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冬,上午时分,天气尚算温和,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柔和的阳光洒向大地,带来丝丝温暖的热气,轻轻拂过人们的身体。然而,就在这看似宁静祥和的氛围背后,一场巨大的危险正悄然逼近。
在这片茂密的树林中央地带,人影交错晃动。仔细看去,这些人身着统一服饰,手中紧握着弓箭,腰间悬挂着锋利的兵刃,个个英姿飒爽,显然皆是训练有素的精兵强将。但若是稍加留意,便能发现他们的精气神似乎略显萎靡不振,仿佛经历了一场沉重的打击。
原来,不久前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战斗。由于未能有效保护好统帅,导致战局失利,众人只得四散奔逃。幸运的是,在逃亡后,他们于大夏关口重新聚集起来。此刻,由副统领带领着大战过后幸存下来的将近两百名士兵,潜伏于此,心中燃烧着熊熊怒火,誓要报那战败之仇,亲手斩杀给他们带来奇耻大辱的罪魁祸首——大武府兵营总旗李三一。
起初,他们精心选择了埋伏地点,位于道路百步开外之处。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特意安排了六名身手矫健之人,分别藏匿于高高的树顶之上负责了望侦查。此时正值初冬季节,虽然树叶尚未完全凋零飘落,但仍能提供一定程度的掩护,使得这个藏身之所相对较为安全隐蔽。
而在大武府兵前进的队伍前方,约有十来个士兵充当前哨,负责探查路况。对于这一情况,副统领自然心知肚明,因此他下令暂时放过这些先头部队,因为他们真正的目标是隐藏在队伍中间的李三一。当得到确切消息,确认李三一已经进入树林范围后,这支复仇小队便悄悄地向前移动,进一步潜伏至距离道路仅有二十步远的灌木丛后面,屏气凝神,静待时机到来……
行至树林中间地带时,四周忽然变得出奇地安静,甚至连一丝一毫的杂音都听不到。这种诡异的寂静让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李三一心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不安之感。他那敏锐的直觉告诉他,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劲。于是,他迅速做出反应,一个简洁而有力的手势下达后,外围的盾牌手们默契地上抬盾牌,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弓弩手们则动作娴熟地将弓弦拉紧,箭头瞄准着可能出现危险的方向。
就在这时,大夏国的副统领终于看到了李三一及其所率领的队伍逐渐进入了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当他仔细观察这支队伍的行军阵法时,心中不禁暗叫一声不好:从对方整齐有序的阵型和士兵们训练有素的行动来看,毫无疑问他们遭遇的是一支精锐之师!而且粗略估计一下,这支敌军起码有五十人之多,再反观自己这边,手下的残兵败将还不到两百人,实力相差如此悬殊,一时间这位副统领感到有些底气不足,人数占优,但是质量不行。然而,事情既然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除了硬着头皮拼一把,看看能否凭借运气扭转局势之外,别无他法。
待李三一等人完全踏入预先设好的伏击圈之后,只听那位大夏副统领声嘶力竭地大喊一声:“放!”刹那间,“嗖嗖嗖”的箭矢声响彻整个树林。无数支利箭如雨点般从树林道路两侧向着李三一的亲卫骑兵飞射而去。由于事发突然且敌人的攻击异常猛烈,转眼间便有八九名骑兵不幸中箭,惨叫着应声落马。
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李三一这边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只见他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利箭射来的方向,同时脑海中飞速回忆起以往演习时所运用过的各种阵法。很快,他便果断地下达命令,让士兵们按照特定的三三成阵方式展开反击。一时间,双方你来我往,喊杀声、兵器相交之声以及伤者的哀嚎声交织在一起,使得原本静谧的树林瞬间变成了一片血腥残酷的战场。
眼见己方射出的第一轮箭雨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大夏副统领心知不能拖延时间,必须速战速决。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再次高声呼喊:“杀!”随着这声令下,埋伏在树林中的大夏士兵们纷纷手持兵刃,嚎叫着向李三一的队伍冲杀过去……
就在这时,只听得大夏王爷亲卫队副统领怒目圆睁,口中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大吼:“兄弟们,跟我杀!”这声怒吼仿佛一道惊雷,划破长空,令人胆寒。紧接着,他身先士卒,如同一头猛虎一般率先向着前方猛冲而去。
而在道路两侧的众人见此情形,也纷纷停下手中不断射箭的动作。他们迅速地将腰间锋利无比的腰刀抽出,毫不犹豫地跟着副统领一起冲向大路中央。一时间,喊杀声、脚步声和金属碰撞声响彻云霄。
然而,与大夏将士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三一所率领的队伍。只见他们这边早已有弓弩手严阵以待,随着一声令下,弓弦颤动之声不绝于耳,“嗖嗖嗖”的破空之声此起彼伏。眨眼之间,每名弓弩手都以惊人的速度射出了整整一盒箭矢。
而且,这些弓弩手们配合得天衣无缝。一人负责瞄准射击,另一人则全神贯注地守护着同伴,以防敌人趁机偷袭。还有一人则手脚麻利地更换着箭盒,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自然,中间没有丝毫的停顿。
在如此猛烈的攻击之下,那些从山坡上冲下来的大夏将士们遭受了重创。还未到达路边,他们的人数便已锐减至不足原来的三成。而后面那些尚未冲过来的士兵见状,心中早已惊恐万分。其中更有几个人毫不犹豫地转身逃离战场,对于他们来说,当逃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根本不会产生丝毫的愧疚之情。
来到李三一众人身旁的大夏军士兵大约有五六十人,他们个个身强体壮、装备精良。刹那间,两边的人马便短兵相接,喊杀声四起。只见李三一这边迅速展开了三三阵法,相互配合默契,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而那名副统领却完全不顾及其他敌人,如同一道闪电般径直朝着李三一人冲去。他的速度之快,简直不亚于百米冲刺!面对如此迅猛的攻势,李三一手中的弓弩一刻也没有停歇,但无奈此人速度实在太快,一整盒箭矢射出去,竟然仅有一支射中了他的右胳膊。
眼见着这名副统领气势汹汹地直逼自己而来,李三一毫不畏惧,他果断翻身下马,手提长刀迎头而上,发起了反冲锋。与此同时,他的两侧还有一群亲信护卫紧紧相随,时刻守护着他的安全。
说时迟那时快,副统领高高跃起,双手紧握大刀猛地朝李三一劈下。这一刀威力惊人,带着凌厉的风声呼啸而至。然而,李三一反应极快,他瞬间侧身一闪,同时挥起手中的长刀向上一架。只听“铛”的一声巨响,火花四溅,副统领这一击虽然力道十足,但终究还是因为刀势用尽,被李三一成功化解。不过,尽管如此,李三一的长刀还是在副统领胸前的盔甲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刀痕,那痕迹清晰可见,令人触目惊心。
双方一击之后各自向后退开五步远,稍作喘息调整。紧接着,他们再次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对方,一时间刀光剑影交错纵横,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就在两人激战正酣之时,李三一身后和前方的两个小旗骑兵队伍也纷纷加入到这场激烈的战斗之中。原本实力相当的局面瞬间发生了变化,战斗的天平开始向着李三一一方倾斜。而大夏军中剩下的这二十多名士兵也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即便面对着人数比自己多出将近一倍的李三一亲卫队,他们依然毫无惧色,奋勇拼杀。
“痛不?”李三一看着对方的模样,挑衅道。
“哈哈哈哈!这种程度的攻击简直就是给我挠痒痒啊!痛苦?不,这只是让我兴奋的前奏罢了!来吧,再来!”副统领狂笑着,双眼闪烁着疯狂的光芒,他浑身肌肉紧绷,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般再次猛冲而来。
一时间,场上刀光剑影交错,两人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十来个回合过后,副统领开始气喘吁吁,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他的动作明显变得迟缓,体力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而反观李三一,却是越战越勇,手中长刀挥舞得虎虎生风,每一招都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和精准的技巧。
就在这时,副统领一个不留神,反应稍稍慢了一丝。李三一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猛地一跃而起,双手紧握长刀,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劈下。只听一声惨叫响起,副统领提着武器的那条手臂被硬生生地砍了下来,鲜血四溅。
副统领剧痛难忍,整个人瞬间愣住了。然而,李三一并没有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只见他迅速收刀,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前一刺。那锋利的刀尖如同闪电一般,准确无误地刺入了副统领的喉咙。随着李三一用力一抽,长刀拔出,带起一串血花。副统领瞪大了眼睛,身体缓缓向后倒去,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扬起一片尘土。
几乎与此同时,其他地方的战斗也接近尾声。李三一带来的人展现出了高超的武艺和默契的配合,将剩下的十几个敌人打得节节败退。最终,这些敌人再也无法支撑下去,纷纷倒地身亡。只有五个眼尖的家伙见势不妙,连忙高举双手,表示愿意投降。
片刻之后,战场上逐渐恢复了平静。众人开始有条不紊地清理战场,收缴战利品,并救治受伤的同伴。这场激战虽然短暂,但却异常惨烈,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与坚毅。
大约过了两刻钟之后,只见于文飞急匆匆地赶来向李三一回禀情况。
于文飞单膝跪地,抱拳施礼道:“少爷,战场已经全部清扫干净了。”
李三一微微颔首,紧接着追问道:“此次战役我方的损失状况怎样?”
于文飞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地回答说:“少爷,此战我军共有六人不幸阵亡,他们皆是在战斗刚刚开始的时候遭遇敌人突袭而牺牲的。另外还有十一人受伤,其中有五人伤势较重。”说到这里,于文飞不禁低下了头。
听到这个消息,李三一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着。将近三成的伤亡比例着实令他感到有些心痛和忧虑。
沉默片刻后,李三一继续开口问道:“那么敌方的伤亡情况又如何呢?”
于文飞赶忙回应道:“回少爷,经过仔细清点,这些敌军均为大夏国五王爷的亲卫队成员。我们共击毙一百五十一人,但并未发现重伤者,仅有五名受轻伤的敌军选择了投降并被俘获。”
听完于文飞的禀报,李三一猛地瞪了他一眼,眼中透露出一丝不满和疑惑。于文飞见状,连忙解释道:“少爷息怒啊!我们在打扫战场时确实只找到了这几个带着轻伤投降的敌军,并没有发现其他人员。依属下之见,或许其余敌军趁乱逃走了也未可知。”说着,于文飞脸上浮现出一抹无奈的苦笑。
李三一略一思索,便摇了摇头心想:罢了罢了!回想起上次截杀大夏逃兵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当时他们遭遇一名狡猾的百夫长,本以为对方已命丧黄泉,却不料他竟佯装诈死,趁众人不备猛然发动袭击,险些让一名府兵丢掉性命。自那次事件过后,每次收拾战场,李三一都下令众将士先是万箭齐发,而后再以长矛猛刺,如此一来,基本上未曾给敌军留下任何重伤生还的机会。这一次的情况倒也情有可原,索性不再追究。
正在此时,只见一名士兵匆匆赶来,单膝跪地抱拳禀报道:“启禀少爷,此次作战我们成功俘虏了一名百夫长。此人声称掌握重要情报,欲向您禀报。属下现将其带来,请少爷定夺。”
李三一闻言,微微颔首道:“将他带上来吧。”未作过多思考,便爽快地应下此事。毕竟这场战斗己方仅损失十七人,而敌军则折损了一百五十六人之多,双方战损比例约为一比九,可以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完胜之战。
没过多久,只听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短短数个呼吸之间,那名被俘获的百夫长已然被带到了李三一跟前。只见宇文飞动作麻利地卸下此人身上的武器和盔甲,并将其双手反绑于身后,迫使他双膝跪地,低头伏在李三一面前。
李三一目光如炬,紧紧盯着眼前之人,沉声道:“起来吧,既然你口称有情报要报,那就快快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