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沈大魁轻声安慰着母亲,毕竟他娘今年才二十三岁而已,与那李巡检可是差了二十岁。

当然若是年龄相仿,人李巡检肯定也会有更好的选择。

张三娘轻轻地摇摇头:“四十多岁又怎么样?就算是六十岁、七十岁我也一样愿意嫁给他,尽心尽力地伺候他。”

就凭他那一句送她儿去学堂,她就愿意!

沈大魁没有再说话!

李巡检的名字叫李纲,字伯群,媒人说他虽然是只考中了秀才,但却是县里出了名的正直善良之人。

他那位原配妻子死于五年前,是得了痢疾走的。

李巡检与原配妻子没有儿子只有一女,今年才刚刚八岁,他当时问媒人为何李巡检年纪那么大才生长女。

媒人说是先头那位娘子身体不好,一直吃药折腾给耽误了。

媒人又说他求娶张三娘一是听说她为夫君守孝三年,不愿意丢下儿女嫁人觉得她是有情有义之人,这样的人定然会善待亡妻留下的女儿。

二是听说张三娘连生二子,觉得她是个好生养的妇人,他年逾四十也想再努力努力。

现代女子带两个儿子人家会撇嘴摇头,古代女子生了两儿子就很吃香,因为这说明这个女人能生儿子……

听说隔壁县有个陈员外,就是专门求娶生了三个儿子的寡妇回去做续弦,连三个儿子一起养着了。

像北宋范仲淹就是随母改嫁,然后改姓名为朱说。

至于为何会改回范姓则是因为,虽然继父对他特别好。

但是继父的两个儿子怕他争夺朱家财产很是排斥,还有就是认祖归宗的传统思想在。

沈大魁没有这个传统思想,何况在现代他就姓李不姓沈。

三来他们文人娶妻之事,往往看重妻子家中女性长辈是何模样,他不能让他女儿因为没有女性长辈教养,从而耽误了将来的亲事。

所以综上所述,李巡检看上她娘主要是为了他女儿着想,其次是想再生个儿子延续香火。

总结对着人家姑娘要客气些,不管好不好相处都得客气些。

李巡检的房子县城东街四兴巷里,因为大家都是二婚也没有兴师动众,只有李家的族人和亲近好友摆了四五桌而已。

他果然如媒婆所说的那般,周身都透着文质彬彬与正直之气,将他娘从轿子里扶出来的时候也是尽显风度。

待拜过天地高堂后,李纲才看向站在妻子身边的大魁。

见他虽然穿的没什么补丁,可是却瘦得皮包骨头的模样,再拉起他的手一看上面全布满了茧子。

而身上的那件好衣裳,也像是自己着人送去的布制成。

针线细密,上面还绣了朵玉兰花,说明妻子不但年轻好看能生儿子,女工应该也相当不错。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李纲心中对这孩子有些怜悯,他伸手轻轻揉了揉沈大魁的脑袋。

“大魁这个名字虽然好,但是却不太适合你以后读书人的身份,不如我给你取一个字如何?

瑜,有美玉的意思,美玉无瑕,怀瑾握瑜。

你的户籍在衙门已经过了文书,从今以后你就跟着我姓李。

叫李瑜,可好?”

沈大魁有些激动地看向母亲,他早就对自己的名字很不满了,觉得这名字简直又土又糙。

比他在现代叫那……李军还不如。

文人就是会说话啊,把不好听的名字说成是不适合读书人的名字,多么的委婉多么的有情商啊。

张三娘虽然不认识字,也不懂什么锦啊玉啊的。

但她觉得儿子喜欢就好了,而且她也觉得李瑜更好听一些,夫君是文化人肯定说什么都是对的。

“妾都听夫君的,夫君为自己儿子取名本也是天经地义。”

儿子还要人家帮忙养呢,改个名字又怎么样呢?

沈大魁……不李瑜也很是上道,立刻就朝着李纲跪下行大礼。

“孩儿李瑜见过父亲大人。”

愿意给别人养儿子的大好人,他这一跪跪得心甘情愿,这一声父亲也喊得心甘情愿。

“诶,好孩子,快起来,快起来,瑛儿过来。”

本来还担心继子会不好相处,没想到如此知礼。

李纲心里头的大石头也算是落了地,他忙将身后满脸好奇、却站得规规矩矩的女儿叫上前来。

“见过你母亲,还有你弟弟。”

若他还能有儿子当然最好,若是没有女儿若能与继子关系良好,将来也不至于说是身后无人。

“女儿见过母亲。”

李瑛先朝着张三娘屈膝行礼,拿出自己绣的帕子当见面礼,又对着沈瑜点了点头拿出自己用压岁钱的新毛笔。

“弟弟好,这笔送给你,希望你今后写文章笔下生辉,妙笔生花,笔走龙蛇,登科及第。”

她觉得这个新弟弟虽然瘦,虽然看起来可怜兮兮的,但是长的不讨人厌,还挺懂礼貌的。

“谢谢瑛姐姐。”

本以为会是个性格不好的娇气包,没想到是个彬彬有礼的小姑娘,李瑜接过笔后又拿出自己准备的礼物。

“我没啥能拿得出手的,这个雕像还希望姐姐别嫌弃。”

他又没有银子也没来过县里,只能用木头雕了一只小狸奴。

女孩子大多都喜欢猫猫狗狗,应该是不会出错的吧?

好在李瑛的确喜欢,还夸他手艺好当场就跑回屋,说要将这玩意儿摆在她的书案上。

见他还知道给女儿带见面礼,李纲对这个继子的印象更好了。

谁也不愿意养个不知礼数,又不是自家血脉的孩子。

吃饭的时候,桌上有猪肉羊肉鱼肉还有大白米饭和鸡蛋汤,还都是用猪油炒的香气扑鼻,看得李瑜没出息地两眼冒星星。

在沈家待了三年的李瑜,就连大白米饭都没吃过。

鸡蛋也没有吃过几个,肉啊什么就更别提了。

也就过年能尝尝肉味儿。

在现代的时候家人嫌弃猪油不健康,都是用植物油炒的菜,可是植物油炒的菜是真没猪油炒的好吃。

李瑜也不敢吃得太快了,更加不敢吃得多了。

吃了个七分饱就放下了筷子,怕吃多了出丑给他娘丢脸。

只是眼睛还盯着那些菜看,觉得这些菜是绝世美味。

见他眼睛盯着饭菜手却放了下去,李纲心里就更加满意了。

小小年纪诱惑就摆在面前,却能稳住自己不去贪多。

这心性就很好啊,就是不知道读书的天赋如何。

李家共有七间屋子,家里甚至还有个做粗使婆子陈婆婆。

带阁楼的绣房是李瑛的,主屋当然是李纲和他娘住。

他则被安排在了东边的房间,陈婆婆说是李巡检说的这屋子采光最好,适合他以后读书。

屋子里还给他准备了几身衣裳,还有崭新布鞋与新被子还有启蒙的书籍,文房四宝都准备了两套。

陈婆婆拿过他带来的破衣裳笑道:“本以为是你和你弟弟都来,巡检大人便准备了两套。”

“谁知只你一个,只好等有机会给你弟弟捎回去了,哥儿早些睡吧,这些衣裳我给你拿去扔了啊。”

补了又补的衣裳,怎么能穿在读书人的身上呢?

李瑜红着眼点了点头:“陈婆婆早些歇息。”

这继父……是不是也太好了点儿啊?

望着整整齐齐的两套文房四宝,李瑜又想起了那个坐在地上嗷嗷大哭的弟弟,心中泛起许多怨气。

明明他和弟弟两个,都能够有光明未来的……

他发誓,他以后就算功成名就,也不会让那一家子人除了他弟弟,占到他一丝一毫的便宜。

UU文学推荐阅读:大唐:就嫁一个公主,还想求我出山?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水浒传之我是林冲时空搅屎棍综武:之大秦仙朝开局死囚,闹翻红楼不见长安红楼:武震天下汉末:帝国宏图三国秘事王室的弃儿慈悲大陆战记琴师好风流三国之风起南疆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器焰嚣张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反派,开局路遇女频剧情明末之木匠天子我在大明当暴君三国秘事第四部抗日之铁血狂兵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璜台志穿越异界开局患上了失忆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应如妖似魔大明商业帝国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大国相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白山黑水:我乃十二当家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我在古代当土匪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
UU文学最新小说: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夜读全唐诗亮剑:我李云龙发财,敢打东京!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说我战术太脏,战败后告我是战犯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此去直上青云路三国:开局遭到陷害,请父皇退位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大唐:开局被李世民模拟人生曝光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