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一巡视工地还在继续。几人正在交谈中。
“如此甚好,每月租金仅需一百文,对于一个妇女来说,半天的工钱便足以支付,而一个工匠只需两年时间,便可购置三间宽敞的大瓦房。若是家中有两个劳力,那么一年之内便能轻松实现这一目标。然而,这十两银子房子的成本似乎有些过高了,咱们要赔钱的。”荻华面露难色,苦笑着说道。
李三微微一笑,解释道:“房子的目的在于供人居住,我们将其出租,旨在吸引人们前来。人一旦到来,便能够为府里创造价值,不管是种地、工坊、商队、商铺还是当兵或者其他营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房子是不能过户的。倘若住户不再需要,府里仍会以十两银子的价格进行回收,且住户之间不得相互买卖。若有违反,一经发现,立即没收。”
李三深知人性的贪婪,在前世,廉租房中开着奔驰、宝马等豪车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他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以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现在是城里,住满了就在城外,反正男爵府暂时廉租房模式一直存在,不够了就去建造。
荻华听后,恍然大悟,连忙附和道:“哈哈,还是少爷高明啊!人来了自然要为府里出份力。一般来说,一户七八口人的家庭,通常都会有三四个劳动力。咱们的租金如此之低,房子又如此实惠,恐怕用不了多久,这些房子就会被一抢而空啦!”
“嗯,在城墙东南角的一半区域,我们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来规划和设计院子。不过,这次的院子要比之前的大一倍。当然,价格也会相应地提高一倍。这些院子主要是面向专业技术人员的家属,比如医师、小旗以上的军方人员、男爵府管理人员以及工坊的负责人等等。租金定为二十文,售价则是三十两银子。”李三一详细地解释道。
接着,他又指向另一半区域,继续说道:“而在这另一半区域,我们规划设计三亩大小的院子,这些院子将主要面向商人以及富人。价格方面,我们定在一百两纹银。同时,为了吸引他们,院子的设计要更加精美一些。租金设定为三两银子,售价则在一百两以上。如果一时卖不掉,我们可以每个月上涨一两银子。这样,买家就可以自由买卖这些院子了。当然,交易完成后,需要到男爵府进行备案,并上缴售价的半成作为男爵府备案费。”
最后,李三一强调道:“在这两个区域中间,我们要用一条十丈宽的马路将它们隔开。马路的两侧,我们可以建造一些半亩大小的独立商铺。”
荻华听完之后,脸上露出一丝不解的神情,她疑惑地问道:“少爷,我能够理解设立专业技术人员家属区的做法,这样确实可以将他们与普通流民区分开来。然而,最后那个售价高达百两以上的院子,真的能够顺利卖出去吗?毕竟,当年咱们双河镇那座十亩大的宅子,也不过才卖了一百两银子啊。”
李三一微微一笑,露出自信的神色,他安慰荻华道:“呵呵,你不必担心,这些院子肯定会卖出去的。放心去盖吧,按照计划,一期盖一百座就足够了,分为三期建设。”
他心里清楚,随着男爵府的发展,自己工坊将会大量雇佣人员,到那时,商贸集散地的作用便会逐渐显现出来。而房地产开发,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荻华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好的,少爷。按照规划,普通住宅区的北门是工坊和库房,这个可以在城墙建成之后,天气转冷的时候,就在城内进行建造。工坊和库房的建造相对比较简单。接下来就是集市了,最后才是男爵府。”
“两侧居民区,一定要在开春前把学堂建好,规模要能容纳五百名学生。而且,学堂的质量要和男爵府一样好!”李三一语气坚定地继续补充道。
荻华听后,面露疑惑之色,他不解地问道:“少爷,现在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们都去工地上干活赚钱了,让他们去上学不是耽误了挣钱的机会吗?”
李三一沉思片刻,然后回答道:“这样吧,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年龄在六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如果不去上学,每个月就要罚款五百;而十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孩子,如果不去上学,每个月则罚款三百。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吧。另外,在学堂里,每天会提供两餐,而且是免费的。至于书本,只收取成本价就可以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是前世的总结。
荻华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办法可行。毕竟,男爵府正在新建,很多制度都需要逐步落实,教育绝对不能被忽视。
“好的,少爷。我明白了。在居民区建设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步进行学堂的建设,这样也不会太麻烦。”荻华立刻表示赞同,并迅速将学堂建设的事宜记录在本子上。
“嗯,可以,把兵营安排在和普通住宅区同步开工。城里的就按照之前规划好的设计方案来进行建设。至于城外的兵营,具体怎么安排就听秦魁的意见吧。到时候你们俩再好好协商一下,确保兵营的建设能够顺利进行。”李三一沉稳地说道。
荻华和秦魁对视一眼,然后齐声回答道:“是,少爷!”他们的声音中透露出对李三一决策的绝对服从。
在讨论完兵营的事情之后,李三一又与荻华、秦魁等人商议了其他几件重要的事情。大家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经过一番讨论,最终达成了共识。
视察结束后,李三一再向四周看了看,觉得没有太大的纰漏,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然后带着他的亲卫队,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双河镇的宅子。
在双河镇宅子待了整整三天,李三一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他上午会花费半天时间处理府里的各种事务,确保一切都井井有条;下午则会全心全意地陪伴着秦淑兰和木竹清这两位身怀六甲的夫人,与她们一同享受温馨的时光。
眼看着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了,第四天清晨,李三一决定返回胭脂城府兵营。他告别了家人,踏上了归途。
一回到兵营,李三一就立刻进入营帐,准备开始工作。然而,他刚刚坐下不久,亲兵便前来禀报,说是长史赵东初有要事相告。
“卑职见过千户大人!”赵东初一进营帐,便赶忙行礼。
“免礼,请坐。”李三一挥手示意,自有亲卫端上茶水。
赵东初谢过之后,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然后面色凝重地说道:
“谢大人,卫所那边所需的粮食和银子,还有那批旧衣服,我们都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在第二天准时送过去了。不仅如此,我们还特意把一些库房里报废的武器拉了整整三车过去呢!”赵东初一脸谄媚地说道。
“哦?”李三一闻言,顿时来了兴致,“那押送的人回来后,可有说些什么?”
“回大人的话,听那押送的人讲,现在卫所那边的变化可真是大得很呢!”赵东初赶忙应道。
“哈哈哈,如此甚好!”李三一开怀大笑,“人一旦有了希望,干活自然就有了奔头,那脸上自然也就会充满自信啦!”
“大人说得极是!”赵东初随声附和道,“这一切可都得归功于大人您啊!若不是您,卫所的那些人又怎能如此振作呢?”
“哈哈,你这话可就有些言过了。”李三一摆了摆手,“这里面可不光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你也出了不少力嘛!”
“谢大人。另外一个事,截至昨晚,我们一共收到了如下战报:此次剿匪行动,共消灭土匪二百零五人,杀敌一百七十九人,俘虏二十六人。然而,府兵营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有二十五名士兵战死,五十七人受伤。其中,城南巡防总旗周小龙在收到线报后,果断率领全部人马出击,成功斩杀了这股土匪三十二人。但令人惋惜的是,他在返回途中遭遇伏击,不幸壮烈牺牲。”
“什么?一个总旗竟然战死了?”李三一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犹如被重锤狠狠地敲击了一下,他猛地站起身来,满脸惊愕,双眼瞪得浑圆,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声质问道。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他的声音因为震惊而有些颤抖,其中透露出难以置信和焦急的情绪。
长史赵东初见状,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回答道:“回大人,昨天天快黑的时候。”
李三一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继续追问道:“杀死周小龙的人找到了吗?”
赵东初点了点头,答道:“已经被乱箭射杀,当场死亡。卑职亲自去查勘了战场,发现那五个凶手的衣着打扮和那股土匪一模一样,后来经过线人辨认,确定他们就是那股土匪的头子。”
李三一的眉头紧紧皱起,他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嗯,所有战死人员,全部都要进入忠魂园,让他们享受后世香火。同时,该发的抚恤一定要监督到位,绝不能让英雄们流血又流泪。”
“是,大人。袍泽抚恤,我们向来都是第二日便兑现的。毕竟,这是对那些为朝廷和黎民百姓付出生命的勇士们的一种慰藉,绝不能有丝毫拖延。至于立功者,自然是该奖励的奖励,该升职的升职,绝不含糊。而线人提供的线索,只要一经查实,我们也会当场兑现报酬,绝不拖欠。”赵东初这次是铁了心要把事情办好,因为他深知这位新上任的上官与以往的那些官员大不相同。
以往的上官们,由于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很少有战事发生,所以他们主要通过克扣军粮等手段来贪污腐败。然而,这位新上官一上任就摆明了条件,将功勋摆在众人面前,而且明显还有许多空缺的职位等待着大家去争取。赵东初可不想错失这个难得的机会,让自己之前的努力都白费。
“嗯,做得很好。”李三一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接着说道,“这次剿匪行动结束后,上缴的一半财物就留下来,作为对所有人的奖赏。最近边疆地区不太安宁,所以大家都要提高警惕,加强训练、执勤和巡逻,绝对不能有任何差错。”
原本,李三一还打算在剿匪结束后让一半的士兵休息一下,但听了舅哥提供的情报后,他立刻改变了主意。现在看来,不仅不能让士兵们休息,还得进一步加强训练,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大人,最近这三个月时间里,战死和重伤的士兵都已经上百人了啊!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虽然目前例行的巡逻和执勤还能勉强维持,但一旦战事真正爆发,那可就相当紧张了。而且,还有十来个伍长和小旗职位出现了空缺,这是因为府兵士兵人数不够导致的。”赵东初一脸凝重地向大人汇报着情况。
大人听后,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嗯,士兵数量不足的问题,目前先暂且搁置一下吧。等剿匪行动结束后,向上级汇报工作时,看看是否能从其他县城调拨一些兵员过来,将我们的队伍补充完整。至于那些职位空缺的伍长和小旗,该升职的还是要升职。如果暂时没有合适的官位,就让他们先在现任伍长、小旗的职位上当副手,一人现任官位可以配备一到两位副手,权当是一种实习,积累经验。待遇方面保持不变。这样一来,一旦我们有了足够的兵员,就能够迅速组织起一支完整的队伍了。”
赵东初听后,连连点头,称赞道:“大人这个办法真是太好了!许多伍长和小旗都是靠战功升上来的,对于管理士兵可能并不太熟悉。让他们先实习一下,既能锻炼他们的能力,又能为我们储备更多的人才,确实是一举两得啊。”
大人微笑着点点头,表示认可,接着说道:“那就这么定了,以后就把这个做法形成一个章程,也算是咱们府里的一个特色吧。再一个把战死、重伤退伍的名单、地址统计出来,明天给我。”
“是,大人!属下一定不辱使命,回去后立刻着手安排相关事宜。”赵东初一脸严肃地回答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李三一的敬畏之情。这种新事物的出现,他又是另一个带头者,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跟着大人就是有前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