只是她刚刚一动,耳边便有低沉的近乎耳语般的声音响起:
“让我抱一会儿!桐!就一会儿!”
苏桐心头大震,却没有再动。
僵硬的身体终究慢慢放松下来,她缓缓地闭上了眼,眼泪再次从眼角滑落,没入黑暗里。
等苏桐再次醒来时,天色已大亮,身边却空空如也,秦熠早已不知去向。
仿佛昨晚,只是她的一场梦而已。
她慌忙起身,跌跌撞撞地跑到院子里,就看到秦熠正在院子里给队员交代事情。
他穿了一身崭新的行头,依旧是港风的装扮,夹棉皮夹克,工装裤,短靴,只是颜色和款式都配的很亮眼,外面披了一件貂毛披风,长身玉立,矜贵逼人。
短背头向后梳得整整齐齐,露出饱满的额头和漂亮精致的五官,在晨光的映衬下举手投足都能牵引人的视线,好看的像是一帧一帧的电影画面。
“啧啧啧——有点出息行不行?眼珠子掉出来了!”马六的声音煞风景地响起。
苏桐一回头,看见马六站在隔壁的屋门口,一脸嫌弃地看着她。
她脸一红,转身想往屋里躲。
便听见秦熠在后面喊道:“阿兰!炕上有给你准备的新衣服,去换上。”
苏桐捂着脸跑回屋,果然看见炕上放着新衣服,夹克工装裤短靴,款式配色也同秦熠的一样。
情侣装?
她脑海里不由自主闪过这个词。
然后才想起,从一开始,他俩的服装便都是这样安排的。
因为周义和马兰原本就是情侣身份,当时穿上也觉得理所当然,并不会多想。
苏桐觉得脸上又有些发烧,到了现在这份儿上,自己……终究也会胡思乱想了?
一行人集结完毕,前往老万之前说的集合地点。
提前去打探消息的李松和饶建成却匆匆回来,道:
“老大!情况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