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还没到,长安东市大门尚未开启,门口就已经聚集了很多商贩和老百姓。
他们排着长长的队伍,讨论着家长里短的事儿。当然,偶尔也涉及正在进行的战事。
虽然外面正在打仗,但城内的老百姓都很淡定,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响。该吃的还是要吃,该喝的还是要喝,该玩的还是要玩,和战前没什么两样。
唯一不同的就是长安城戒严了,城门紧闭,不能出去,也不能进来。但这已经持续十几天了,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若说非要说有什么不便,那就是城内上百万人每天产生的垃圾和粪便都不少,一时没法运出去。
唐代有以收集粪便为生的“除粪夫”,他们走街串巷,将居民家中、公共厕所及街道上的粪便收集起来,向郊外的农民出售。现在,干这个职业的人暂时失业了。
对于其他老百姓来说,一切照旧,官府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至于战事,从诛杀张垍兄弟的那一天起,他们就相信,太子殿下一定不会辜负他们。
这时,几名衙役抱着一叠纸走了过来,大声喊着:“看报了,看报了!《唐风》第一期,这是太子殿下亲自出版的报纸!”
“来,大爷,看报纸吗?”一个衙役说着,热情地将一张报纸递给一个老人。
“官差大哥,什么叫报纸?”老人看着衙役手中长条形的纸张,不解地问道。
“大爷,报纸就是记录最新发生的大事的东西,就像圣上以前出过的邸报。朝廷的政令,与叛军的战事,还有物价的涨跌,一桩桩、一件件都写出来,印在纸上,就成了报纸。
有了报纸,您老人家就是不出门,也能知晓天下的大事。
比如这一期,这上面有太子殿下任命裴大人为右相的消息,也有奸相陈希烈被太子殿下夷灭三族的消息,还有前日与叛军作战的详细情况,以及最近的粮价、盐价、布价,可多了。
这可都是关乎咱长安老百姓的大事!而且呀,这卷首的发刊词,还是太子殿下亲自撰写的呢!”衙役耐心地解释道。
“什么?朝廷的这些事情,不都是给当官的看的吗?什么时候咱老百姓也能看?老百姓私自打探朝廷的事,可是要杀头的!”老人更加疑惑了。
“能看!当然能看!太子殿下说了,这报纸就是为咱老百姓准备的。”衙役回答道,“太子殿下希望大家都能了解朝廷的动态,知晓国家的大事,还要大家督促各衙门和各官员呢!
大爷您看,这报纸都是用通俗的语言写的,为的就是让咱老百姓都看得懂。太子殿下对咱们可真是太关心了!”
“官差大哥,这报纸,老朽真能带走吗?多少钱一张?太贵了可买不起!老朽听说,一张邸报要十两银子呢!”
“当然可以带走!太子殿下说了,这报纸免费送,分文不取!”
“有这样的好事?不收钱,太子殿下图什么?”
“太子殿下什么都不图,就希望大家都关心国事!”
“那给我一张!”
“我也要一张!”
“我也要!我要拿回去给我儿子看!”
……
长安东市的门还没开,衙役们手中的两百张报纸就已经被老百姓们抢空了。
那些识字的老百姓,一边看着报纸,一边感慨不已。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哇,你看,太子殿下这一句写得多好!”
“看,这里还有一句更好的呢!太子殿下说了:‘望诸卿士庶,咸以匡复为念,齐心协德,奋勇杀贼,常怀报国之心,勿忘守土之责’。这可是太子殿下对咱老百姓的殷殷期盼!”
“老夫觉得这一句写得最好:‘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一州之志,百十州之志也’!看到这一句,老夫感觉有千军万马在心中激荡。要是再年轻个二十岁,老夫也要金戈铁马,上阵杀贼!”
“还有这一句也不错,你看:‘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日月’!在太子殿下的带领之下,我们一定可以守住长安,打败叛贼,重振我大唐之雄风!”
“你们快看,前日战死的勇士们的名字,全都刊刻在报纸上了!刘先五、张三毛、李二明、花老四、祝寡嘴……诶,老猫儿,快看,这姜永旺不是你远房的表亲吗?
他以前不是坐牢去了吗,怎么也战死了?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啊!一个刑徒战死了,太子殿下都要将他的名字刊登在报纸上,真是宅心仁厚啊!
我大唐有这样的太子,还怕守不住长安吗?还怕灭不了叛贼吗?
大唐万岁!太子千岁!”
“大唐万岁!太子千岁!”
……
看着百姓们铿锵有力地喊着口号,衙役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高高兴兴地回去复命了。
根据房琯的安排,首期三千张报纸,京中各衙门都要送到,像三省六部九寺这样的大衙门送二十张,长安县、万年县这样的小衙门送十张。那些不在衙门中任职的勋爵,每个府上也都送两张,一个不漏。
此外,东市和西市各投六百张,分三批投放。
随着报纸的投放,太子李亨亲自撰写的发刊词便在城中传播开了,街头巷尾,男女老少,都在诵读这篇短小精悍而又慷慨激昂的发刊词。
消息很快传到了兴庆宫。
“太子爷,奴才听说,街上男女老幼都在诵读您写的发刊词呢!”李亨正在写字,鱼朝恩一脸兴奋地跑了进来。
“效果怎么样?”李亨放下笔,抬起头来问道。
“太子爷,效果好得很。方才京兆府的来报,又有很多老百姓自发报名援军。
还有一些年轻人,看了报纸之后,跑到兵部衙门去报名参军。搞得兵部的人在问,现在要不要招新兵?”
“招,为什么不招?老百姓有这样的热情,咱们不能泼老百姓的冷水。你去知会一下韦相,凡是报名参军的老百姓,只要符合条件,都收下来。
尤其是后来进城的那些老百姓,很多都是附近的农民,只要愿意当兵,咱们没有不收的道理。”
“好的,奴才这就去办。”
“等等。”
“太子爷,您还有什么吩咐。”
“鱼朝恩,本宫问你,如果崔乾佑看到这报纸,会是什么反应?”
“这……太子爷,谁敢将报纸送给崔乾佑啊?那可是通敌的大罪!”
“如果是本宫要送呢?”
“太子爷,这……奴婢觉得,崔乾佑会如获至宝,他正愁得不到情报呢!”
“这就对了。你将这张教令给杜甫送去,要他按照本宫的意思,重写编一张报纸,专门给崔乾佑看。”
“太子爷,您这是要迷惑崔乾佑吗?”
“正是,本宫要让崔乾佑觉得,他接触到的所有的消息都是真的。对了,这事要快,这特供版的报纸不要太多,今晚必须出现在崔乾佑的手中!”
鱼朝恩莞儿一笑,告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