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两人就队伍剿匪的后勤保障、人员调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商讨和安排。赵东初认真地记录下每一个要点,并对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经过一番深入且详尽的交流之后,赵东初将所有需要汇报的事项都一五一十地讲述完毕,然后缓缓站起身来,向李三一恭敬地告辞道:
“大人,如果没有其他事情的话,属下就先行告退了。”
李三一稍作思考,沉默片刻后,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道:
“好的,你先去吧。出去后顺便把赵智总旗找来,我有一些事情需要交给他去处理。”
赵东初领命后,便转身快步走出了营帐。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赵智才匆忙走了进来。
“卑职赵智,见过千户大人。”赵智一进营帐,便立即躬身行礼,态度甚是恭敬。赵智之所以能得到李三一的如此重用,完全是因为他自身能力出众,而且还是李三一亲手从普通士兵中提拔上来的。如今,赵智不仅担任着总旗的职务,更是深得李三一的信任,就连进出营帐都无需亲兵通报,这让同为下属的赵东初不禁心生羡慕之情。
“对了,你和赵东初家是亲戚吗?都是一个县的呢。”李三一的好奇心突然被点燃,他饶有兴致地看着赵智,似乎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想着一个姓,在一个区域内多少有点关系。
赵智显然没有料到李三会突然问起这个,他稍稍愣了一下,心里琢磨着李三怎么会突然对自己的家庭背景感兴趣。不过,他并没有多想,只是如实回答道:
“不是的,我听我娘讲过,我们家其实是从长安那边迁移过来的。当年当今皇帝打败匈奴后,胭脂城的人口变得非常稀少。我家就是在那个时候,响应朝廷的号召,来到胭脂城马坊镇开垦荒地的。”
赵智顿了顿,接着说道:“至于长史赵大人,我听说是这里的原住民呢。”
李三一点点头,表示理解。他原本只是随口一问,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既然赵智已经解释清楚了,他也不再纠结于此,而是迅速将话题转移到正事上:“嗯,好的,我知道了。其实这次叫你来,主要是有一些事情要交代给你。”
“大人请讲,卑职洗耳恭听。”赵智闻听此言,连忙躬身施礼,态度恭敬地说道。
只见那李三一略作思索,缓声道:“是这样的,方才长史言及近三个月来,府兵营中战死及重伤退伍者,已多达百人。他明日会将这些人的名单整理出来交予我,我希望你能前去询问一下,这些人当中可有谁愿意前往双河镇或男爵府封地。”
赵智闻听此言,心中已然明了,赶忙应道:“遵命,大人!小人稍后便拟定一份章程出来。待拿到名单后,再按图索骥,逐一询问。”
李三一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接着说道:“嗯,如此甚好。若有人愿意前往双河镇,便赐予安家费十两;若是有人愿往封地,则安家费三十两。届时,统一安排一个时间,让他们去找管家鱼富贵,听从他的调度即可。”
“好的,大人,就我那个李家庄,人确实还是有点少啊。”赵智连忙应承道。
李三一听到赵智提起李家庄,突然来了兴致,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瞧我这记性,都差点忘了你还是李家庄的村长呢!今年的收成咋样啊?”
赵智赶忙回答道:“托大人的福,今年的收成相当不错呢!不仅如此,我们还跟着府里一起收购粮食、土地、鲜花和油脂,这可让我们赚了好大一笔啊!可比种地强多啦!”
他接着兴奋地说:“现在我们李家庄有佃户十九户,每家都能赚到二十两银子以上呢!”
李三一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语重心长地对赵智说:“嗯,这样就好,只要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就行。不过,你得告诉庄子里的人,虽然现在手头有点钱了,但可不能去赌钱啊!谁要是被发现赌钱,那就别怪我不客气,直接把他全家逐出李家庄!”
赵智连忙点头应道:“是,大人,您放心吧,您不说我也会叮嘱他们的。大家都是穷苦人出身,好不容易有点钱了,肯定得用到正地方去,像您说的那样,先保证吃饱穿暖,然后娶妻生子,再教育好子孙后代,购置些田产和商铺,这样才能长久啊!”
“这次剿匪你的总旗,现在斩获如何啊?”李三一看着赵智,面无表情地问道。
赵智连忙躬身回答道:“回大人,属下惭愧,目前为止,也就昨天接应周小龙总旗的时候,斩杀了几个人而已,其他时间并未有战事发生。”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遗憾。
李三一微微皱眉,心想这赵智虽然是个总旗,但常住府兵营,看似安全风光,实则并无多少机会获取战功。这样下去,恐怕难以得到晋升。
“如此说来,你的战功确实不多。”
李三一缓缓说道,
“不过,这次剿匪可是个难得的升职机会,你可不能错过。明天你出去的时候,把你的人马都带上,看看能不能碰到一些落单的匪寇,多杀几个,也好立些战功。”
赵智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应道:“是,大人!属下一定谨遵大人教诲,把这件事情办好!”
李三一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至于府兵营的防务,你就放心交给我的亲卫队吧。一会去找宇文飞做个交接。他们都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绝对可靠。”
这次从双河镇回来,把一个百户的亲卫队给配齐了,世道不太平,不管是鱼富贵还是李三一对于安全,宁可不用,也不能置于危险之中。府兵营外还有五十家兵作为接应。
赵智感激涕零,再次躬身行礼道:“多谢大人信任!属下定不辜负大人期望!”
“行了,下去准备吧!”李三一摆了摆手,示意赵智可以退下了。
“是,卑职告退。”赵智行了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转身退出营帐。
哼哼着不知名的小曲,赵智心满意足地回到了自己的兵舍。
这次外出,让李三一意识到土地增多后,佃户明显不够用了。正当他为此事发愁时,长史赵东初却带来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战死和重伤退伍的人数竟然多达上百人!
这个数字让李三一灵机一动,他立刻想到了解决人口不足的办法——将这些退伍军人及其家属纳入自己的计划之中。毕竟,这些人因为家中失去了一个主要劳动力,很可能会陷入经济困境。
作为他们的长官,李三一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这样做不仅可以为自己提供所需的劳动力,还能顺带解决衙门面临的一些难题。如此一来,可谓是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赵智便拿到了那份详细的名单,然后马不停蹄地带领队伍出发了。
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李三一正端坐在营帐的太师椅上,聚精会神地听取长史赵东初关于剿匪情况的详细汇报。
突然,营帐的门被轻轻推开,亲卫杨卫青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径直走到李三一身边,俯下身,在李三一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李三一微微点头,然后对杨卫青吩咐道:“既然如此,那就把人带进来吧。”
杨卫青领命而去,房间里又恢复了宁静。李三一转头看向赵东初,继续刚才的话题:“目前剿匪的人数有所减少,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调整一下战略。我认为,可以将各个总旗的人马全部调换一下防区,重新部署兵力。然后再给他们十天的时间进行剿匪行动,如果十天之后,匪患能够彻底消除,那么这件事情就算是圆满结束了。”
赵东初认真地记录着李三一的指示,待他说完,便合上手中的本子,起身回应道:“是,大人,我明白了。我这就下去安排相关事宜。”
然而,就在赵东初准备转身离去的时候,李三一忽然叫住了他:“先别急着走,那天去卫所的石二等会儿会过来汇报工作,你也一起听听吧。”
赵东初闻言,停下脚步,重新坐回椅子上,微笑着说:“好的,大人,那我就留下来听听石二的汇报。”
不一会,亲卫杨卫青就带进来了石二。
“属下石二,拜见少爷,拜见长史大人。”石二入内,见李三一和赵东初都在,躬身施礼道。作为曾经李三一的亲卫队小旗,赵东初还是认得。
“嗯,卫所近日状况如何?”李三一问道。
“回少爷,自当日起,除遣十人外出寻那外出劳作之人外,其余卫所之人皆集中所有劳力,开始修葺营帐,并请医师为十二人疗治。第三日,所有外出劳作之人皆归,营帐修葺已毕。遂开始逐一修缮军户房屋,以两名工匠率一组辅助人员,多家同时动工,截至昨夜,六十三户皆已修缮完毕,尚余材料,又多修缮六家空置军户之院落。今日起,开始修缮卫所围墙,估摸需十日方可完工。赏赐衣物已发放妥当,赏赐之粮食三十六石,银子耗费百十二两。”石二如实禀报。
“嗯,做得甚好。那卫所兵训练情况怎样?”李三一继续发问。
“嗯,能参加训练者有三十人,拟待卫所围墙修葺完毕,再集中训练,其余人开垦土地。”
“训练可行,开垦土地则罢,彼时天寒地冻,恐有不便。令其将工具逐一修缮,耕牛着管家送过去一些。待来年开春,再集中开垦荒地。且一边训练,一边让你等教他们识字吧。”李三一听罢石二所言,吩咐道。
“那些病人看了医师后情况如何?”李三一满脸关切地问道。
石二赶忙回答道:“回少爷,经过医师的诊断,十二个人当中,医师估计有九个人可能活不到元正。不过,剩下的三个人在吃过药之后,病情都有所改善,应该能够活下来。”
李三一略微沉吟了一下,接着问道:“那这剩下的三个人,他们都有家人吗?”
石二连忙点头道:“是的,少爷,这三个人都有家人。只是那九个人当中,有四户是孤寡老人,没有其他亲人在身边。”
李三一叹了口气,说道:“这样啊……行吧,你多留意一下这些病人的情况。如果那九个人当中有人不幸去世了,你就和副所长商量一下,妥善安排他们的后事,将他们安葬好就行了。费用的话,就从卫所里支出吧。”
石二恭敬地应道:“是,少爷,属下明白了。”
“上次借给卫所的那银子还够吗?”赵东初一脸关切地问道。
石二略作思考后,回答道:“元正前修缮营帐、军户房屋、围墙,以及购置农具、武器这些花费,银子是足够的。但如果要购买耕牛和训练士兵,恐怕就有些捉襟见肘了。”石二是李府家奴出身,在进入家兵基地后,有经过强化,对简单的账目还是比较熟悉。
赵东初微微颔首,表示理解,然后说道:“行,那等会儿回去的时候,我再给你带上千两银子吧。”
石二闻言,心中一喜,连忙拱手拜谢道:“多谢长史大人体恤!”
赵东初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不必客气,你这也算是借府兵营的银子,日后你们卫所还是要归还的。”
石二赶忙应道:“那也得感谢长史大人体谅我们卫所的难处啊。”石二的代入感很强,这时候说话都是我们卫所。
这时,一旁的李三一突然插话道:“行了,你们俩就别在这儿谢来谢去的了。石二啊,过段时间那个代理百户回来了,你记得让他过来一趟,我想看看这人到底怎么样。”
石二连忙应道:“是,少爷,属下一定照办。”对于李三一对自己怎么安排,石二是一点也不担心。在哪里少爷都会安排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