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同会县的街道上,渐渐多了一些变化。
曾经冷清的街巷,如今有了更多行人,摆摊的小贩也比从前多了一些。城东的破庙早已不是乞丐聚集之地,那些曾经躲在阴暗角落里苟延残喘的人,如今挺直了腰杆,他们或在城内做着力所能及的工匠、杂役,或加入了武阳的麾下,在军中接受训练。
武阳的统领府,也不再是最初那副破败模样。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院墙得到了修葺,屋顶换上了新的瓦片,门前甚至还种上了两株青松,整个府邸虽然比不上真正的官邸,但至少不再是以前那副“破庙旁的陋居”。
然而,这些改变仍然不足以让武阳满意。同会县的贫困三角,武阳虽然解决了“野兽肆虐”的问题,但贫瘠的土地和闭塞的交通,仍旧像两座大山一样压在所有人的头顶。
这日,武阳正在府中整理账目。“统领大人,城南的陶坊如今每日能烧制近百件陶器,卖给城里的商贩后,已经开始盈利了。”
“城东的木坊也运转起来了,现在不但能供应城内的家具需求,甚至有人从外地来订货。”
“此外,城北的铁匠铺,如今已经有三家开始联手打造农具和兵器,质量比从前更好,价格也比外地低了不少。”
几名随从陆续汇报道。武阳点了点头,心中略感欣慰。
武阳这些日子以来,想尽办法推动商业发展。他鼓励商贩进货贩卖、修缮老旧铺面、扶持工匠作坊,甚至亲自上阵拉拢一些外地商人进入同会县投资。
如今,市场的活跃度的确提升了不少,百姓的生活稍有起色,至少街上饿死人的情况减少了许多。
然而,这仅仅只是让同会县摆脱了最初的“绝境”,距离真正的富足,仍然遥遥无期。最大的难题仍然是:土地贫瘠,交通闭塞。
“唉……”武阳放下账本,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尽管这两个月来,他已经竭尽所能,但整个同会县的经济仍然只比以前好上一些,远远谈不上繁荣。
城中百姓能勉强维生,但农田依旧贫瘠,山区的村落依然穷困,最关键的是,货物流通仍然受阻。
武阳站起身,走到门外,看着府前来来往往的百姓,目光微微凝重。
“统领大人,您可是有心事?”身旁,一名曾是乞丐的随从小心翼翼地问道。
武阳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缓缓开口:“你们觉得,如今的日子比起从前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自然是比从前好多了!”
“但还是不够。”武阳摇头道,“我们只不过是暂时让日子过得稍微好一点罢了,若是碰上灾年,百姓依旧会陷入饥荒。”
众人闻言,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几分。他们的确比从前过得好,可若真要说富裕,那还远远谈不上。
“统领大人,依您看,我们还缺什么?”有人忍不住问道。
武阳沉思片刻,缓缓道:“同会县的真正问题,在于‘贫困三角’。野兽肆虐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可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的问题仍然横亘在我们面前。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无论我们怎么发展商业,都不过是小打小闹,无法真正让县城富裕起来。”
众人沉默了。他们虽然都是普通百姓,但也知道,武阳所说的“贫困三角”确实是同会县的死穴。
土地贫瘠,意味着粮食收成一直不好,百姓没法靠务农发家;道路闭塞,则意味着商贩不愿来,同会县的货物运不出去,外地的货也进不来。
两者相加,让同会县始终陷在贫困之中,难以翻身。
“可这两个问题,根本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有人叹息道。
武阳当然知道这点,所以才会觉得头疼。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沉思。
若是想让同会县真正富裕起来,自己必须找到突破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只可惜,突破口究竟在哪儿?他思索了许久,最终抬起头,看向城外那连绵不绝的大山,眼中逐渐浮现出一抹锐利的光芒。或许,答案就在这座山里。
这一夜,武阳几乎未曾合眼。他翻阅了所有关于同会县的记载,仔细思索着可能的出路……该如何下手呢?这一夜又是难眠之夜。
晨光熹微,山间薄雾尚未完全散去。
武阳站在村口,目光投向远方那连绵起伏的山峦。今日,他本是打算巡逻山林,确认野兽是否仍然有下山危害百姓的可能,然而,就在他准备带人出发时,一名衣衫褴褛的农夫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武……武统领!不好了!”
武阳皱眉望去,待农夫跑近,方才沉声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那农夫顾不得喘息,连忙说道:“昨日清晨,村里的老樵夫李大伯上山砍柴,结果一整夜都没回来!他儿子本以为他会在某处歇息,今日一早上山找人,可是找了半天都没见踪影,这才急忙来报!”
武阳神情一凛。
这深山之中,即便野兽已经减少,但仍有迷路的危险。若是李大伯真的走失,恐怕情况不容乐观。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转身,对身旁的亲兵吩咐道:“召集人马,随我进山搜寻!”
十余名士兵很快集合完毕,个个佩刀挎弓,带上足够的水囊和干粮,随武阳一同朝山中进发。
——
山林深处,枝叶交错,微风拂过,带起一阵阵窸窣声。
武阳一行人沿着樵夫惯常行走的山道前行,每隔一段距离,便高声呼喊:“李大伯!李大伯,你在何处?”
然而,山林之中,除了鸟鸣与风声,毫无回应。
武阳蹲下身,仔细查看地面。泥土松软之处,依稀可见凌乱的脚印,他目光一凝:“这印迹新鲜,说明李大伯确实来过这里。”
众人精神一振,加快了前行的步伐。
不知走了多久,突然,前方有士兵大喊:“统领,快看!这里有砍柴留下的木桩!”
武阳快步上前,只见不远处有几捆柴火散落在地,显然是有人在此砍伐过。
“李大伯一定就在附近!”
众人再次高声呼喊,终于,在半山腰处的一个隐蔽山坳里,传来微弱的回应:“我在这里……救救我……”
武阳闻声,立刻带人奔去。
拨开层层树枝,武阳终于看到了李大伯的身影。
只见这位年过六旬的老樵夫蜷缩在一块巨石旁,面容憔悴,嘴唇干裂,显然已经折腾了一整夜。他的身旁散落着几根折断的木枝,看得出来,他曾试图摸黑回村,却最终迷失在山林之中。
“李大伯!”
李大伯艰难地抬起头,见到武阳,眼中浮现出激动之色:“武……武统领……我……”
“别说话,先喝口水。”
武阳从怀中取出水囊,轻轻递到李大伯嘴边。
李大伯哆哆嗦嗦地接过,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脸上的疲惫之色才稍稍缓解。
武阳仔细检查了一番,确认李大伯并无严重外伤,只是因为劳累和饥饿才显得虚弱。
“走,我们送你回去。”
两名士兵小心翼翼地扶起李大伯,搀扶着他慢慢往山外走去。
然而,就在此时,一名随行士兵忽然出声:“统领,您看,那片树林是不是有些奇怪?”
武阳停下脚步,顺着士兵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隐约有一片与周围林木截然不同的树林。那里的树木枝干纤细,叶片青翠,整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暗绿色,与周围那些高大的松柏、枫树格格不入。
“那是什么树?”武阳眉头微皱。众人面面相觑,显然都未曾见过。
“去看看。”武阳当机立断,带领众人朝着那片树林走去。
待走近之后,武阳发现,这些树木的树皮呈现出独特的暗褐色,若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树木有些独特的纹路。。
李大伯这时恢复了一些力气,他抬头看了一眼,神情恍然:“这是……漆树?”
“漆树?”
武阳心中一动,连忙问道:“李大伯,你确定?”
李大伯点头道:“统领,老夫年轻时曾听村里人说过,这深山里有漆树,但数量稀少,只有老一辈的木匠和手艺人偶尔来取些生漆,用来制作器具……不过这片林子,我还真是第一次见。”
武阳深吸一口气,环顾四周。
这片树林的面积不算小,若李大伯所言不虚,那么这可是一笔隐藏在深山中的巨大财富!
“漆树……”武阳喃喃低语,脑海中迅速思索着可能的发展方向。
生漆,是极为珍贵的天然涂料,可用于家具、器物、兵器,甚至皇家御用品!如果这里真有大量的漆树,那么同会县或许能靠此打开一条崭新的经济命脉!
一念及此,武阳眸中精光一闪,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兴奋的笑意。
“看来,这趟山林之行,不仅救了人,还发现了新的希望……”