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曹阳也没有在意,毕竟以后曹家肯定是要交给自己的哥哥曹明的,而曹阳院里的账本也早就和曹府的分开算了。
用徐氏的话说自己的儿子能赚钱是他自己的本事,当父母的哪有给孩子要钱的道理。
但是在曹阳的坚持下,曹阳的香皂、养猪场等生意还都是给家里份子的,曹阳一个人占六成,曹建军和徐氏两成,曹明和曹彩儿各一成。
众人当时见曹阳坚持也就没有再阻拦,毕竟是一家人,没必要因为一些钱财而生嫌隙。
在黄雨晴给徐氏和曹建军敬完茶之后曹家人又聊了一会就各自去忙了,曹阳也直接去了盛家继续读书。
两天后回门黄雨晴把这件事情袁大娘子说了之后袁大娘子也不禁感叹道
“曹家不愧是开国勋贵,家里的情况比外面好多了!”
知道黄雨晴在曹家没有受委屈,但是袁大娘子还是交代道
“晴儿,虽然亲家没有让你站规矩,你夫君也疼爱你,但是万万不能恃宠而骄!
你婆母不让你站规矩是她心疼你,但是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能少的,不然传出去影响你的名声。”
“母亲放心,女儿省的。”
接着袁大娘子又对黄雨晴说着在婆家要注意的事情,还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事无巨细的交代了很多,黄雨晴也在一旁认真的听着。
至于曹明这时候正在前厅被寿山伯和黄雨晴的兄弟招待着,席面上寿山伯府的几个男丁都没有说要照顾好黄雨晴之类的话,但是言语间的关心还是有的。
曹明也知道他们的意思,所以直接保证以后会对黄雨晴好的。
这也让黄雨晴的父亲和兄弟都放下了心,毕竟两家的家世差距还是蛮大的,只能通过暗示的方式去提。
曹明和黄雨晴在寿山伯府一直待到了申时(下午三点)才坐马车回曹家,黄雨晴坐上马车之后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趴在曹明的怀里哭了起来。
曹明不知所以连忙安慰了起来,安慰了好一会黄雨晴才止住了哭声,曹明连忙问道
“夫人,你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哭了,是在家里受委屈了吗?”
“夫君,不是的,家里没人欺负我,我是刚刚在院里跟母亲聊天,母亲交代了我很多事情,让我明白我以后就不是黄家的女儿了,而是曹家的大娘子。
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在汴京,但是以后就不能像以前那样每天见到母亲,听她的教诲了。”
曹明听了之后松了一口气直接说道
“娘子放心,你什么时候想回来我都可以陪你回来。”
黄雨晴听着虽然很动心,但还是摇了摇头说道
“夫君,我知道你疼我,但是母亲说的对,我不能恃宠而骄,如果我经常回娘家外人肯定会传我在婆家过的不好,甚至是受了婆母的虐待,所以才回娘家哭诉。
那样对曹家、对婆母都不好,所以还是有事情再回来吧。
再者说我也只是刚开始所以不习惯而已,以后习惯了就好了,夫君不用为我担心。”
曹明听了也立即安慰道
“这个没关系的,有时间了我就陪你回来,没时间了可以让母亲给岳母大人送份请帖,请她过府都是可以的。”
黄雨晴没有继续说什么,只是紧紧地握住了曹明的手,曹家的马车也缓缓的带着二人回到了曹家。
这些事情曹阳当然也不知道了,因为他此时还在庄学究的学堂上。
庄学究此时已经把在座的几人进行了分类教学,首先是曹阳、顾廷烨和盛长柏三人是第一梯队的,因为三人准备参加今年的院试。
按道理来说盛长柏是要在宥阳老家考试的,但因为盛紘升任京官再加上曹顾两家打了招呼,所以就免了再跑这一趟。
盛长枫和齐衡则是因为学问还不到位,只能等以后再考,所以他们位列第二梯队。
第三梯队则是盛家的三兰,因为是女眷不用参加科举,所以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只需要会读书,明事理就可以了。
时间飞快的来到了八月(这里设定府试三年两次,刚好和乡试错开),到了曹阳三人去考场检验成果的时候了。
这一天秋高气爽,曹阳三人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贡院门口,看着眼前这些竞争者,三人也是意气风发。
院试又叫道试,由主管一省诸儒生事务的学政主持。院试合格后称秀才,方可进入官学和正式参加科举考试。
凡经府试录取的童生均可参加,其报名、填写履历、廪生作保等手续与府试、县试略同。学政于驻在地考试就近各府应试童生,其余各府则依次分期亲临考场主持。
因为曹阳他们在汴京,所以礼部也来人了,毕竟优秀的考卷还要呈到御前的。
院试和府试、县试不同的是开始考策略了,只是要求上面比之乡试、会试要简单很多。
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
岁试的基本任务是:第一,从童生中考选出秀才;第二,对原有的秀才进行甄别考试,按照成绩优劣分别给予奖惩。
《儒林外史》第三回说周学道“先考了两场生员。第三场是南海、番禺两县童生”。这前两场便是甄别秀才的考试,后一场则是从童生中考取秀才。
童生通过岁试,就算是“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
这些秀才被分别安排在府学(属于府一级的国家学校)或县学(属于县一级的国家学校)内,虽然他们不一定真的到那里去读书,但是他们在名义上属于这些学校的学生由学校的教官负责管教。
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
曹阳他们只需要通过岁试便成功的步入士大夫阶级,科试则是之前就考中了秀才但并没有过乡试的人去考的,和曹阳他们无关。
前来送曹阳三人来考试的人自然包括了盛华兰,且在几日之前盛华兰就绣了两套护膝分别给了曹阳和盛长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