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情愿换行就不换。”
门忽然被人推开。
齐鲁安一身黑色夹袄,面色认真的站在门外看着他们。
“齐组长?!”
陈嵩一怔。
“你咋来了?”
屋子里原本站着的众人齐齐站起了身。
齐鲁安进门。
他眼神梭巡了一眼众人,道:“厂子里的事儿,你们都听说了吧?连我都被提拔成了主任,你们还怕啥?”
齐鲁安坐下。
将最近厂子里发生的事情,全都说了一遍。
而此刻,再次提及谢昭,他的眼睛里,是一点儿都不掩饰的崇拜和欣赏。
“老赵,陈嵩,张武,你们三年年都是厂子里的先进个人,赵利军也的确对你们不错,可你们仔细想想,这好与不好,就靠他一张嘴吗?”
三人一怔。
“工资就算给得高,可能高多少?一个月顶了天就是四十元,年末福利,比别人多一箱水果,能顶啥用?”
齐鲁安提高音调,道:“你们知道,现在一厂里头,那些个曾经干活远远不如你们的普通员工,一天能做多少钱吗?”
陈嵩愕然。
明明知道,自己不该问,可是还是忍不住开了口。
“多少?”
“一天最少都能做三元钱!”
什么?!
三元?!
还是最少?!
也就是说,一个月的工资到手可就有九十元?!
怎么可能?!
心里头飞快算了账,一时之间,整个屋子里,所有人的呼吸都猛地粗重了起来。
而下一刻,齐鲁安再次下了一剂猛药。
“这还是最少的,刘光伟知道吧?他当年可是和老赵一个组的,你俩一前一后,做的衣裳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他经常比你少一点儿。”
齐鲁安道,“老赵,你知道他昨天做了多少钱吗?”
“多,多少?”
赵非的声音沙哑,隐约颤抖。
“十元。”
呼!!!
赵非一瞬间,血液直冲脑顶,差点儿没叫他惊呼出声!
十元钱?!
一天就做了十元钱?!
刘光伟的本事,自己是知道的,他俩一个组,常年竞争,但是自己手脚比刘光伟要快上一点,因此整个车间的先进个人,每次都是自己。
为此,他自豪了许久。
也因为这儿,两人向来不对路。
他要是能做到十元钱一天,那自己绝对没问题!
“怎么会这么多?”
人群中,忍不住有人惊呼问道:“他谢昭怕不是故意先给这么多钱,把咱们骗去,然后再欺负咱们吧?”
齐鲁安被气笑了。
“骗?你们有啥好骗的?”
他说话也不留情面。
“说白了,你们都是干最底层的加工活儿,技术也不是不可替代,要不是谢厂长惦记着你们处境难,有一大家子要养活,这制衣工去哪里找不到?”
他说话直。
众人一下子红了脸,本能想驳斥,可却说不出什么具体的话。
说的也是。
这年头,制衣工虽然不多,可绝对不少。
没必要上赶着求他们。
“可谢厂长说了,你们都是一厂老员工,熟悉一厂设备,要是离开了这里,去别的地儿也麻烦,所以,让我再来劝一劝。”
齐鲁安打完巴掌开始给甜枣。
这套话术也是谢昭教给自己的。
他仔细观察所有人的反应,发现果然好用。
“如今厂子里的工作已经变了,按件计钱,做多少,给多少钱,所以之前那些个懒货才铆足了劲儿干,这可都是真金白银,不比当年赵利军画大饼强?”
“钱才是最实在的。”
齐鲁安慢条斯理补充。
“至于锦绣女装究竟好不好卖,挣不挣钱,也不是谢昭张嘴就能骗你们的,百货大楼和步行街那块儿的生意,你们自己去看,自己衡量吧。”
齐鲁安说完,站起身,眼光沉沉的看着众人。
“各位,咱们曾经都是同事,听我一句劝,现在已经是新时代了,赵利军会骗你们,可钱不会。”
“只要谢昭给钱,咱们就帮他干活儿,要是不发工资,直接闹到政府,怕啥?”
“畏手畏脚,不像个爷们,不为自己想,也为家里头老婆孩子们考虑。”
说完最后的话,齐鲁安起身,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
屋内。
陈嵩和张武赵非等人,站在原地愣怔许久。
直到人群里,有人忽然开了口。
“我不管你们了,我要去一厂试试。”
那人说着,快步从人群里走出来,追着齐鲁安的身后去了。
“对,齐组长说的没错,我们能有啥好骗的?白这钱不挣,去干苦力,除非想不开!”
“我也去了!”
“那我也去!试试呗!大不了就走,日工资这么高,就算是挣一个月都是划算的!”
“走!一起去!天大地大钱最大!为啥和钱过不去?”
…………
一厂。
谢昭正在查看订单。
随着自己手里头有春晚同款衣裳的消息传开,来自江城各地大大小小的订单都如同雪花片般涌来。
也幸好他早早从年前就开始存,这会儿一辆辆大东风,装着衣裳,朝着江城各地飞去。
“谢昭,咱们现在仓库里头还有不少存货,咱还做这些款吗?江城服装铺子这会儿销量已经开始下降,咱们还做,会不会砸手里?”
谢诚皱眉,沉声问道。
谢昭放下手里的账本,想了想,摇头。
“继续做,而且,加班加点做,这一次,是咱们把市场打开的好机会,过些天我带人去一趟杭城,趁着开学前把市场跑通,这样我就能放下心,全身心投入学业里了。”
谢诚点头,没再多说。
门外。
李本国敲门。
“谢厂,有件事我要和您汇报。”
谢昭抬头:“进来。”
李本国推门进来,将一本账本,放在谢昭的面前。
“这是?”
谢昭接过来,翻了翻,发现这并不是一厂的账本,而是三厂的。
也是。
一厂的账本都被自己让成刚藏起来了。
不过,李本国拿三厂的账本给自己干啥?
李本国顿了顿,道:“前些日子,三厂那边托人过来说情,希望让我帮着说说话,看看您能不能顺手将三厂也买了。”
他迟疑了一下,解释:“这是他们给我的,说是投名状。”
“是关于陈启明的。”
陈启明?
谢昭打开,仔细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