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刚才吃饭的地方。
鱼富贵埋怨道:“少爷不该如此莽撞,马匹受惊,很是危险,少爷要是有个万一,我以后见了小姐怎么交待呀?”,知道鱼富贵也是担心,这里的小姐就是李三一的母亲了。
“管家,没事的,我自己的身手自己知道。你放心就是。”出了这事,也就没了继续逛街的心思,几人结了账,直奔北门而去。
胭脂城北门,寻一处茶馆坐下,等待其他人的到来。来的最早的还是赵智,一身农民打扮,身上的衣服还有补丁,只是洗的发白,很是干净。
“卑职见过总旗大人。”赵智拱手行礼道。
“免礼,你来的最早了。”
“回大人,卑职家离的比较远,担心误了时辰,就来的早些。”
“哦,你家在哪?”
“卑职家住马坊镇马王村,距离胭脂城四十里。”
“是有些远,天不亮你就出发了?”
“是的,卑职想问问大人,前些天大人说,有困难可以找大人,不知?”赵智慢吞吞的道。
“你有事情?”
“是的,家父在我八岁时去世,家母一人撑起这个家,我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现在家里只剩五亩薄田,弟弟妹妹又小,撑不起来。听说大人家里有地可以出租,我跟家母商量,要是可行,就全家搬到双河镇给大人当佃户。”赵智慢慢把自己当事情讲完。
“可以,富贵,给这兄弟拿十两银子。”李三一对旁边的鱼富贵说道。鱼富贵马上拿出十两银子给赵智,他身上都是银票。
“大人不可,卑职家里还有前些天拿回去的余粮,不可再拿大人的银子。”
“没事,多少你家可能还有些欠债人情的,就一块还了。那边事了,你就带全家都双河镇东街找李府,很好认,到时候我给你安排事情。保证你全家有事去做。”
“卑职多谢大人成全。”说着就跪下磕头,李三一连忙扶起。
“应该的,以后把家里照顾好,不辜负你家人就好。”
“是,卑职必将为大人鞍前马后,死而后已!”赵智认真的回答。
“好,记得就行了。你要是知道还有谁家家里也是困难一块叫上也行,家里还是有点地,养活得起咱们百八十号人。”
“嗯,我会转达的。”
后面陆续人都到了,辰时三刻,小旗连李三一共十九人都到了。尽是步行而来,没有人骑马过来。
先是到府兵营,借车拉了粮食,然后赶往胭脂城这家。
李三一在来到这个世界时,当时人少,每一个都有过交谈,虽然相处只有一天时间,但是每个下属的家庭地址都有记录,以后只要是自己的下属,在与不在都会对他们有个交代。在战场上是背靠背的袍泽,他们的家属只要能帮助的都给予一定的帮助。一行十九人,先来到的是王边地家,在城里很好找,是三街二巷第五户,门口还挂着白色对联,
“忠魂不泯传千古,浩气长存励后人”
对联写的,- 上联表达戍国卫边先烈的忠诚灵魂不会泯灭,将流传千古;下联说明他们的浩然正气长久存在,激励着后代的人们。横批“忠魂永存”。能写出这对联也是一位有杀伐之气的人。秦铁柱上前敲门,开门的是一位三十左右的男子,头发乌黑,脸色带有一丝勉强的笑容,一身素色合身衣衫,让人一下就有些悲凉之感上涌。
“各位壮士,可是有事?”门口一下子涌来二十多人,男子也不紧张,不急不缓的问道。
“这位先生,我们是王边地的生前袍泽,都是一个小旗,前几天结束边防戍卫,近日特来看望家属,请问方便吗?”
男子听到来人是老三战友,马上打开大门,并对里面喊道“爹,娘,老三战友来看咱了。”
“你们好,我是边地大哥,王边生,请进。”
然后请众人进入,这是一家三进院子格局,四处还残留着办丧事的痕迹,众人很是严肃。先随王大哥来到祠堂,给王边地上香,再到中间客厅与其父、母、哥、嫂、妹见面。李三一首先代表众人进行慰问,并详细给解释战场情况。还把这次带来的地契、文书给了王边地父母,表示如果有困难可以找县衙或者去双河镇李府找自己也行,还介绍了张家镇甲字烽火台那边给牺牲袍泽建立的忠魂院。与其交谈才知道,这王家也是三代戍卫边疆,每代都有牺牲,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多袍泽过来看望,并给建立忠魂园。王家人表示以后有机会去战场看看。
众人与王家人告辞后,又来到了胭脂城南五里铺的陆锦涛家,这里是村子,不大,问过两路人,很快就到了。这是一户普通人家,低矮的院墙,能看到里面三间一般的茅草房,这家门上也是贴着对联“忠魂不泯传千古,浩气长存励后人”。和王边地家是一样,估计是府兵营守备大人统一组织的。这次是马七娃上前敲门,开门的是一个青瘦少年,一双惊奇的大眼睛看着众人,身上一件衣服满是补丁,与陆锦涛有几分相似。
“请问是陆锦涛家吗?”李三一轻声问道。
“是的,众位大哥哥是谁呀?”开门的少年肯定后,有些怯懦的问道。
“我们是陆锦涛的生前袍泽,今天大家一起来看看陆锦涛家人。”
大门打开。
“大哥哥,请!”一听说哥哥的袍泽,圆溜溜的眼睛充满了灵动和生气。
少年把众人领到中间房屋,房屋不大,近二十人站到里面,顿时感觉很是拥挤。
“各位大哥哥,我父母和姐姐下地干活去了,你们稍等一下,我去叫他们回来。”
“好的,麻烦弟弟了。”
“不麻烦,你们能来,爹娘一定很高兴。”
众人刚上完香,一刻多钟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几人的匆忙脚步声。
“众位有礼了,我是陆锦涛他爹。不知众位小哥要来,不在家里,还望体谅。”进来一位年约四十的中年人,头发已经有一半白发,满脸沧桑,一身麻衣半身补丁,身后的妇女和小女孩穿着衣服差不多。看样子,家人应该很是穷困。
“叔叔,是我们打扰了。今天来主要是送一些陆锦涛生前奖励,有粮食三十石,良田二十亩,银子五十两。”把文书,银子给了陆锦涛他爹,粮食就在外面车上。
“那天不是有府兵营的人送了钱粮和地契了吗?怎么今天还送?”陆锦涛他爹不解的问道。
“这样,府兵营送的是抚恤金,我们送的是战场奖励。”
“哦,这样呀!多谢陆锦涛众位弟兄们的惦记,我们挺好的。”
“叔叔,你们家几亩地?”
“还完债后,现在有十亩地了,一家四口也够了。”得知陆锦涛家里有了抚恤金,讨债的第二天就来了,刚好抚恤金和良田、粮食全部用完。就剩这租来的十亩地,想找生活,又得借钱,到秋收后再还。以前他们的生活也挺好,只因为前年陆锦涛一个弟弟得病,最终病没看好人也没了,还借了一屁股债,要不是这些抚恤金,差点就被讨债的逼得家破人亡了。
“叔叔,你看这样行不行?我是城北双河镇的。如果你愿意过去种地,我可以给你提供租种土地,土地租金五成,赋税你们交。你家这几个人能种多少我给多少。”
旁边的妇人马上给男人说:“娃他爹,咱们现在是十亩租的是七成租子,还有赋税,一年也剩不下多少,不如去这小哥的双河镇种地?”
“行,那就麻烦你了。”当家的也就马上应承下来了。
“没事,陆锦涛是我们袍泽,我会让管家专门划分一片土地给牺牲袍泽家属或者伤残袍泽作为生活来源,你家是第一个,到了双河镇在东街找李府管家,就说是张家镇甲字烽火台陆锦涛家的,他就知道了,会给你们安排好一切的。”
看着一家人急切的目光,现在有了生的希望,这里也没有什么牵挂,也想有个新的开始。也就答应了。
“好,那我们这几天就把这里收拾收拾,好了以后就去双河镇东街找你们。”
“好”。再说了一会儿话,众人就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