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又没有明确被立为太子,汉王要是因为你没了,谁也保不住你!”
另一边,萧何回到自己的营帐后,忧心忡忡。
此时,他对戚夫人已经是失望透顶,她为了自己,竟然置汉王的生死于不顾!
她可是汉王的妻子啊!
可自己呢?自己只是个臣子。
不论是自己,还是张良,亦或是那位老郎中,他们不想担责任可以理解,可你身为汉王的老婆居然也不想担责?
要是王后在,早就做决定了!
赵匡胤见萧何的表情就猜得到,他这一次多半是又没得到什么答案。
在场的人,没人敢拿这个主意,没人敢担这个风险。
而赵匡胤就不一样了,他很清楚,刘邦这老小子命硬着呢,他还能再活几年呢。
想到这,他再一次站了出来道:“若没人敢拿这个主意,我韩信来拿!出了事,算我的!”
言罢,赵匡胤一把将佩剑递给樊哙道:“樊将军,你来作证,如果汉王有了什么三长两短,你先砍了我的脑袋!”
众人一听,纷纷惊讶!
萧何连忙起身道:“韩信!你这是干嘛?”
“干嘛?”
赵匡胤看向萧何道:“萧大人,你对我有知遇之恩,但我还是要说,您此前做事,从不会像现在这般唯唯诺诺,你很清楚,越早拔出箭簇对汉王越有利,但你现在慌了神,不敢做这个决定。
你害怕,你害怕因你的决定害死汉王,但你知不知道,越拖下去,对汉王越不利?”
“你知道,但你还是顾左右而言他,还有子房先生,卢绾将军,你们都是。
既然你们不敢担这个责任,那就由我韩信来担!
这个时候顾不得那么多了。”
言罢,赵匡胤看向医官道:“老郎中,方才你说,此时拔出箭簇,有八成把握对吧?”
老郎中闻言,愁眉苦脸的摇了摇头道:“现在,只怕是只有六七成了。”
“混账!”樊哙一听,又要怒骂,赵匡胤却立马制止,然后看向萧何等人道:“你们听到了?如果在这样拖下去,恐怕六成把握都没有了。”
老郎中此时也很急,毕竟给刘邦拔箭的人是他,若有什么差池,掉脑袋的也是他。
刚刚赵匡胤的一番话已经点醒了老郎中,他也知道,这件事是躲不过去的,所以还不如早点把箭给拔了。
若刘邦命数如此,那他也早点解脱,若刘邦命不该绝,那早点拔箭,就多一份安心啊!
想到这,老郎中连忙道:“诸位大人,现在,大王伤势过重,多耽误一刻,便少一分成功的把握。”
“拔。”
说这话的,是薄姬,她也立即站到了赵匡胤身边道:“樊将军,若汉王有什么差池,我与大将军一同给汉王陪葬!”
樊哙一听,直接傻了。
这怎么杀人的事儿都交给自己了?
敢情汉王要是死了,自己还得杀俩人?这娘们死不死倒是无所谓,可自己还得砍了大将军?
要是汉王真出了什么事,那可坏了!
汉王没了,大将军也没了,那这仗还怎么打?都收拾收拾回丰沛老家算了!
自己还去宰狗,卢绾回去继承他爹那几百亩良田……
老郎中看了看萧何,又看了看张良,发现二人都没说话,他也硬气了一回。
连忙吩咐道:“来人!赶紧烧水!煎药!”
“诺!”
“快点!”
萧何虽然没说话,但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得出,他还是很担心。
赵匡胤走了过去安慰道:“萧大人不必担忧,汉王乃是赤帝之子,项羽还没灭,他死不了。”
萧何低下头,缓缓点了点头,又抬头看了看一旁的赵匡胤。
“韩信啊,我……这一点,我确实不如你。
不过,为将者,的确应该像你这样。”
赵匡胤摇了摇头道:“萧大人谬赞了,您也是担心大王,不过像您这样的性格,才更适合做丞相嘛。”
两人倒不是商业互吹,赵匡胤毕竟当过将军,也当过皇帝,深知治国和打仗就是两回事。
打仗靠的是智勇双全,以及在关键时刻迅速做出决断。
但治国得慢慢来,需要深思熟虑。
战场上的思维,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快准狠,但治国不需要快准狠,很多事情,需要一再的商量,一次又一次的排查、试错,并做出改变。
自己和刘邦在前线御敌,不需要考虑怎么取胜,只需要考虑怎么能不失败就行,拖也能把项羽拖死。
但萧何可就不一样了,他要考虑怎么能供得上前线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还要保证后方的百姓不因繁重的赋税而造反,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深思熟虑了。
“我理解丞相,毕竟打仗的和治国的不能相提并论,我在治理齐地的时候,就切身体会到了丞相的难处。”
听到这,萧何眼前一亮。
他早就想问问赵匡胤是怎么把齐地治理的井井有条时,却忽然想到现在似乎不是时候,于是便欲言又止。
“哎!我们还是先等医官的好消息吧。”
萧何最终说了这么一句。
赵匡胤也点点头,没在说话。
不多时,医官满头大汗的走了出来。
萧何连忙上前询问道:“医官,怎么样了?”
医官叹了口气道:“还不知道呢,箭簇是取出来了,但汉王还在昏迷当中,先看看吧,若能熬过这几日,便可无事。”
薄姬也跟在身后道:“几位大人先回去歇息吧,我会照顾好大王的,大王一旦醒来,我立即通知各位大人。”
张良等人点点头,便各自回去了。
接下来的几日,赵匡胤也没闲着,每隔一日便会带人对楚军挑衅一番,以保证楚军不会有所怀疑。
只不过,赵匡胤发现楚军有所动荡。
营帐内。
张良眉头紧锁,一脸好奇道:“你是说,你的人看到楚军的辎重部队在往后方撤退?”
赵匡胤点点头道:“恩,虽然不知道楚军此意何为,但……这几日楚军的偷袭也更加凶猛,可为何楚军的袭击越来越凶猛,后方的辎重却在不断的往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