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夜幕如同一块沉重的黑色幕布,沉甸甸地压在大地之上。方国珍的余党果然如同暗处的毒蛇,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发动了叛乱。
他们犹如鬼魅一般,借着夜色的掩护,偷偷摸向李成的府邸。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范瑶早已经精心布下了一张如同天罗地网般的防御陷阱。叛军刚一行动,就仿佛撞进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包围圈,被明教弟子迅速地团团围住。
“李成,你这个叛徒!方国珍大人不会放过你的!”叛军首领瞪大了眼睛,满脸狰狞地怒吼道。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如同炸雷一般,震得人耳膜生疼。
李成却镇定自若地站在高台之上,高台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清冷。他面无表情,冷冷地看着那叛军首领,声音平静得如同深潭之水:“方国珍残暴不仁,他视百姓如蝼蚁,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早已失去了人心。你们现在回头还来得及,若肯投降,我可饶你们不死。”
叛军首领气得浑身发抖,他咬牙切齿地说道:“休想!兄弟们,咱们跟他们拼了,杀出去!”
刹那间,喊杀声震天而起。范瑶神色冷峻,目光坚定如炬,率领着明教弟子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迅速朝着叛军扑了过去。明教弟子个个训练有素,他们身形矫健,招式凌厉,一时间刀光剑影交错纵横。叛军虽然人数不少,但在明教弟子有条不紊的攻击下,很快就阵脚大乱,被迅速击溃。
叛军首领眼见着大势已去,知道今日已无胜算,只得放弃抵抗,匆忙间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仓皇逃窜。
“追!绝不能让他跑了!”范瑶高声下令道。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犹如一道命令,让明教弟子们如同离弦之箭一般朝着叛军首领逃窜的方向追了过去。
与此同时,在城墙上,宋青书和杨逍并肩而立,目光远远地望着城中的战斗。城墙上的灯火在夜风中摇曳不定,仿佛也在为这场战斗而紧张跳动。
“教主,范右使果然厉害,这么快就平定了叛乱。”杨逍轻声说道,他的声音很轻,却在这寂静的城墙上显得格外清晰。
宋青书轻轻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深邃,犹如深不见底的幽潭,眼中却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叛乱虽平,但方国珍的余党犹如野草一般,虽然明面上被扑灭,可仍在暗中活动。我们必须彻底清除他们,不留下任何后患,才能确保浙东的稳定。”
数日之后,阳光终于穿透了重重阴霾,洒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李成在范瑶的辅助下,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彻底清除了方国珍的余党。至此,浙东沿海地区终于恢复了平静,曾经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们纷纷安定下来,他们对这位新的主人充满了期待,纷纷称赞新主的仁政。
在李成的府邸之中,众人再次齐聚一堂。宋青书神色庄重,再次召集众人,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李将军,浙东已稳定,犹如一艘在狂风巨浪后终于驶入平静港湾的大船。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此,接下来我们需向外扩张,如同船只扬起风帆,驶向更广阔的海域,进一步巩固我们的势力。”宋青书沉声说道,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府邸中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李成像是非常赞同宋青书的话一般,重重地点了点头:“宋教主所言极是。我已派人联络周边的义军,那些义军兄弟大多与我有着相同的志向,相信不久之后,便能争取将他们纳入我们的阵营。”
范瑶这时走上前,神色恭敬,拱手说道:“李将军,范某愿率明教弟子,协助你扩张势力。明教弟子众多,且个个武艺高强,必能为将军的大业增添助力。”
李成见状,连忙一脸诚挚地还礼:“有范右使相助,李某定能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然而,宋青书心中却如同明镜一般,他非常清楚,范瑶的辅助不仅仅是为了单纯地帮助李成。他的目光看向一旁的范瑶,心中暗自思忖,这范瑶的辅助,既是为了稳定局势,让这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同时也是为了监视李成的一举一动。
他忍不住私底下对杨逍说道:“杨左使,李成虽已归附,但他毕竟不是从小在我们阵营中成长起来的人。人心就像那变幻莫测的星空,难以捉摸。我们不得不防啊,以防他像方国珍一样,被权力和野心冲昏头脑,野心膨胀。”
杨逍听了宋青书的话,微微皱了皱眉头,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教主,你的担忧很有道理。李成如今手握重兵,又有方国珍余党一事在前,他的野心说不定正在暗暗滋长。我们需要时刻留意着他的一举一动才好。”
宋青书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充满了无奈与警惕:“是啊,权力就像一个充满诱惑的魔盒,很多人一旦触碰,就难以自拔。我们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方国珍在浙东的势力被宋青书彻底击溃之后,那曾经看似强大无比、不可撼动的局面瞬间便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此刻方国珍的势力范围被彻底夹在中间。北面,是与张士诚接壤之处。张士诚可不是泛泛之辈,他占据着一方的广袤土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养兵练马、富国强兵的绝佳之地。在他的统领下,麾下的将士们皆是精挑细选、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个个英勇善战、气势磅礴。
对于方国珍这个狼狈逃窜至此的落魄之人,张士诚虽然表面上保持着一丝冷漠的平静,没有立刻发动大规模的攻城略地,但在暗地里,他绝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削弱对手的绝佳机会。在边境之处,他增派了大批的兵力,严密监控着方国珍的一举一动,那警惕的目光如同饿虎注视着猎物一般,只要方国珍稍有异动,便将如猛虎下山般发动攻击。
西面的朱元璋同样来者不善,朱元璋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和雄才大略,近年来在乱世之中迅速崛起,势力发展之迅猛犹如日行千里。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礼贤下士,广纳各方贤才,麾下汇聚了一大批足智多谋、能征善战的智囊与将领。在这样的将领带领下,他的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作战勇猛异常,对整个中原大地的庞大版图早已垂涎三尺。此刻,他对于方国珍这个曾经的对手,也是毫不留情,时常派出小股的精锐部队,如鬼魅般地骚扰着方国珍的边境,使得方国珍疲于应付,根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只能时刻紧绷着神经,防范着朱元璋的随时可能到来的攻击。
而东部沿海方向,则与宋青书的势力紧密接壤。宋青书经过之前的那场惊心动魄、胜负已分的激烈大战,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大的实力,在浙东沿海地区建立起了牢不可破、无可撼动的统治地位。
三方势力的步步进逼、夹击围困,就像是三张密不透风、坚硬无比的大网,从北、西、东三个方向将方国珍紧紧地笼罩其中,让他无处可逃、无路可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困境。在这个狭小、危险的空间里,方国珍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生死存亡,每一次行动都面临着灭顶之灾,他只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在这三方势力的边缘周旋,祈求着能够在这生死边缘寻找到一线可以逃出生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