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面无表情,态度冷漠的说道:“臣相信皇后娘娘有能力,让不该看到的人看到,若是不行,臣可以帮忙。”
这话代表着,皇后需要亲自动手,将所带来的宫女和太监,需要进行忠诚筛选,筛选不通过,只有死路一条。
至于会不会有人偷偷传递消息,在英国公府,基本不可能,甚至皇后所带来的人,还有锦衣卫暗探,可以说,皇后所有带过来的人,都在他的掌控范围内。
只是他需要对皇后进行服从性测试,故而才让皇后亲自排除异己,为了和他私会创造条件,这不过是第一步。
“至于放过?怎么?娘娘在宫里都是这么天真的吗?你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你觉得我会放过你吗?”
孙婉脸色苍白,她知道了朱雄英不为人知的一面,换做是她,也不会放过的自己,要么变成自己人,要么是死人。
她从来都不会想着,拥有赫赫威名,让各方胆寒的英国公,会是个心慈手软之辈,自己似乎已经无路可逃了,没人能救的了自己。
孙婉面带讥讽,“你和董卓之辈有何分别,难道你也想夜宿龙床不成?”
朱雄英面带不满,责怪的看了一眼孙婉,“娘娘这说的是哪里话,董卓残暴无道,乃是乱臣贼子,臣披肝沥胆,忠君爱民,这是大庆人尽皆知的事情。”
“娘娘为何言语中伤于我,拿董卓与我相比,岂不是伤了臣这颗碧血丹心。”
孙婉冷笑道:“此地就咱们俩,你装给谁看呢!”
朱雄英叹了一口气,故作无奈状,“皇后娘娘看来是对臣误会颇多,看来只能对娘娘进行封口处理了。”
朱雄英的动作,让孙婉瞬间知道了他的意图,只是闪躲不及,被拉到了怀中,闷哼一声,双目无神。
一盏茶后,擦了擦嘴角,孙婉面色红润,轻轻推开了朱雄英,感叹道:“你真是胆大包天!”
朱雄英眼中闪过一丝得意,面带微笑,语气中带着一丝威胁,“这回,是否消除了皇后娘娘心中,对臣的误解。”
孙婉看着得意的朱雄英,心中涌上一种奇异的感觉,随后又将这种感觉压了下去,面对形势比人强,只能无奈迎合。
“英国公被家父冠以柱国之臣,是我被奸佞欺骗,导致对英国公的误解。”
朱雄英看到皇后服软了,也不再继续试探,毕竟时间有的是,温水煮青蛙才是王道,语气轻佻,“既然如此,臣先告退了,还请娘娘记得自己应该做的事,不然臣可会收取利息的。”
说完不理会孙婉的反应,转身推门而出,还有人在等他呢。
来到了李明珠身旁,随后坐下,此时的李明珠,已经喝的晕头转向了,浑然没发现朱雄英已经回来了。
朱雄英语气轻柔,“明珠!”
明珠转过头,看向朱雄英,憨笑了一声,“你回来了。”说完不受控制的往旁边倒。
朱雄英伸手将其揽在怀里,明珠靠着朱雄英的肩膀,两人沉默不语,皆有心事。
少女的抽泣声,也让朱雄英回了神,关心的问道:“明珠,你怎么了?“
李明珠抬起头,红红的大眼睛,惹人心中产生愧疚,“你为什么不娶我?连两个平妻的位子都没有我的,你是不是根本就没想过娶我。”
对于明珠的质问,朱雄英哑口无言,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娶了她,这反是造还是不造?
况且驸马手握重兵一定会被清算,他不想只当驸马,他想当皇帝。
他这情况,和李世民、大杨妃情况不同,他和李明珠之间,没有任何杂质,他和李煜之间,可以解释为相互算计。
可要是真娶了李明珠,在夺皇位,哪怕无人泄露,可终究心里那一关是过不去的,这仙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瞒得过世人,瞒不过因果,更瞒不过自己的心,他不能让自己心里有缺,不然难过仙关。
这就好比朱棣打赢朱允文,进宫发现了一张朱元璋画像,很惊恐,未尝没有愧疚和不安在里面。
朱棣的永乐大典,扩大版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过是为了弥补心中有缺罢了。
朱雄英转头不去看李明珠的眼睛,“明珠,我!”他也不知道如何解释,总不能直说吧。
李明珠冷声道:“你不敢看我?”她已经发现了朱雄英的异样。
“我要你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李明珠的语气中,带着坚定和执着。
朱雄英叹了一口气,缓缓看向李明珠的双眼,四目相对。
无奈,愧疚,这是李明珠从朱雄英眼中感知到的情绪。
李明珠在来的路上已经想过了,事情既然已成定局,在作在闹也没用的,要是有用,当初她就干了。
她手上有李煜给的一封空白圣旨,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民间做法,只是她要确认一下,朱雄英到底是如何看待她的,才能下定决心。
李明珠低声道:“你想不想娶我?”
朱雄英没有丝毫犹豫,“想,一直都想!”
李明珠白了一眼朱雄英,心里却在指责他,还想,想,怎么没看你娶呀。
“你听说过的兼祧吗?”
朱雄英面露思索状,红楼里的兼祧,大致上就是兼祧者是独生子,必须长辈,宗族同意,且只能兼祧父亲和叔叔伯伯的。
兼祧制度的“两头大”,每家人兼祧子娶的妻子都是正妻。
朱雄英一脸正色,“明珠,我懂你的意思,等陛下回京后,我就亲自上疏,为我逝去的亲弟,兼祧一门。”
李明珠一脸喜色,不枉她策划这么久,突然想到了圣旨,她已经不想等了,连忙将圣旨的事情讲给朱雄英。
只是得到朱雄英言辞拒绝,“不可,明珠,陛下正陷入困境之中,我等身为人臣,子女,还是等陛下安全无恙吧。”
“到时候,还能跟陛下多讨要些嫁妆。”
李明珠听到朱雄英这样说,也面带愧疚,她光想着这件事了,忘记了李煜正在困境之中。
“你说的对,等父皇回京后,我们在跟父皇说此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