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副帅,郭元帅,咱家走得急,确实没来得及带兵部符令。”李辅国坦然回道。
“这……如何是好?”李光弼皱着眉头,似乎是在喃喃自语。
郭子仪摇了摇头,示意他打住。
“李公公,您方才说,您是在兴平县出发的?”郭子仪问道。
李辅国点了点头。
“当时太子殿下也在兴平县?”郭子仪又问。
李辅国又点了点头。
“为什么圣上在马嵬驿,而太子殿下在兴平县?”郭子仪继续问道。
不愧是一代军神,每一个细节都不会错漏。
幸亏是李辅国,若是别人,被郭子仪这么一盘问,恐怕早就慌了。
“是这样的。圣驾到达马嵬驿之后,龙武卫禁军奉万岁爷密旨,诛杀了图谋不轨的杨国忠与魏方进。
这时,在马嵬驿以东十几里的地方发现了几支不明军队。
为了以防万一,万岁爷于是命令太子爷率军主动出击。”李辅国答道。
“后来呢?”郭子仪问道。
“后来,这几支不明军队连夜撤退了。为了遮蔽马嵬驿以西安全,太子爷就率军进入了兴平县城。”李辅国答道。
“到底兴平县之后,太子殿下就令咱家前往北都,请郭元帅回援。”李辅国又补充道。
郭子仪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此时,他已经完全想明白了,是太子殿下主动脱离了圣上。
所谓不明军队,不过是太子殿下自导自演的障眼法而已,目的就是借机与圣上分兵。
这也可以理解。如果太子殿下随圣上巡幸益州,不仅长安不保,关内、陇右、安西、北庭、两淮可能都不保,江南也有可能丢失。
江南丢失,关中丢失,剑南一道又能支撑多久呢?
再者,如果太子随驾赴蜀,上面有皇帝,旁边有宰相,下面有州司,他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呢?
如果自己处于太子的地步,他也会想办法离开圣上,自己返回前线,开辟一片战场。
如此才能保大唐天下,重振大唐的旗号。
大唐的这面大旗,圣上是无法接着打了,只能由太子来打,如此才有号召力。
这样的太子,确实是一个极具担当和进取心的太子。虽然用了一些小伎俩,但瑕不掩瑜。
这样的太子,才是值得自己追随的明主!
虽然拿到圣上的兵符,但这次太子亲自求援,无论如何他都得去!
这个时候,有没有调兵的符令并不重要,作为统兵在外的将领,态度非常重要。
“郭元帅,太子万分危急,还请郭元帅早日起兵回援!”李辅国见郭子仪陷入沉思,起身拱手说道。
“请李公公放心。太子殿下乃国之根本,长安乃大唐之根本,本帅绝无坐视不管的道理。”郭子仪语气坚定地说道。
“元帅,没有调兵符令,擅自发兵,视同谋反!”李光弼急切地说道。
“李副帅,十万火急,勤王要紧!”郭子仪深知李光弼直爽单纯,有些话不能说破,只能跟他讲大道理。
“这……那……”李光弼欲言又止。
他也知道长安危在旦夕,但身为军人,该守的规矩必须守起。
“我等身为臣子,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子殿下和长安城陷入绝境吗?”郭子仪慷慨激昂。
李光弼摇了摇头。
“既然圣上西巡,太子必有监国之责。如今手令在此,便是我们调兵的依据。”郭子仪继续说道。
李光弼没有说话。
“李副帅,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郭子仪语重心长地说道,“如今天下大乱,驿路不通,只能由我们自己临机决断。
若还像平时那样因循守旧,必然会坐昧先机,悔之晚矣!”
李光弼闻言,勉强点了点头。
见郭子仪如此通达,李辅国心中暗暗佩服。
他本以为自己要费尽周折才能说服郭子仪,没想到郭子仪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聪明。
很显然,自己和太子在马嵬驿玩的那点小伎俩,三言两语就被他看穿了。
这人聪明得有点可怕!
“李公公,我们一起商量一下出兵方案。”郭子仪热情地说道。
“那就有劳两位元帅了。”李辅国恭敬地说道。
“李公公,我们现有兵马约五万人,本帅麾下三万,李副帅麾下两万。”郭子仪说道,“井陉乃保卫北都,攻击敌后的要害之处,绝不能丢。
所以,本帅决定,由李副帅率领一万两千人驻守鹿泉。李副帅若能就地征兵,可以择机发动进攻。若无法就地征兵,这一万两千人足够守住井陉口。
其余人马,随本帅回援长安!李副帅,李公公,你们意下如何?”
“一切但凭郭元帅决断!”两人说道。
“如此,我们明日就启程。”郭子仪朗声说道。
“元帅,长安战事紧急,但大军要越过太行山,行军很慢,如之奈何?”李光弼满脸忧虑。
李辅国一下子陷入了沉思。从北都到鹿泉,期间接近五百里,他们十几个人都跑了两天两夜。
三四万的大军,每天能走八九十里,就算是撑破天了。
“李副帅,你有什么建议?”郭子仪问道。
“我觉得,我们可以来一个置换。”李光弼略作思考,说道,“北都留守府有六千兵马,可以留下一千,另外五千作为前锋,先行开赴长安。
等大军达到北都,还他五千人马即可。如此,前锋部队可以节约至少三天时间。”
李辅国听后,不由得啧啧称赞。都说李光弼很能打仗,确实有两把刷子。
郭子仪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现在叛军压境,长安危如累卵,能早一天赶到长安城外,结果也许会完全不同。
“不过,王守业那边,可能要郭元帅亲自出马才行。”李光弼说道。
“这不难,这六千兵马本来就是本帅留给他的。现在本帅只是置换一下,难不成他还能拒绝?”郭子仪朗声说道。
从心底讲,他也看不上这个王承业。此人不仅贪功,配合度也很差,属于有功就抢,有过就推,有难就跑的那一种。
只要找到机会,他一定要将北都留守之位抓到手。
于是,郭子仪当即写了一张手令,盖上朔方节度使的关防,派亲信即刻送往北都,让王承业出兵。
临走前,郭子仪交待道:“如果王承业抗命,你就让李嗣业看着办。李嗣业若是有所耽搁,本帅一定将他军法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