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隅顽抗?”宋青书冷笑一声,那笑声中充满了不屑与自信。他修长的指尖,一枚黑子重重落在沙盘之上,那沙盘上模模糊糊地勾勒出潼关的地势。他神色冷峻,目光坚定,仿佛已经在心中预演了无数次即将到来的胜利,沉声道:“传令五行旗,三日后我要看到潼关城头换上我们的旗帜。”
韦一笑阴测测笑道:“那老匹夫仗着潼关天险,怕是做梦也想不到,我们这招出其不意,定能一举拿下潼关。”他身形犹如一道黑烟,在帐中快速穿梭,所到之处带起一阵阴森的气息。周围的手下们听闻此言,纷纷露出一丝兴奋之色,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
潼关城外,夜雨滂沱。冰冷的雨滴打在地上,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宋青书独立军帐之中,外面的雨声淅淅沥沥地传进来,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战前序曲。他望着城头摇曳的火把,那火把的光芒在雨帘中闪烁不定,像是在挣扎着不肯熄灭。殷野王快步走来,他的步伐矫健有力,身上的衣服已经被雨水打湿了大半,但眼神依旧坚定。他单膝跪地,大声说道:“教主,洪水旗已按计划掘通渭水支流。”
“很好。”宋青书披上蓑衣,那蓑衣的蓑草在雨中显得有些沉重,但他的身姿依然挺拔。他抬头望向潼关城的方向,低沉地说道:“让烈火旗准备,子时举火为号。”
子夜时分,夜色如墨,伸手不见五指。唯有一道火箭划破雨幕,那火箭如同夜空中的一颗流星,瞬间燃烧起来,将黑暗驱散了一片。刹那间,滔天洪水如同凶猛的巨兽一般冲破堤岸,汹涌的洪水奔腾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潼关西门瞬间沦为泽国,洪水肆虐之处,一片汪洋。正当守军慌乱救水之际,烈火旗数百火油罐已如雨点般砸向城楼。火油罐破碎后,火焰瞬间蔓延开来,城楼上的木材易燃,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将城楼映照得一片火红。
“杀!”宋青书一马当先,他骑在高大的战马上,骏马的蹄子在积水中踏出一串串水花。他一马当先,踏着燃烧的浮桥冲向城门。手中的长剑出鞘,剑身寒光闪闪,剑气所过之处,仿若秋风扫落叶一般,敌军铁骑人仰马翻,阵型大乱。那些敌军士兵在突然遭受洪水与火焰的双重打击后,惊慌失措,此时面对宋青书的猛烈攻击,更是难以招架。
李思齐在亲兵护卫下仓皇逃窜,他的脸上满是惊恐之色。亲兵们簇拥着他,朝着一条小路狂奔而去。然而,他们却没有察觉到前方的道路已被精心布置。就在他们即将踏入陷阱之时,却被埋伏多时的韦一笑截住去路。韦一笑身形一闪,瞬间出现在他们面前,脸上带着冰冷的笑容。他伸出双手,寒冰绵掌拍出,一股凛冽的寒气扑面而来。李思齐只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是被无数根冰针穿透一般,顿时动弹不得。片刻之后,他的身体就像是被冻住了一样,化作冰雕,而他的亲兵们也被宋青书后续赶来的手下制服,潼关,就这样被攻破了。
潼关城头,狂风猎猎作响。殷天正神情庄重,双手稳稳地托起明教那鲜艳夺目的烈焰旗。只见他大喝一声,用力将旗帜抛向高空,烈焰旗瞬间展开,在风中猎猎飘扬。那火红的旗帜在风中舒展身姿,似在向天下宣告明教的壮志雄心。
宋青书身着一袭素衣,身姿挺拔地伫立在高处,俯瞰着北方那广袤无垠的山河大地。辽阔的天地间,山河壮丽,却也透着一丝历经战乱的沧桑。身后,诸将身姿笔挺,神情肃穆地站立着,犹如一尊尊守护山河的雕像,目光中满是对教主的忠诚与敬意。
“教主,接下来我们是否回大都。”杨逍上前一步,抱拳行礼,目光中带着几分探寻。
\"不。\"宋青书突然抬手,宽大的衣袖随风飘动。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传令三军休整三日。”
说罢,宋青书缓缓转过头,温柔地看向身旁的赵敏。赵敏那灵动的双眸此刻正专注地看着他,仿若在等待着他的吩咐。“敏敏,接下来你带领一部分人员,施展新政,快速稳定当地百姓。这几日,你需多与当地百姓交流,了解他们的疾苦,施行一些利民之策,让百姓们能尽快过上安稳的生活。”
“是。”赵敏轻轻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她微微屈膝行礼,答道:“我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教主所托。”
“范右使,你留下来辅佐敏敏,消除残留党羽。”宋青书的目光又移向范遥,目光中充满了信任。
“是。”范遥应道,他的神情略显肃穆,表示自己定会尽心尽力协助赵敏完成此任。
宋青书缓缓望向南方,那目光仿佛穿越了层层迷雾,看向遥远的南方大地。他的眼中精光闪烁,宛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那是斗志与决心的光芒。“该会会我们那些老朋友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似乎在暗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此时,天空中细雨初歇。那雨滴仿佛带着丝丝凉意,洗刷着这座历经战乱的城市。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潼关新立的石碑上。那石碑高大而雄伟,碑上的字苍劲有力:“明尊降世,天下大同”。这七个大字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昭示着明教的宏伟目标与不朽信念。
……
姑苏城外,那座古老的寒山寺静静矗立着,平日里晨钟暮鼓回荡在空旷的寺庙周围,带着几分佛门净地的祥和宁静,可此刻,在这看似平常的暮鼓晨钟声中,却隐隐暗藏着无尽的杀机。
踏入寒山寺的偏殿,一股压抑的氛围扑面而来。殿内光线略显昏暗,四大枭雄的旗帜却格外醒目,在偏殿各处交错悬挂着。
方国珍的**海蛟旗**,旗面绣着栩栩如生的蛟龙,在波涛汹涌的海浪之上翻腾,仿佛随时都会破旗而出,彰显着方国珍曾称霸海上的豪迈气势;
张士诚的**盐枭旗**,以鲜明的红色为主色调,旗上图案彰显着他在盐场崛起的不凡过往;
朱元璋的**赤焰旗**,炽热的火焰图案仿佛燃烧着无尽的力量,诉说着他一路征战的热血与决心;
陈友谅的**汉王旗**,则透着一股王者之气,旗帜上的标识昭示着他曾拥有的广阔势力与远大抱负,依次在偏殿内排开,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对峙局面。
“诸位,”朱元璋陡然站起身来,用力拍案而起,“砰”的一声,震得桌上的沙盘都微微颤抖。粗布衣袖随着他的动作大力扫过沙盘,沙粒簌簌落下,似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而躁动。“宋青书三月平定北方,此等速度与能力,着实令人惊叹!然而,北方既定,那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我等!”他的目光如炬,在其他几人身上一一扫过,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又有几分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