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三一将事情的经过大致讲述了一番之后,欧阳午良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地说道:“你们府兵的反应速度竟然能够达到如此惊人的程度吗?这实在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
李三一闻言,老老实实地回应道:“关于其他地方的情况,我确实不太清楚。不过在咱们这里,大家一直以来都是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毕竟边境之地不太平,稍有疏忽便可能酿成大祸。”
欧阳午良微微颔首,表示理解,但心中仍存有一丝疑虑,轻声嘀咕道:“但愿真如你所说的那样吧……”
李三一无奈地苦笑一声,接着解释道:“其实这次也算是运气好,我们不过是守株待兔而已,抱着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的想法行事。没想到还真让我们撞上大运了,这下每个人都能立下一份不小的功劳喽。”
欧阳午良皱起眉头,一脸严肃地说道:
“时也命也。”
“话虽如此,但我也没有办法啊。如果任由你们这些人轻易踏入大武境内,那你们不是流寇就是土匪。如今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难道你不这么认为吗?”李三一继续补充道。
欧阳午良连连点头称是:“您说得对极了!好了,既然事情已经解决,烦请您把我送到上级那里。到时候,您就等着加官晋爵、飞黄腾达吧!”
李三一还想说什么,欧阳午良对于继续与眼前这位小小的总旗交谈显然已失去了兴致,他挥挥手打断道:“行了,不必多说,赶紧带我去见你们的上司便是。跟你在这里啰嗦个没完,又有何用?”
李三一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应声道:“好嘞,小的这就带您前去。说实话,像您这样身份尊贵的俘虏,我还真是头一次遇到。感觉就像是捧着一块烫手的山芋,生怕出半点差错。万一要是让大夏国那边得知他们在马坊镇派遣了数千人马前来寇边,而最终却落到我们手里,恐怕连我也担待不起啊!”
李三一转头看向身旁的赵智,面色凝重地吩咐道:“你与铁柱要继续保持高度警惕,按照方才的部署行事。若是遇到人数不足三十人的队伍,无需犹豫,直接放箭射杀;但倘若来者数量超过三十人,便暂且放行,切莫轻举妄动。待夜幕降临之后,你们二人即刻撤回马坊镇兵营,不得有误!”
欧阳午良脸上不由抽抽,怎么,当着我的面,下命令杀死我的人。
“遵命!”赵智和铁柱齐声回应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此次能够成功俘获大夏王爷这等重要人物,无疑是大功一件。虽说最大的功劳当属总旗大人,但凭借此功,他们或多或少都能分得一份丰厚的奖赏。
紧接着,李三一将目光投向石二,语气坚定地下达指令:“去牵一匹骏马过来,给这位王爷骑乘。其余亲卫队成员迅速整理手中的兵器,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得令!”石二高声领命而去,其他亲卫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一时间,众人有条不紊地收拾起各类武器装备,并从马厩中牵出一匹匹矫健的战马。不一会儿工夫,一切准备就绪,只待出发。
临行前,李三一再次向赵智和秦铁柱仔细叮嘱了一番,反复强调任务要点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应对方法。确认无误后,他这才带领那位被俘获的王爷以及众多亲卫翻身上马,扬鞭启程。
一行人气势汹汹地驰骋在官道之上,马蹄声响彻云霄。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左右,终于抵达了胭脂城府兵营。远远望去,兵营大门紧闭,四周旌旗飘扬,戒备森严。
经过府兵营哨兵严格的身份验证之后,这一众人等方才被允许踏入营门。他们沿着笔直的道路一路前行,最终抵达了守备大人所在的幽静小院前。只见门口两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神色严肃地站岗守卫着。其中一名士兵在得到示意后,转身快步走进院子里去通报。
这位守备大人依旧是去年的那位张甲六。此人表面上对待李三一倒是颇为友善,尤其是自李三一立下赫赫战功以来,更是对他照顾有加。就连发放军粮这种事情,也从未有过克扣之举,每次都是足额发放给李三一及其部下。
就在今日清晨时分,当听闻李三一派人前来禀报紧急军情时,张甲六着实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丝毫不敢耽搁,赶忙放飞信鸽将消息传递给千户大人。而千户大人在接到这封加急书信后,同样不敢有半分怠慢之心,立即率领一众亲信卫队快马加鞭地赶来此地。毕竟,平日里军队训练之时,如果有人因故未能到岗履职,上级或许还会网开一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如今已然战火燃起,战事吃紧,若还有人胆敢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擅离职守,继续在秦州逍遥游荡,那简直无异于自寻死路!
小院门口,李三正眉头紧锁地站着,心里不停地琢磨着该如何向守备大人解释刚才发生的事情。就在他苦思冥想之际,忽然从小院里传出一阵略显紧张的声音:“李总旗,难道是前线有什么变故吗?”
李三一听这声音便立刻分辨出说话之人正是守备大人张甲六,于是他赶忙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并高声喊道:“府兵营马坊镇总旗李三一,拜见守备大人!”
张甲六连忙压低声音回应道:“快别这么叫啦,真正的守备千户大人此刻就在屋内呢。”说这话时,张甲六的脸上还流露出一丝难为情之色。毕竟他常年被众人如此称呼,早已习惯成自然,可今日却不得不反复纠正别人。
“啊?!”李三一闻言不禁大吃一惊,满脸疑惑地望着张甲六。然而张甲六并未多做解释,只是一把拉住李三一的胳膊,急匆匆地将他拽进了小院的客厅里。而那些负责护卫的亲卫队成员以及被俘获的王爷,则依旧静静地守候在院子外面。
当他踏入客厅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名身材魁梧的男子。此人全身身着府兵盔甲,显得威风凛凛、硬朗无比。仔细端详之下,可以看出他大约四十岁上下,面容严肃而威严,不怒自威,令人心生敬畏之情。
刚一走进小院,张甲六便压低声音向李三一道:“真正的守备大人此刻正在客厅里端坐等候呢。”听闻此言,李三一不禁心头一紧,但很快又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深吸一口气,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客厅走去。
进入客厅之后,李三一迅速站定身子,然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并朗声说道:“马坊镇府兵营总旗李三一,参见守备大人!”话音未落,那名守备大人已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李三一啊,本人对你可是早有耳闻呐!想当初你刚刚入伍之时训练就不一般,谁能想到短短四个月的时间,你便能凭借自身实力晋升至总旗之位。着实不错啊,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
面对守备大人毫不吝啬的夸赞,李三一连忙谦逊地回应道:“承蒙大人谬赞,这一切皆是仰仗大人您的运筹帷幄以及对卑职的悉心提携。卑职不过是按照大人的指示行事罢了,实在不敢居功。”说罢,他微微低下头,表示出应有的谦恭态度。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毕竟人人都爱听些顺耳之言、赞美之语啊!
只闻一阵爽朗大笑传来:“哈哈哈哈,咱们之间也就不必说那些虚词套话啦。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呀?”原来,今早这位千户大人——张易中收到了同族兄弟张甲六的飞鸽传书后,便一路马不停蹄地赶来。这距离他收到消息不过短短几个时辰,没想到这小子动作竟如此之快。要知道,这位张易中和张甲六乃是同族关系,而且一直以来对其颇为信任。加之张甲六平日里很会做事,来到此地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已经送上了上千两银子用以孝敬。正因如此,张易中将这府兵营管理得井井有条,不仅没出过什么岔子,甚至还有士兵立下功劳呢!就在一个月前,当得知马坊镇兵营中有总旗及一半府兵惨遭杀害时,张易中亲自前来坐镇指挥了数日。只不过,当时他并未公开露面,待到事情妥善处理完毕之后,便又返回了秦州。然而此番再度收到信件,他不得不再次匆忙赶回。看来,这回是无法继续藏身于幕后,而必须要走向台前亲自主持大局啦!
这时,站在一旁的李三一见状,赶忙上前将自清晨至方才发生的所有事情一五一十地向张易中禀报了一番。听到这些叙述,就连旁边的张甲六都不禁冒出了一身冷汗。心下暗自思忖着,如果换做是自己面对此种情形,是否能够像李三一这般果敢迅速地调兵遣将,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呢?
张易中也听得连连点头,对李三一的评价又高了一层,心里暗暗道:“这样的人,以后要重用,谁不嫌手下人有本事,面上也有光不是?”
当说到成功俘虏了大夏国王爷的时候,无论是张易中还是张甲六,两个人都不由得愣住了。他们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过了好一会儿,张甲六终于回过神来,激动地大喊道:“还有这么好的事?!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了个天大的馅饼啊!”他兴奋得手舞足蹈,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的荣华富贵和加官晋爵在向自己招手。
张易中则放声大笑起来,笑声响彻整个房间。“哈哈哈哈,李三一可真是我们的一员福将呀!这次能够立下如此大功,实在是令人惊喜不已。不知道现在这个人被关在哪里呢?”说话之人正是张易中,他的眼中闪烁着急切的光芒。毕竟,手下立了这样大的功劳,作为上司的他无论如何也是能够沾上一些光的。而且这种事情又岂能轻易顶替,只要这个活人还在,那他御下有方的功劳自然是跑不掉的。
这时,只见李三一一脸恭敬地回答道:“回大人,此人就在小院之外。小的特意带来了他的人鱼符,以作凭证。”说着,他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枚精致的鱼符,然后恭恭敬敬地用双手呈给了张易中。
张易中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之色,他大声地喊道:“去,甲六,快将那人给我带进来!”声音洪亮有力,仿佛能穿透整个房间。
张甲六听到命令后,并没有过多地在意为什么要派自己前去,而不是让李三一去执行这个任务。或许他心中也曾闪过一丝疑惑,但很快便被即将完成任务的使命感所取代。
时间不过短短十个呼吸之间,只见欧阳午良就已经被带进了屋子。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两名李三一的亲卫。这两人神情严肃、目光锐利,显然是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情况。
俩人再次对相关事宜进行了仔细的确认。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张易中转过身来,面带喜色地对着李三一说:“我即刻就要带人赶赴秦州了。此次行动若是成功,这份功劳定然少不了你的头功。你呢,就先行返回马坊镇兵营吧。那边还要你亲自坐镇。”
李三一闻言,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是!”他深知上司的决定不容置疑,而且能够参与到这样重要的任务当中,即使此刻需要暂时离开,他也毫无怨言。于是,李三一干脆利落地向张易中和张甲六道别后,转身离去。
待李三一步履匆匆地离开之后,张易中心思急转,片刻不敢耽搁,立即前往旁边的卫所。他面色凝重,步伐稳健有力,与卫所的负责人一番交涉之后,成功借调了整整三十名精壮之士。紧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找到自己的心腹张甲六,严令其速速派遣五十人手前来听命。
这边厢,张易中迅速集结起自己的亲卫队。这些亲卫们个个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只等一声令下便能够冲锋陷阵。不多时,一支人数众多且气势磅礴的队伍已然整装待发。
随后,这支队伍在张易中的带领下,如同一股洪流般向着秦州疾驰而去。马蹄声响彻云霄,扬起阵阵尘土。众人一路风驰电掣,不敢有丝毫懈怠,只为能在天黑之前抵达目的地——秦州。
终于,经过漫长而紧张的奔波,他们赶在了夜幕降临前到达了秦州城。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刚刚进城不久,只见一对矫健的信鸽振翅高飞,划破长空,朝着长安的方向急速掠去。与此同时,一名身背重要军情的士兵也跨上一匹快马,身后紧背着一封八百里加急奏折,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出兵营,向着京城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