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冷声道:“你不是叫我哥?父亲不在了,你读了那么几年书,连长兄如父的道理也不懂吗?”
酒楼掌柜可不愿意得罪县试第一,万一这位李郎君运气好考上了举人、进士什么什么的。
他把人家弟弟留在酒楼做工,哪怕是账房也是不体面的。
到时候李郎君再记恨于他,那他这生意可怎么做得下去?
再说就算不看在县试第一的面子,那他也不能得罪了李巡检啊。
“是啊是啊。”掌柜的想得明白,立刻便劝沈旦:“你小叔来的时候只说没钱供你读书,我这才同意让你来我这里的。”
“既然能读书肯定得读书,你还是赶紧同你兄长回去吧。”
“李郎君请放心,别的地方我李二白不敢说,只说我绝对不会再聘沈郎君了,我也会同交好的同行说一声的。”
到底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哪怕一个姓了李也是顾着另一个的,他哪里还敢拿什么违约金?
赶紧把签了十五年的合约拿出来,撕了个干净再将工钱全给补上,态度好得不得了。
李瑜狠狠舒了口气,瑛姐说得对果然是当读书人好。
当商人太憋屈了!
那也不能让弟弟当工人,当工人还不如当老板呢。
将沈旦从春堂楼拽出来以后,后者还满脸的不高兴,也不愿意跟着李瑜回李家去歇息。
“哥,你真的不该管我的事,我的事儿该我自己做主。”
今日他听人说哥中了县试第一,他心中自然是觉得高兴且骄傲的,只是在这之余还有一些失落。
哥的人生,和他的人生从此便是毫不相干了。
“我不管你待如何?”李瑜沉声道:“我同你说过行不行总要下场一试,为什么就是不听话呢?”
打工是那么好打的吗?
更何况还是学徒呢,既要挨师傅的骂又要跟牛马一般干活,没有办法就算了,有办法何必还要选择这条路。
“你姓李,我姓沈。”沈旦抿了抿唇,抬头倔强地看着自家哥哥道:“你早就不是我哥了。”
就爷奶他们那个性子,等他哥以后荣华富贵了,还不知道要作什么妖,还是尽早不要再有关系的好。
街边店铺的灯光洒在少年脸上,清冷倔强的表情狠狠刺痛了李瑜的心,他毫不犹疑抬手就是一巴掌。
“啪!”
响亮的巴掌声惊呆了周围的行人,也让在暗地观察的李家众人抖了抖,张三娘更是没忍住想上前阻止。
李纲赶紧拉住她:“三娘,兄长教训自家弟弟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就别上去拉偏架了。”
李琏庆幸道:“还好我上次装病逃课没让我哥发现,不然这巴掌扇我脸上得多痛啊……唔,爹?”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挨了一下,抬头就看见老爷撸起了袖子。
“好小子,敢装病……”
平时调皮捣蛋他是当好人的那个,可只要关乎到读书的事情,李纲从来都是第一个抽腰带的。
见这情形李琏拔腿就跑,李纲打定主意要好好教训他便追了上去,李瑛怕小弟吃亏也撵了上去。
张三娘犹豫了下没有动,反正丈夫也不可能将小儿子打死,当下还是二儿子的事儿最重要。
沈旦嘴角被打得流下鲜血,便听见兄长声音冰冷如雪。
“你是要继续在这里说,还是要跟我走?”
沈旦怕被熟人看见对兄长不好,所以虽然不情愿也跟着他走了,张三娘也忙不远不近地跟了上去。
李瑜边走边道:“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回村继续读书,要么来县城读书你自己选一个。”
总之这书怎么也得读。
沈旦知道兄长是为自己好,只是语气实在也说不上好。
“来县城读书?不知道的还以为李家的钱是你的了呢……”
话音刚落就见兄长顿在原地,面色不悦地看着自己。
他虽心里发怵,却也还是嘴硬:“我不如兄长这般心安理得,可不好意思白花李家的银钱。”
还是那句话,他姓沈不姓李,李巡检供他哥读书那是天经地义,可供自己读书却不是。
李瑜看着他半晌没说话,过了好久好久以后才道。
“给我父亲写个欠条吧!”
见沈旦愣住的模样,李瑜又道:“我将来若是顺利入了仕途,人家说起我有个务工的兄弟会很丢人的。”
“老二你必须得读书,你要觉得花了李家的钱心里不舒坦你就写借条,将来算利息还给人家。”
“这才叫男子汉大丈夫有志气,拿自己前程去讲志气是最没出息的,父亲若还在世都会给你两巴掌。”
沈旦本来就挺想读书的,闻言心里忍不住有些动心。
“可我要是还不上怎么办?”
他要是还不上的话,娘和哥在李家怎么抬得起头?
“哥帮你还。”李瑜扶着弟弟的肩,望着他的眼睛道:“哥考了县试第一,我们俩是亲兄弟。”
不管他们的姓是不是一样的,他们都是血溶于水的亲兄弟。
兄弟落魄而他高高在上,他做了大官儿也会遭人非议的。
这话是为了让弟弟回心转意,却也是天大的实话。
“就算是为了哥以后的名声,算是你帮哥的行不?”
沈旦知道他这是为了劝自己读书,可仔细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哥既然能考县试第一,保不齐以后就能考进乡试、会试呢?
于是他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不答应也没有办法。
有春堂楼掌柜宣传,整个县应该也没人敢收他了。
县试第一的亲弟弟,谁家敢违背他的意思收来做工啊?
至于去别的地方谋生,有了李巡检打招呼谁敢给他路引?
所以他只能继续读书,但他也鼓着气给李纲写下了欠条。
每年三分息,别人都按月算,这可以说是很实惠了。
当然李纲要这三分息不是他缺,纯粹是为了照顾孩子的自尊心。
同时张三娘也带着李瑛去沈家大大地闹了一场。
李瑛顺便给他家水缸加了点料,据沈捕头说好几日没看着沈家人出门。
李瑛可惜地表示:“庄稼人身子就是好也没给拉死,我记得隔壁李婆婆那会儿不过两日送去医馆就不行了。”
拉死了多好,那就再也不能作妖了。
反正乡村里的人舍不得粮食,吃了过味的食物拉肚子也是常事,老太太老头子身子不好挺不过去也正常。
挖个坑草席一裹就了事,根本不可能去报官的。
李瑜:“……瑛姐,谢谢你。”
他家瑛姐果然是温柔、美丽、端庄、善良、?柔顺啊。
李瑛豪迈地摆摆手:“害,顺手的事儿罢了,你是我弟弟,你弟弟就是我弟弟,那也算半个李家人。”
谁要敢让李家任何人不痛快,她就让他们全家都不痛快。
李瑜很是感动:“姐,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姐。”
吴景诚那小子娶到他姐,真的是积了八辈子德。
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