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谢禛想也没想就回答了。
说出口才意识到自己轻率了,毕竟他还不知道许姑娘的想法。
不过他也没多少后悔就是了。就是再问一次,他还是会这么回答。
孙氏没想到女儿的态度这么坚决,诧异极了,“昭昭可是觉得彻儿哪里不合心意?”
谢禛哪里答得上来。
在他来看,哪哪儿都不行。
“昭昭别这么急着做决定,好好考虑了再说。”孙氏叹了一声,“记住,你只要想自己愿不愿意嫁给彻儿就是,不准顾虑自己再嫁的身份。”
谢禛抬起头,郑重其事道:“我不觉得再嫁有什么问题。”
许姑娘就是再嫁也配得上任何人。
见他眼里满是笃定,孙氏也放了心,“你知道这么想就好。我们昭昭这么好,谁不喜欢呢?”
夫君若是还活着,女儿的婚事哪会这么坎坷?
想到这里,孙氏鼻子一酸,又想哭了,只是院子里骤然传来的一阵响动转移了她的注意力。
“怎么这么吵?”
孙氏有些奇怪,正想叫蝉衣进来问问,对方的声音就隔着门响了起来,“太太,姑娘,宫里来人了!”
“宫里?”孙氏有些摸不着头脑,还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哪家认识的人家姓宫。
谢禛却倏地皱起了眉。
宫里为什么会来人?来的是谁的人?这个时候来又是想做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谢禛叫上孙氏去了前院花厅,得到消息的许昱和孙彻已经先一步到了,正微笑着与一个太监打扮的人说着话。
“母亲,阿姐。”许昱见他们来了,连忙介绍起来:“这位是陛下身边的李公公。”
孙氏一听说是陛下身边的人,整个人就更紧张了,行礼的动作都有些僵硬。谢禛神色不动,跟在她身后福了福。
李良才的目光在这母女二人身上扫了扫,略微寒暄了几句,便说到了正题,“陛下感念许大人生前的功绩,特意邀请许公子和许娘子参加正旦的宫宴。”
谢禛立即听出了不对劲。
谢昀想要许昱这个伴读出席宫宴还算好理解,但特意叫上许姑娘就不太正常。
这恐怕并不是谢昀的意思。
许昱也很惊讶,愣了片刻才回过神,恭恭敬敬谢了恩。
李良才可是陛下身边第一人,平时很少会做这种跑腿传信的活,他今天走这一趟就已经代表了陛下对许家的恩典。
“太太真是养了一双好儿女,以后就安安心心享福吧。”李良才笑着感慨了一句。
不说别的,许昱做了陛下的伴读,和陛下就是年少时结下的情谊,前途定是无可限量。至于许姑娘,如今那一位要插手,定也能再嫁个好人家……
听到有人夸自己的孩子,孙氏是打心里高兴,“那就借公公的吉言了。”
李良才点点头,抬脚就准备离开了。
“大冷的天,真是劳烦公公走这一趟了。”孙彻走上前,不动声色的把一个荷包塞到了他手里。
李良才攥紧一摸,薄薄的几张纸,知道是银票,满意地扬起唇,“表公子还真是一表人才啊!”
“公公谬赞了。”孙彻是生意人,待人接物很是老道,极是妥帖周到的把这皇帝身边的大太监给送了出去。
谢禛注意到了他塞荷包的动作,对这总是哈哈哈哈哈的傻黑炭倒是有点儿改观。
“哎呀,忘记给李公公赏银了。”
过了一会儿,许昱终于想起自己忽略了什么了,不由懊恼地哀嚎了一声。
他做陛下的伴读也有几个月了,对宫里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也有所了解,知道这个时候应是要表示谢意拿出诚意才对。
孙氏也猛地拍了下脑袋,“是娘疏忽了!”
她是这个家的主母,这种事应是她来张罗的。
谢禛不愿看到他们干着急,开口道:“不用担心,三表哥已经给过了。”
孙彻送完人回来,就立即受到了孙氏和许昱的热情包围,交口称赞。
谢禛的心里不知怎么有些酸溜溜的。
孙彻被夸的不好意思,憨厚地嘿嘿笑了,“这不算什么,我也就这点儿本事了。要论厉害,还是昱哥儿厉害,这才多久,就得了陛下的看重。”
许昱到现在还有些搞不清楚状况,“陛下之前也没和我透露过这事儿啊。”
谢禛非常了解谢昀,知道他是个藏不住话的急性子,若他一早就打算让许昱出席正旦的宫宴,定会亲自跟他讲,而不是这个时候让人来传信。
所以,这事定是临时起意,多半还不是谢昀自己的主意。
肃王府那边,许昭宁也已经听说了这事,倒不是她特意让人打听的,而是小皇帝自己跑上门与她说的。
“王叔,你就帮我写几个福字吧,我的手都写软了。”小皇帝甩了甩自己的右手腕,撅着小嘴撒娇,连朕都不说了。
自从进入腊月,他每天不知要写多少福字,宫里要贴的,赏赐给各个官员的,简直没完没了,他都要写吐了。
许昭宁哪里敢写字,一本正经道:“陛下乃天子,只有您写的福字才能承天之佑、福泽苍生。”
小皇帝翻了个白眼,“王叔就哄我吧。”
许昭宁把一盘刚做好的酥油泡螺推到他的面前,漫不经心地问道,“陛下怎么想到叫许家姐弟去参加正旦宫宴的?”
“是母后的意思。”小皇帝很是实诚,“她说许家姐弟乃忠臣之后,许家前段时间又在京城引起了大风波,朕这个时候对他们施恩,能显示朕这个帝王的仁德。”
许昭宁平淡的哦了一声,心里却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话听着冠冕堂皇的,但她总觉得纪太后应是别有居心。
“许昱是你的伴读,叫上他就行了,为什么还特意要叫上他姐姐?”许昭宁问。
小皇帝吃着美味的点心,惬意的眯起了眼睛,闻言却撇了撇嘴,“还不是要为三姨母收拾烂摊子!”
“王叔应该也听说过许家姐姐和那曹大郎的旧事吧?三姨母现在嫁到了饱受争议的曹家,连带着纪家也遭受了非议,母后大概是想着施恩许家姐姐,让事情尽快平息下来。”
许昭宁点点头。
这说不定才是纪太后的真正目的。至于对她的恩典,莫非就是纪三娘之前提过的“找个人把她远远嫁了”?
想到这里,许昭宁的眼底一片寒芒。
她倒要看看她们会给她找个什么样的“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