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局势随着驻马店的易主,变得愈发的波谲云诡起来,局势对直系也愈发的严峻。
此时,再次面对皖系咄咄逼人的态势,王成斌等人往日的桀骜瞬间烟消云散。
他们清楚仅凭河南现有的力量,已难以抵挡皖系的凌厉攻势,于是三人竟然很是默契的同时向直系大佬吴子玉求援,而且言辞间满是焦灼与惶恐。
而此时,直系与皖系均已通电全国指责对方率先发动内战,双方彻底撕破了脸,因此也再无克制的必要。
而且,段宏谟可没心思跟直系打那些毫无意义的嘴仗,在他看来,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浪费在口水战上,实在是得不偿失。
当下,段宏谟果断的命令麾下第一师、第三师、第六师,兵分三路,向直系占据的战略要地江苏发起全面进攻。
彼时,江苏的守将正是刚接手直系大权不久的曹昆。
曹昆此人并非无能之辈,早在皖系整编安徽和江苏时,他就已经察觉到段宏谟的意图,于是迅速命令江苏境内的直系部队全力布防,试图凭借坚固防线,将皖系拒之门外。
然而,皖系派出的这三个师,皆是段宏谟精心打磨的嫡系精锐,不仅兵强马壮,而且武器也比较精良,除了坦克外,竟然还有飞机,这特娘的就有点欺负人了。
在这样的武器开路下,江苏布置的第一道防线很快便土崩瓦解。
看着前线传来的败报,曹昆气得暴跳如雷,破口大骂,但局势已然失控,他也只能强压怒火,仓促组织第二道防线,试图挽回颓势,同时心里也暗骂段宏谟不地道,竟然拍出了飞机和坦克。
而在此次进攻中,丁省祥率领的第一师表现最为突出。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从拿下徐州后,第一师就一直被驻守沛县的直系军死死盯着,如芒在背,这让徐州守军上下都憋了一肚子火。
如今双方彻底决裂,第一师上下士气高昂,决心给对方一个深刻的教训,好让自己心里舒服些。
于是他们从徐州挥师而出,利用强大的火力以及兵力优势,迅速击溃了沛县的直系部队。
紧接着,丁省祥不给敌人丝毫喘息机会,亲率大军,向着宿迁疾驰而去,而大军所到之处,对百姓秋毫无犯,这也得到了百姓的尊重。
第三师由卢小嘉统领,作为段宏谟最早组建的嫡系部队,第三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堪称皖系之冠。
此次进攻,第三师从嘉兴与湖州一线出击,凭借凌厉的攻势,迅速突破直系防线,大军一路高歌猛进,直逼无锡。
然而,相比于第一师和第三师,第六师由原安徽部队改编而成,在装备和训练上稍逊一筹。而他们面对的,却是直系在金陵的主力部队,且由曹昆亲自坐镇指挥。
尽管徐庭瑶指挥有方,成功突破了直系防线,但在激烈的战斗中,第六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士兵伤亡颇高,弹药等物资消耗巨大。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徐庭瑶权衡利弊后,果断下令第六师停止进攻,就地休整。同时命令士兵们依托现有阵地,与金陵的直系部队形成对峙局面,为第一师和第三师争取更多的进攻时间。
…………
此时,吴子玉已经收到了河南的求援。看着电报上的内容,吴子玉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无奈与焦虑,实在是已经无兵可派了。
而他自己率领的直系第三师即将面对的,是段宏谟亲自指挥的皖系精锐。
段宏谟这几年,早已在各方势力中声名远扬,让众人不敢小觑。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吴子玉迅速做出战略部署。
他一方面急令河北守军,协同直系第三师的一个旅,奔赴山东与河北交界之处,务必在此阻挡皖系的进攻河北步伐。
另一方面,他亲自拟定一封急电,向关内的奉军司令张景辉求援,言辞恳切地请张景辉出兵配合作战,以此来共同对抗皖系。
张景辉收到战报后,也不外有丝毫懈怠,毕竟现在直系的局势已经很被动,自己再不出手,恐怕就没出手的机会了,因此收到吴子玉的求援后,张景辉立即下令全军整装待发。
奉军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很快,浩浩荡荡的奉军向着北平方向进发。
当奉军大军抵达燕郊附近时,前进的道路被白建生所部堵住。张景辉为了赶时间支援吴子玉,于是没有丝毫犹豫,下达进攻命令,一场激烈的战斗瞬间爆发。
白建生早已料到奉军会发动进攻,提前做好了周密的应对策略。
就在张景辉下令进攻之时,叶询和孙存周率领的部队,早已悄无声息地绕到了奉军侧翼。
随着一声令下,他们对奉军发起了突袭。毫无防备的奉军瞬间陷入混乱,士兵们四处逃窜,场面一片狼藉。
张景辉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下令收缩兵力,重新调整防线。经此一役,张景辉变得格外谨慎,每前进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再次中了埋伏。
与此同时,远在保定的吴子玉,尚不知奉军与白建生部交战的结果。
为了打破僵局,扭转不利局面,他决定亲自率领直系第三师,对段宏谟麾下的独立旅发动进攻。
然而,段宏谟的独立旅皆是精锐之师,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激烈的交锋中,直系第三师很快便被打得节节败退。
面对这接连的失利,吴子玉的心中充满了挫败感。他独自一人坐在营帐中,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颓废与迷茫。
曾经的雄心壮志,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似乎变得遥不可及……但吴子玉心中清楚,这场战争还远未结束,他必须尽快振作起来,寻找新的破局之策。否则,直系在这场军阀混战中,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
然而此时,河南的直系军队终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苦苦支撑着皖系军队的猛烈进攻,但无论怎样奋力抵抗,都无法阻止对方的节节推进。
防线一处处被攻破,士兵们的士气也逐渐低落。面对皖系强大的火力和人数优势,直系军队的抵抗显得越发无力。
最终,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交战后,所有的防线都被彻底击溃,直系军队已无险可守,士兵也损失惨重。
面对如此绝境,萧耀南等人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后,不得不向皖系的傅宜生等人选择投降,至此,直系在河南的势力全部被皖系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