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一和荻华在工地上缓缓前行,一边视察工程进度,一边低声交谈着。突然,一声响亮的招呼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卑职见过少爷!”只见家兵基地的秦魁副统领快步上前,单膝跪地,恭敬地向李三一施礼。
李三一微微颔首,示意秦魁起身,然后问道:“秦魁,你来啦。最近辛苦了!工地的安全状况如何?”
秦魁站直身子,面色凝重地回答道:“回少爷,目前招募的工匠和小工都表现良好,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只是那些流民比较难以管理,不过经过前两天斩杀了三个带头闹事的刺头,并将他们的尸体悬挂示众后,情况已经大有改善。现在凡是新进来的流民,都会先从那三具尸体旁边经过,教育一番,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被提醒要遵守规矩。”
李三一满意地点点头,夸赞道:“做得很好,就该如此。那么,你这里的人手是否足够呢?”
“目前,我们这里共有家兵三百人,都是骑兵;护院两百人,其中骑兵五十,挑选民工和流民一千五百人。其中,一百五十名护院每人手下都有十名招募来的民工和流民,这些人负责组织训练。每天,他们都要进行严格的训练和巡逻任务。”秦魁信心满满地介绍道,“现在,士兵们主要使用的武器是咱们府里淘汰的弓箭,而护院们则主要配备短刀和弓弩。至于长矛和盾牌,目前正在加紧制作当中。”
他顿了顿,接着说:“这些民工和流民虽然在打仗方面可能表现不佳,但保护工地的安全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说完,他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嗯,确实不错。”对方对秦魁的工作表示肯定,“既然人手充足,那就可以适当地向外扩展预警范围了,至少要达到二十里。另外,你回头去找一下秦甲一,让他给你制作一百架重型弓弩。等这些弓弩制作完成后,就可以部署在外围进行布防了。每段城墙建好后,就立刻接手防务工作。”
“是,少爷!”秦魁连忙应道,“我今晚就派人过去找甲一。”
“嗯,目前就先按照这个规模来,不过如果有特别合适的好苗子,一定要尽量把他们留下来。给全家的安置费用是三十两银子,每个月发放粮饷五百钱,再加上一石粮食。要是能杀敌一人,就可以额外获得十两银子的奖励。在购买城内房屋时,会优先考虑他们。而且,如果家中有人在男爵府服役,就可以免除劳役,佃户租金也只需要交四成半。伍长每个月可以领到一两银子,还有五石粮食。小旗每个月能拿到二两银子,十石粮食。总旗则是每个月五两银子,二十石粮食。每个月还能休息两天呢。”
“嘿嘿,少爷,您这待遇一公布出来,那些报名的人肯定都得抢破头啦!”站在一旁的荻华兴奋地说道。
“哈哈哈,是啊,现在咱们男爵府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咱们男爵府的士兵可都是职业化的,要想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安心地每天训练、巡逻,上阵杀敌,那就必须得拿出足够的诚意来才行啊。”李三一感慨地说道。毕竟这里可是自己的封地,他可不想搞那种像府兵营那样的义务兵制度,那样的话,士兵的战斗力肯定不行。
“少爷,这待遇一旦公布出去,我想参军的人数肯定会非常多啊!那么,我们到底需要多少人呢?”秦魁一脸关切地看着李三一,迫不及待地问道,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
李三一并没有直接回答秦魁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你觉得咱们这三十封地需要多少兵力才够呢?”他的目光落在秦魁身上,似乎在考验对方的智慧和见识。
秦魁略作思考,然后回答道:“如果只是单纯的防御,朝廷的府兵营一个县还不到一千人,目前这两千人其实已经足够了。毕竟,不是每场战争都需要用到这么多人。但如果是采取进攻性的防御策略,那可能就会有点紧张了。而若是想要将敌人完全阻挡在封地之外,那至少得有三千名精兵才行啊!”
李三听完秦魁的分析后,若有所思地微微颔首,表示对他的观点非常赞同。沉默片刻后,李三突然眼神一亮,果断地说道:“嗯,很好,就照你说的办,按照三千五百人的规模来招募吧。不过,这三千五百人不能全部派出去,需要留下五百人在城里负责巡逻和维持治安,以防万一。这五百人就作为预备队,随时待命,以备不时之需。”
秦魁闻听此言,连忙躬身应道:“好的,少爷!我明白了。那从明天开始,我就立刻着手进行招募和训练工作,一定不辜负少爷的期望。”
李三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又补充道:“哦,对了,还有一件事。明天开始,府兵营会在城北一带巡逻,你们可别到时候误会了,自己人先打起来了。”
秦魁赶忙回应道:“是,少爷,我记住了。明天我会去找马坊镇的总旗,跟他好好协商一下巡逻的具体事宜,确保双方不会产生冲突。”
一行人继续在工地上缓慢前行,脚下的土地有些松软,不时有小石子从鞋底滑过。
“荻华,这工地上怎么都是人力推车拉土运输呢?府里那些牲畜呢?”李三一突然停下脚步,目光扫视着四周忙碌的工人,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荻华显然没有预料到李三一的这个问题,他略微一愣,然后才回过神来,回答道:“啊,那些牲畜不是用来耕地的吗?”
李三一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解释道:“耕地当然能用,但工地也一样能用啊。那些驮马、骡子、耕牛都可以拉过来用。只要把草料供给足了,它们就会很卖力地干活。而且,这些牲畜力气比人大多了,如果草料不够,就去买一些回来,这样不仅能节省人工,还能多出不少活呢。”
荻华听后,眼睛一亮,连忙点头道:“是,少爷,您说得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那我明天就安排人把府里的牲畜都拉过来。这样一来,工地的进度肯定能大大加快。”
李三一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说道:“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给这些牲畜配备一些专业的兽医,以防止它们生病。毕竟,这些牲畜可是我们重要的劳动力啊,如果它们出现什么问题,那对我们的工作可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了。所以,一定要确保它们的健康状况良好,不能有丝毫的闪失。”
荻华连忙应道:“是,少爷,我明白了。我会尽快去寻找一些经验丰富的兽医来照顾这些牲畜的。”
李三一听到荻华的回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说道:“嗯,你能考虑到这一点,非常好。不过,随着我们府里使用的牲畜数量不断增加,仅仅依靠现有的兽医可能还不够。所以,我们还需要加紧培养更多的兽医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我们的牲畜健康。”
李三一再次将头转向秦魁,目光落在他身上,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开口询问道:“目前你们这里一共有多少位医师呢?”
秦魁听到这个问题,稍稍沉默了一下,似乎在脑海中迅速回忆着相关信息。过了一会儿,他才回答道:“秦统领昨天派遣了六个人过来。流民里面有多少还不清楚。”他的语气显得有些谨慎,似乎对这个数字并不是特别确定。
接着,秦魁又补充道:“这六个人都接受过双河镇潘安民医师的专业培训。”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六个人专业能力的肯定。
李三一微微点头,表示对秦魁的回答还算满意。他思考片刻后说道:“很好,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将这六个人与流民、民工中的医师组织起来,在棚户区和兵营之间建立一座医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医馆建成后的情景。
李三一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可以按照潘医师的三级分诊制度进行试行,以此来加强医疗卫生工作。如果医师人数不足,就派人前往秦州去邀请一些,并且可以为他们全家提供五十两银子的安家费,以及十石粮食。至于工钱方面,每月二两银子应该足够了。”他的计划听起来十分周全,既考虑到了医师的数量问题,又给出了合理的待遇条件,以吸引更多的医师前来。
秦魁听完李三一的安排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没问题,我回去后立刻组织人手开始行动。如果人手还是不够的话,我会派人去秦州招募更多的医师。”他深知病情不仅会影响士兵们的士气,也会对普通百姓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对于李三一的提议,他表示完全赞同。
“嗯,那些孤儿送到家兵基地有多少?”李三一继续追问秦魁道。
秦魁稍稍思索了一下,然后回答道:
“最近来的流民里面,孤儿的数量相当可观。十岁以下的孩子就有一千三百多人,这些孩子每天都会被大管家鱼富贵派人接走。而十岁至十四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人数更为庞大,竟然达到了两千人之多,他们每天都会被专门派人送到家兵基地,由秦统领负责训练。相比之下,老弱病残孕妇的人数就比较少了,只有百人左右。”
秦魁说完后,脸上露出一丝诧异的表情,似乎对这么多小孩孤儿的存在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李三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嗯,老弱病残孕的人数少,也许是因为在这两个月的逃难过程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不幸离世了。毕竟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生存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而那些年轻力壮的人,可能会更有机会存活下来,所以他们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了年纪更小的孩子们。”
今天送这些孤儿去的时候,李三一特别嘱咐秦魁,要他给秦统领捎句话:“一定要把这些孩子训练好,因为他们将会成为少爷我未来的班底。同时,还要注重对他们的教育,让他们明白只有跟随少爷我,才能够有饭吃、有钱花、有地种,甚至还有可能当官。”
李三一接着强调说,“不仅要让这些孩子拥有强壮的体魄,还要让他们有聪明的头脑。他希望秦统领能够重新捡起学堂,让那些有家兵但不识字的孩子也能学习知识,而这些孤儿更不能成为睁眼瞎。”
最后,李三一再次叮嘱秦魁,一定要将他的话原原本本地转达给秦统领,确保这些要求都能得到落实。秦魁恭敬地回答道:“是,少爷,我一定会把您的话带到。”
就在这个时候,众人缓缓地走到了城西南角,突然间,他们的目光被竖立在那里的一块牌子吸引住了。这块牌子虽然看起来有些简陋,但上面的字却清晰可见,众人凑近一看,才发现这里竟然就是未来流民的住宅区。
荻华见状,赶忙上前一步,指着牌子向大家介绍道:“少爷,根据规划,这里将会建造一千五百户三间大瓦房。每间瓦房的宽度约为三丈,长度则达到了十丈,总共设有九个房间。而且,为了方便居民生活,每排将建造二百户,每户都配备了独立的茅厕。不仅如此,每隔三百户还会挖掘一口水井,由于这里距离河流并不远,所以井口距离地面也不过三丈而已。此外,在居民区的正中央,还规划了两排商铺,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李三一听,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接着说道:“嗯,就按照图纸上的安排来执行吧。等大规模使用人力和牲畜之后,城墙上的工程应该会有所宽裕,到时候就可以开始着手建设居民区了。首先,要把这一千五百户全部建造起来。为了便于管理,每一百户设立一个组长,每一千户则设立一个村子。至于租房和卖房的事宜,我们可以从南边开始进行租房,每户每月的租金定为一百文钱;而卖房则从北边开始,每户的价格为十两银子。另外,所有的住户每月都需要交纳十文钱的管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