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林风开车出城,便连忙拨打孙旭的电话。
他戴着耳机打电话,并不影响开车。
电话接通,沈林风笑着问孙旭:“这段时间在忙什么?”
孙旭说:“还不是银行那些破事情啊,一年到头都忙不完。你呢,是不是也很忙?深圳的节奏,可比内地要快很多啊。”
“哈哈,我倒不是特别忙,现在正从林城赶回同江呢。过年之前,可能都不需要回深圳。”沈林风爽朗的笑着说。
孙旭非常羡慕:“我日,你这么就回去过年。”
沈林风说:“本来也不会这么早,但是一个朋友过几天要结婚,我想反正也没什么事情,早点回来就不再回去来回奔波了。提前享受一下过年的感觉。”
该说不说,毕业这些年,他都没有在家好好待过。一般都是年尾最后几天回家,年初又匆匆忙忙跑出去,中间还要走亲串户,根本没有休息够。
孙旭又问:“去林城有没有找同学见个面?”
“见了两个人,一个你感兴趣的,另一个是我最不想见的,你猜猜是哪两个?”沈林风笑着调侃,她记得孙旭曾经对秦邱妍很有想法。
沈林风还鼓励孙旭大胆追求呢。
他这么一说,孙旭便马上猜出来了:“你说的是秦邱妍?”
“果然念念不忘啊,一下就能猜出来。”沈林风调侃道,“请老同学吃了个宵夜,我们还聊起你呢。”
孙旭有些失落的说:“她是不是说对我不来电啊?不过那都是过去式了,哥们现在也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只想好好过日子。”
沈林风说:“她说跟你性格不合。不过我认为,你们不在一起并非坏事。如果在一起,不是她要去你家乡,就是你迁就她来林城。以秦家的情况,她大概率不会去你那边的。假如你来这边,想想压力得有多大?哈哈,不过可能机会也会很多。”
“是啊,这些事我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认为爱情可以跨越万水千山。现在回头想一想,当初还是我太天真了。秦家是什么地位?我怎么敢高攀呀?”孙旭感慨,“即使我们能走到一起,估计也很难走到白头。”
“不过也好,当成我自己的回忆吧。对了,她有对象了吗?”
虽然孙旭有了女朋友,而且差不多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但是他依然关心秦邱妍的个人问题,忍不住又问沈林风一句。
沈林风说:“没有。听她说家里准备给他介绍,不出意外的话,又是体制内的人。毕竟,家庭出身决定了,秦邱妍将来要嫁人的对象......”
两人围绕着秦邱妍,谈了好一会儿。
终究是孙旭的意难平啊。
孙旭还开玩笑对沈林风说,你可以去追求她啊,我不介意的。该说不说,我现在反而觉得你们两个非常般配。虽然你不想走仕途,但是你好歹有一定的事业基础。如果有秦家的支持,你的事业可能会做得更大,没准将来能上福布斯富豪榜。
沈林风马上说,哥们跟秦邱妍属于彼此不来电那种。
这是他的真实想法!
他对秦邱妍,更多是欣赏,甚至带点小崇拜——崇拜她读书多,认知高。
孙旭最后也没有忘记另一个人:“我猜猜你最不想见的人,应该是戴乐涛吧?”
沈林风说:“不是?”
“该不会是韩飞?他现在在林城跟着戴乐涛混,接到不少戴家的工程,日子过得非常惬意哦。”孙旭又继续猜测道。
之所以猜韩飞,主要是那一次同学聚会过后,两人经过分析都知道,韩飞当初力邀沈林风的目的,其实并不单纯。那小子就是想献祭沈林风,让戴乐涛好在聚会上力踩沈林风,让他颜面扫地。同时,又能抬高和彰显戴乐涛的身份。
唯一的变数是,半路杀出个秦邱妍。
是她镇住了戴乐涛。
正因为这事,沈林风才跟秦邱妍变成好朋友的。
当然,沈林风对孙旭的猜测表示否认:“我是对韩飞印象不好,但不至于恨上他。毕竟当时在深圳,咱们三人关系那么好,就算他踩着我去巴结戴乐涛,我也能够理解一二。毕竟这年代生活不容易,想要辉煌腾达更加艰难。实话讲,他能成功,我也有点为他感到高兴。”
孙旭说:“还是你格局大。”
似乎不想聊韩飞,他马上接着说:“那只能是何玲了。”
“对头。”沈林风回答,接着便把自己刚才遇到何玲的情况简单说一下。
孙旭听完,有些尴尬的说:“对不起啊,是我嘴巴没有把门。她可能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一些消息,了解到你的发展状况,才打电话跟我聊,有些消息对你的形象不太友好,我忍不住就把你发展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估计她是在故意套话吧。”
沈林风马上说:“没关系,我的情况又不是不能让人知道。知道就知道呗,只是我觉得何玲的表现真的让人恶心。当年的我,真的是没什么眼光。”
孙旭调侃道:“你看得没错,人家的确是美女一个。问题是你在成长,而何玲的思想和认知还停留在原地,才导致你现在的反感而已。”
沈林风笑道:“得,老孙你也活得通透!”
......
林城之行,沈林风见过秦邱妍,也见过何玲。
感受非常深刻。
他们是同级的同学,毕业后秦邱妍继续深造,何玲入职银行,沈林风南下打工。经过几年打磨,秦邱妍如同利剑出鞘,不论个人修养,还是她的知识量和认知、格局都比何玲和沈林风强。
按理说沈林风的起跑点最差,何玲入职银行算是千万人羡慕的职业,银行待遇好,起点高,平台大,只要好好珍惜,她的未来将会越来越好。
相比之下,沈林风毕业后的选择方向,无疑是一副烂牌。
没想到几年之后,秦邱妍个人有能力又有家庭的托举,比沈林风优秀自然不需多说。而本来该一片光明的何玲却混到了被沈林风看不起的地步。
倒不是她经济上有多悲催,而是她个人的进步实在让人不敢苟同。
该说不说,基本上同一时期毕业的同学,哪怕是跟她一样入职银行系统的,人家不是想办法提升业务水平,就是在努力提升行政级别,还有人选择在职深造,提升学历。偏偏何玲选择在低俗的兴趣爱好中沉迷,过得越来越市侩。
她这种状态放在同圈层的生活中,几乎是察觉不到距离的,但是放在不同状态的同学身上对比,明显就能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由此我们又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同学聚会都有人伤心有人失意,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对比之下,大家都会感觉到彼此的差距。这种差距,在他们平日习惯的环境中可能体现不到,可只要在起点差不多的同学身上进行比较,差距便一目了然。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它从不辜负每一个人的努力。
沈林风感觉自己还欠缺太多,本来有些膨胀的心态,马上变得心平气和起来。他不想做暴发户,而是想像秦邱妍一样,做一个性格独立,观念独立,心态独立的人。这些品质,绝对不是金钱和势力能够赋予的,而是需要个人不断成长。
成长的最好方式,就是努力做事,认真读书,不断反省。
他觉得自己读书太少,又缺少雄厚的底蕴,所以才会在取得一点点成绩之后变得飘飘然。
通过自己、何玲与秦邱妍的对比,沈林风看出了差距,更多是领悟到自己的不足。何玲的将来怎么样,秦邱妍的发展如何,实话讲跟他的关系都不大。但是沈林风知道,他个人心态的变化,未来的成长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古人说道不外求,自我反省很重要。
但是通达道的方式,有时候需要外物的加持和对比。
不然的话,人又怎么顿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