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国陈兵边境的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京城掀起了轩然大波。镇远侯府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镇远侯身着戎装,面色严肃地在大厅中踱步,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叶宇轩虽伤势未愈,但眼神中透着坚毅,他走到父亲身边,说道:“父亲,如今边境告急,我愿随您一同出征。”
镇远侯停下脚步,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担忧与欣慰:“轩儿,你的伤势尚未痊愈,为父怎能放心让你前往。”
叶宇轩坚定地说:“父亲,我身为镇远侯府的子弟,保家卫国是我的责任。如今国家有难,我不能退缩。”
墨晓萱在一旁听着父子俩的对话,心中既为叶宇轩的大义所感动,又为他的安危担忧不已。她深知,战争无情,刀剑无眼,此去凶多吉少。
“宇轩,你伤势未好,贸然出征,我……我实在放心不下。”墨晓萱眼中含泪,声音微微颤抖。
叶宇轩握住墨晓萱的手,温柔地说:“晓萱,我知道你的担忧。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国家陷入危机,百姓遭受苦难。你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镇远侯看着两人,心中感慨万千。他对墨晓萱说道:“墨姑娘,此次出征,不知何时才能归来。若轩儿能平安归来,我希望你们能早日完婚,让我了却一桩心事。”
墨晓萱微微点头,眼中满是坚定:“侯爷放心,晓萱会一直在这里等宇轩回来。”
就在镇远侯府上下为出征做准备时,朝堂上对于此次边境危机的应对策略也产生了分歧。一派主张立刻出兵,给邻国一个下马威,以彰显国威;另一派则认为应先派遣使者前去谈判,避免战争爆发,生灵涂炭。
皇帝犹豫不决,于是召集朝中大臣们在朝堂上商议。镇远侯主张出兵,他认为邻国此次陈兵边境,明显是有备而来,若不加以震慑,恐怕会得寸进尺。而一些文官则担心战争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力主谈判。
最终,皇帝决定先派遣使者前往邻国谈判,同时命令镇远侯做好出兵准备。若谈判破裂,即刻出兵迎敌。
镇远侯领命后,回到府中加紧训练士兵,筹备粮草军备。叶宇轩也不顾伤势,参与到各项准备工作中。墨晓萱看着忙碌的众人,心中明白自己能做的,就是在后方为他们祈祷,同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在等待使者消息的日子里,墨晓萱每日都会去寺庙为叶宇轩和镇远侯祈福。她还亲自为叶宇轩准备了一些疗伤的药物和衣物,希望能在他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
然而,邻国似乎并不想轻易放过这次机会。使者到达邻国后,遭到了百般刁难。邻国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条件,要求割让边境的几座城池,并且每年向他们进贡大量的金银财宝。使者坚决拒绝,谈判陷入了僵局。
消息传回京城,朝堂上下一片哗然。皇帝大怒,决定不再姑息,下令镇远侯出兵迎敌。
镇远侯接到命令后,立刻点齐兵马,准备出征。出征前,墨晓萱来到校场,看着身披战甲的叶宇轩,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
“宇轩,你一定要平安归来,我等你。”墨晓萱紧紧握住叶宇轩的手,仿佛一松开,他就会消失。
叶宇轩轻轻拭去墨晓萱脸上的泪水,微笑着说:“晓萱,等我凯旋而归,我们就成婚。”
随着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地开拔。墨晓萱望着远去的军队,心中默默祈祷着叶宇轩能平安归来。而她不知道的是,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她和镇远侯府……
镇远侯率领大军离去后,京城表面上依旧繁华热闹,但暗地里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百姓们忧心忡忡,担心战争会波及到自己的生活;朝堂上的官员们也各怀心思,密切关注着前线的动向。
墨晓萱回到镇远侯府,主动承担起了帮助镇远侯夫人打理府中事务的责任。她深知,此时的镇远侯夫人既要担忧前方战事,又要操持府内大小事宜,必定心力交瘁。在府中,墨晓萱不仅要管理下人,安排每日的饮食起居,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她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坚韧,将侯府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
然而,战争带来的影响逐渐显现。由于大量青壮年男子应征入伍,京城周边的农田无人耕种,粮食产量锐减,物价开始飞涨。一些不法商人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使得百姓的生活愈发艰难。
墨晓萱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决定联合京城中的一些世家大族,共同出资开设粥铺,救济那些生活困苦的百姓。在粥铺中,墨晓萱亲自指挥下人煮粥、分粥,确保每一个前来求助的百姓都能得到一碗热粥。她的善举赢得了百姓们的赞誉,大家纷纷夸赞镇远侯府的这位准儿媳心地善良。
但并非所有人都对墨晓萱的行为表示赞赏。一些嫉妒镇远侯府的势力,开始在暗中散布谣言,说墨晓萱开设粥铺是为了收买人心,意图不轨。这些谣言如同毒瘤一般,在京城中迅速蔓延,给墨晓萱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镇远侯夫人得知此事后,担忧地对墨晓萱说:“墨姑娘,这些谣言恐怕会对你不利,要不咱们先暂停粥铺的事务?”
墨晓萱却坚定地摇了摇头,说道:“夫人,我问心无愧,并不惧怕这些谣言。此时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怎能因为一些不实言论就放弃对他们的帮助。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真相总会大白。”
为了平息谣言,墨晓萱一方面继续用心经营粥铺,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善意;另一方面,她让小桃等人暗中调查谣言的源头。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发现谣言是由一个与镇远侯府有过节的小家族散布的。
墨晓萱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她让小桃在京城中散布这个家族囤积粮食、哄抬物价的恶行。一时间,京城百姓对这个家族的行为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官府严惩。官府在接到民众的举报后,展开调查,发现情况属实,便对这个家族进行了严厉的处罚。而墨晓萱开设粥铺的善举也因此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谣言不攻自破。
与此同时,前线的战事也进入了胶着状态。镇远侯和叶宇轩率领的军队虽然英勇作战,但邻国早有准备,双方互有胜负。为了鼓舞士气,镇远侯决定派遣使者回京城,请求皇帝增派援军。
使者快马加鞭赶回京城,向皇帝奏明前线的情况。皇帝听后,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经过一番讨论,皇帝决定从其他边境抽调一部分兵力,支援镇远侯。
墨晓萱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既为援军的派出感到欣慰,又担心叶宇轩在前线的安危。她日夜祈祷,希望战争能早日结束,叶宇轩能平安归来。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墨晓萱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一边帮助镇远侯府度过难关,一边为京城的百姓谋福祉。而她也深知,在战争结束之前,还有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在等待着她……
随着援军奔赴前线,京城内百姓们对战争的关注度愈发高涨,街头巷尾都在热议着战事走向。墨晓萱虽心系叶宇轩,但并未因此乱了阵脚,她深知自己在后方的每一个举动,对于镇远侯府乃至整个京城的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稳定民心,墨晓萱在粥铺的基础上,组织了一场募捐活动。她联合京城内的各大商户、世家,倡导大家为前线的将士们捐赠物资,如棉衣、药品、干粮等。墨晓萱亲自前往各个商户和世家府邸,耐心地向他们阐述捐赠的意义。
“如今前线战事吃紧,将士们为了守护我们的国家,在冰天雪地中浴血奋战。我们虽不能亲赴战场,但可以通过捐赠物资,为他们送去温暖与支持。”墨晓萱言辞恳切,令不少人动容。
在她的努力下,募捐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一箱箱物资堆积如山,准备运往前线。然而,就在物资准备起运之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负责押送物资的官员竟狮子大开口,索要高额的押送费用,否则就拒绝运送。
墨晓萱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她深知这是对方在趁机敲诈,但为了能让物资尽快送到前线将士手中,她决定与对方周旋。墨晓萱先是找到这位官员,试图晓之以理。
“大人,前线将士们正等着这些物资救命,您这样做,于心何忍?”墨晓萱面色严肃,目光直视着这位官员。
官员却一脸不以为然,冷笑道:“墨姑娘,这押送物资路途遥远,困难重重,我手下的兄弟们也都需要养家糊口,这点费用不算多。”
墨晓萱见软的不行,便决定采取强硬手段。她暗中收集了这位官员贪污受贿、欺压百姓的证据,然后将这些证据呈递给了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对此事极为重视,立刻对这位官员展开调查。
这位官员得知墨晓萱竟向监察御史举报自己,顿时慌了神。他深知自己的罪行一旦坐实,必将身败名裂。无奈之下,他只好乖乖答应免费押送物资,并且保证会尽快将物资安全送达前线。
在墨晓萱的不懈努力下,物资终于顺利起运。望着远去的车队,墨晓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些物资能为前线的将士们带来帮助,希望叶宇轩能早日平安归来。
而在前线,镇远侯和叶宇轩在得到援军后,士气大振。他们重新调整了作战策略,对敌军发起了猛烈的反攻。叶宇轩身先士卒,带领着将士们冲锋陷阵,他的英勇无畏感染了每一个人。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叶宇轩不幸再次受伤,但他依旧咬牙坚持,指挥着战斗。
经过数日苦战,镇远侯率领的军队终于成功击退了敌军,取得了一场关键的胜利。敌军开始节节败退,边境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胜利的消息传回京城,全城欢呼。百姓们涌上街头,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墨晓萱得知消息后,喜极而泣。她知道,叶宇轩终于可以平安归来了。
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朝堂上却又出现了新的纷争。一些大臣嫉妒镇远侯的战功,企图在皇帝面前诋毁他,说他在战争中擅自扩大战果,有拥兵自重之嫌。皇帝听闻这些言论后,心中也不免起了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