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川府中江县(今德阳中江县)有座魁山,高三四十米,山上有座四层小阁楼,名为魁山阁。
魁山虽不高,但在地处四川盆地的中江县城内,却是个制高点。
今年二月,西军打下重庆后,林凤祥率本部三千余人向潼川府进发。因四川清廷兵力空虚,林部起初进展顺利,沿途攻城掠地。
一个多月后,抵达中江县时,林部已扩充到八千余人。
然而,在此他们遭遇了从成都府赶来、由四川署理巡抚岑毓英率领的清军。
岑毓英是僮人,为广西上林长官岑氏土司之后。年少时聪慧好学,其父岑苍松为他请来科举名师悉心教导。又因担心他读书过于劳累,还请来着名武师,让他在读书之余演练武艺,故而岑毓英文武双全。
岑毓英不负众望,首次参加科举,便在西林县市试中取得第一名;再赴泗城府试,依旧获第一名;最后参加奉议州院试,被取入西林县学附生,还是第一名。
此番小三元的成就,是整个广西自清廷开国两百余年来,继陈继昌之后的唯一一人。
院试结果公布时,广西学正周缦云特意让岑毓英站到前面,表扬他成绩优异,并劝勉他读有用书、做不朽人,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
岑毓英正雄心勃勃备考会试时,太平军金田起事爆发。咸丰帝下诏各地举办团练,岑毓英当即响应,弃文从武,被西林县令任命为西乡团总。
他捐出家资,招兵买马,以兵法训练部众,召集了两千余人。依靠这支团练,他在泗城府属之西林、西隆、凌云三县境内镇压了太平军分支的起事队伍。此后积极与太平军作战,官职也一路高升。
待到西军攻破重庆城时,年仅二十四岁的岑毓英,已被清廷任命为四川署理巡抚。与四川总督裕瑞在成都府举办团练、召集兵马,防御太平军西进。
西军攻占重庆城后,当即四处扩张。其中林凤祥部直逼成都府,裕瑞只好命岑毓英率本部及匆匆召集的团练共一万余人,在中江堵住林凤祥部。
岑毓英深知兵法,他明白本部战力不强,开始并不与林凤祥部进行野战,而是沿着凯江构筑深沟高垒,与林部对峙。
且将从广西带过来的本部两千人作为机动兵力,哪里吃紧就派往哪里支援,竟守住了林部的初期猛攻。
西军自长沙城突围时,仅带了十门轻便行军炮,沿途打坏两门,翻越武陵山脉时又有一门摔下山崖,到重庆时只剩七门。
故林凤祥部从重庆出发时,只携带两门行军炮,面对岑毓英深沟高垒的战法,颇为无奈。
双方对峙两个月,到了六月,清军援军渐多,军队已达四五万之众。
与林部对阵两月,清军并未吃过大亏,初遇西军时的恐惧感已然消散。
从六月起,清军屡次出寨与林部交战。起初林部略占上风,但清军仗着人多势众,岑毓英又颇具胆气,数次亲自率军与西军对阵。几番交战下来,林部逐渐落入下风。
七月初,岑毓英派一部将率一万余人,从凯江上游邱家湾处渡过凯江,侧击林部。
林凤祥无奈,只得弃守凯江防线,退回前期构筑好的魁山堡垒。
岑毓英立即命令清军全体渡过凯江,将中江城内的魁山堡垒团团围住。
双方攻防转换,又厮杀了半月。清军攻不进来,西军也打不出去。
林部人员伤亡增加,物资渐少,又被围困,军心士气开始消沉,长此以往,必被歼灭。
七月十六日傍晚,林凤祥与三团团长吴定彩、参谋长王敬之在魁山阁上查看清军军阵。
“旅长,这堡垒构筑得真巧妙。”
吴定彩赞叹道:“上下三层,依着山势呈不规则形状,配合马面、射击孔、壕沟、吊桥,步步杀机。”
林凤祥却摇头道:“这叫棱堡,西王长沙守蔡公坟时就构筑过。为随军攻城营的匠师设计,并非我的功劳。”
吴定彩笑道:“若不是旅长未雨绸缪,我军刚打下此城时,就用城中富豪的财货物资请百姓筑此堡垒,我们如今便没了依托。”
林凤祥继续摇头:“我部出发时,西王就仔细吩咐,在何处遇清军,就在何处构筑堡垒死守,将清军兵力调离成都,越多越好。”
吴定彩思索片刻,叹气说:“我们拖住了五六万清兵,可惜消息传不出去,不知西王能否知晓我们的处境。”
林凤祥看着身材强壮的吴定彩,颇为无奈。
这吴定彩自金田团营起就跟着自己,勇敢、无畏、坚定,能带兵,但因与萧云骧接触少,并不了解其性情。
“此前我们三日给重庆传一次消息,如今他们近半月没收到消息,以西王和赖参军的能耐,怎会猜不出我们的处境?我估计援军已在路上,你好好守住堡垒,别瞎操心。”
林凤祥轻轻呵斥,转头问参谋长王敬之,“老王,物资情况如何?”
王敬之今年三十余岁,他原本是湖南衡阳府知府幕僚,因不喜阿谀,得罪了知府的老丈人,被驱逐出府,流落安仁县。
萧朝贵部路过时,他全家加入太平军。因识文断字、性情温和细致、处事端方,被赖文光参谋长看中,招入参谋部着重培养。
林部从重庆出发时,他被派来做林凤祥的参谋长,与脾气直率火爆的林凤祥配合得不错。
听到林凤祥询问,王敬之回道:
“粮食、火药、枪子、箭矢充足,按当前战斗强度,够守一个多月。只是伤药存量不多,不能出现大规模伤病。两门行军炮,打坏了一门,只剩一门可用。”
“现有将士三千五百四十六人,加上辎重营、马夫、伙夫等,共五千三百二十一人,另有伤兵一千三百八十二人。”
不待林凤祥逐个询问,王敬之便一一道来,这正是林凤祥欣赏他的地方。
虽然在战事上,王敬之提不出有用的建议,但有了王敬之,林凤祥可从日常琐事中解脱出来,专心思考作战问题。
“执行好西军的卫生条例,别引发疫病,你一会带几个人去巡查。”林凤祥吩咐道。
“这是我应做的。”王敬之点头应承。
-------------------
(注1:署理,即为代理。)
(注2:陈继昌:是广西临桂(今桂林)人,他不仅是小三元,更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三元及第”(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取第一名)者。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陈继昌高中状元,先后任翰林院修撰、陕西乡试主考官、江西布政使、江苏布政使、甘肃巡抚、江宁布政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